APP下载

基于音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

2020-10-21曾艳

黄河之声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

摘 要:人类平等观的形成是世界发展的一个良好趋势。虽然这种观念现在还不完善,但人的个人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尊重。这是多样性的这一概念蓬勃发展的成果,同时对音乐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人们开始脱离单一元素的思维方式,开始把精力放到发展多元化的音乐的方面来。“音乐的美学是什么?”在日常谈话中,这种类似问题的思考经常被提到。当然,世界上有这各种各样的音乐,但是却有一致的美的品质,这一点几乎是一致的。

关键词:民族音乐;审美与社会事件的关联;审美与社会的融合

一、民族音乐中的音乐美学问题

多元音乐美学的领域现如今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音乐美学面临的问题大多是具有社会凝聚力、强形式性的集体审美问题。这是人们对整体音乐所产生的活动的特点;其次是传统音乐在听众上面的大量损失。理性告诉我们传统音乐依旧存在历史文化价值,依旧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瑰宝,这一点没有人否认,但很少有人能捕捉到这些传统音乐的审美意义。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政策应运而生,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提出的,试想如果大家都喜欢的话,我们为什么要谈“保护”呢?对于现在社会化,仪式化的各种音乐,对于那些不再想听传统音乐的人,该怎样探索音乐的美景呢?

根本上说,音乐美学是建立在西方的传统艺术和乐理基础上的一门学问。在方法论上,如果我们局限于以西方艺术和音乐为基础的“音乐美学”。那么我们是无法找到合理的答案的,大部分学着讨论的是审美与美学的关系,也就是研究音乐本体与如何欣赏之间的关系。同时音乐与人的关系,自律与他律又该如何解释?传统音乐所体现的文明规律与西方艺术音乐中的文明是完全不同的。就像达尔文用“进化论”揭示了物种演化之间的关系,这一类比在文化的演化中也很适用。就像整个欧洲文明在世界文明中起推动作用这一情况一样,不容得学者们忽视。因为这对建立“文化相对主义”所不能完全抛弃的世界“文明秩序”有着独特的贡献。因此,世界之所以可以多元发展,不但是因为历史是客观的,而且是社会所体现的现实,也同时是人们追求的理想所汇聚的。音乐美学则是他们了解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中的基础。

二、在进行审美的时候考虑多元的世界基本观问题

音乐的美学思想包含三个主要要素:第一是作者创作作品的过程,第二则是将其表演的过程,第三则是观众群体,即是审美人群。首先,创作过程也是艺术的创作行为和艺术作品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向观众传递作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审美行为。在公众美学领域,研究音乐审美的基本问题是也广义的美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关系,我们不禁这么提问,“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成为了美学领域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而美学的客观性、主观性与主客观的统一已成为人们获得答案的最佳途径。在以艺术作品为例寻找答案的时候,我们必须关注创作、作品和欣赏三个过程。西方传统音乐美学围绕着自律与他律理论的关系展开。当创作动机和表演艺术是多种多样的,但作为一个审美事件独立存在,艺术欣赏的工作是必须形成的。按照如此,这就形成了音乐美学的研究基础,即创作的过程、作品本身的品质和欣赏者的欣赏过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情感和创作过程的以及创造者的手段,在与作品本身的内容相符,享受的自律和他律的过程中完美融合。同时音乐美学将围绕这些解释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汉斯在音樂中的自律美学一书中的论述所说,音乐是一种时代的审美事件的基础上的。他说:“首先,艺术应该是一种展现美丽的事物的东西。美国情绪功能不被接受的,但想象,这是一个纯粹的沉思活动。(汉斯里克1975)。虽然汉斯里克在书中主要阐明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汉斯瑞克把音乐视为艺术,而艺术是表达美的东西。他认为:“作曲家所表达的概念首先是纯音乐的概念。”可见,音乐美学的讨论建立在审美事件的基础上,针对作曲家和观众三个层次的扩建工程。它体现了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的特殊性。苏珊朗格的作品也从创作和欣赏这两个维度展开,音乐美学就是一个阐述这两个维度的一个例子。他认为,艺术史“创作”,在这一点上各类艺术是相同的(苏珊朗格1983年)。

三、审美元素与社会元素的融合──多元音乐美学观念的探索

音乐在仪式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葬礼上有音乐?在悲伤的时候,音乐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此时,我们必须跳出纯粹的自我认知领域,从“我”、“死者家属”和“我们身边的其他人”三个方面来思考。对于“我自己”来说,音乐可以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气氛,从而增强整个仪式的悲伤感,所以葬礼也需要音乐;要从认为“死者的亲人,”我们希望我们已故的亲人可以去往美好的地方,这肯定是一个很好的愿望,与生活和死者亲人之间的人的想法有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永生,意味着生与死两个天国的亲属在肉体隔绝之后,实现了精神上的相互依存;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对死者的恐惧通常会导致生者对死者产生恐惧心理,尽管他们曾经是好朋友。音乐可以驱散这种恐惧,让活着的人仍然能感受到死者的亲切。其次,仪式中的声音可以刺激人们的感官。人们总是把音乐当作一种民族内部的心灵语言,因此这也在声音会对感官的刺激这种观点给予了一定的合理性,这同时赋予了音乐一种感性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爱杜·阿德·汉斯里克.论音乐的美[M].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2]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曾艳(1976-),女,满族,辽宁省凤城市人,辽东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美学、音乐教法。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研究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论中国民族音乐在初中课堂的地位
音乐教育下的民族音乐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