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敷贴结合穴位按摩在腹部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20-10-21杨芳戴菲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6期
关键词:穴位按摩胃肠功能效果

杨芳 戴菲菲

摘要:目的:评价并分析腹部外科术后护理采取中药穴位敷贴协同穴位按摩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06~2020.05为研究区间,以此区间本院接诊的行腹部手术患者为探究对象,统计60例,采取简单分样法分组,可将其划分成常规组(n=29)和干预组(n=31),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者归为常规组,接受中药穴位敷贴协同穴位按摩护理者归为干预组,比较两组干预成效。结果:干预组首次排便、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相较于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腹胀发生几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腹部外科术后护理采取中药穴位敷贴协同穴位按摩护理效果理想,可进行胃肠功能的积极恢复,亦能降低腹胀率,应用可行性强,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中药穴位敷贴;穴位按摩;胃肠功能;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6-208-02

腹部手术是当前临床常见性手术方法,受麻醉药物、手术时长、术中应激性操作等因素影响,可致机体胃肠功能暂时性障碍,诱发腹胀等不良反应,进展至重度腹胀后可加重机体不适感,不利于创口愈合。因此如何恢复胃肠功能就成为外科着重研究的课题。研究认为,胃肠蠕动愈早,其肠粘连程度愈轻,且术后并发症愈少。可见,术后加强胃肠功能蠕动效果意义深远。中医在胃肠功能修复过程中有着更多的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方法,比如中药灌肠、穴位注射、艾灸治疗及中药贴敷等,效果明确[1]。本次研究对2019.06~2020.05接诊患者开展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06~2020.05为研究区间,以此区间本院接诊的行腹部手术患者为探究对象,统计60例。纳入标准:入选者年龄>18岁;患者对研究持知情态度;满足腹部手术实施指征。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既往有精神病史;凝血机制异常;并发胃肠严重病症;中药贴敷过敏者。采取简单分样法分组,可将其划分成常规组(n=29)和干预组(n=31),常规组男女之比16:13;年龄上限、下限70岁、46岁,均龄(58.62±7.13)岁;13例胆囊炎、9例阑尾炎、7例其他;干预组男女之比17:14;年龄上限、下限68岁、45岁,均龄(57.62±7.25)岁;14例胆囊炎、8例阑尾炎、9例其他。两组一般资料比对,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于术后运用常规护理,如术后对机体生命指征实施监测,同步采取抗感染、补液等诊疗,短时间禁食禁水,待肛门排气后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和一般饮食指导,协助其翻身,并阐明早期运动的益处,促进创口愈合,加快康复进程。

干预组立足于常规组基础,采取中药穴位敷贴协同穴位按摩护理:①中药贴敷护理。取炒苍术、厚朴、枳实、焦山楂、炒鸡内金、香橼、槟榔,材料质量均取10g,总费用约10元,将上述药剂研磨成粉状,加用蜂蜜调糊,将其置于直径为3cm的膏药贴,每贴质量3g。具体操作:取患者足三里穴、涌泉穴、内关穴,维持仰卧位,将上肢、下肢、足部充分显露,将涂有药膏的穴位贴逐次贴在所选择的穴位上,待患者自手术室返回病房后1h内实施第1d贴敷,后续第2~3d贴敷分别于每日早上9:00进行,1次/d,4h/次。②穴位按摩护理。使用拇指进行足三里穴、内关穴、合谷穴、后溪穴的按压,时间2min,产生酸麻感后以揉、搓等手法按揉10s;指腹重复按压,视足三里穴为核心,于其外周距2cm处实施按摩,时间3min,待出现弹感为宜。患者苏醒后、术后6h、12h均实施按摩。

1.3 观察指标

①首次排便、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②腹胀发生率。肛门排气前机体无腹胀感为无腹胀;肛门排气前机体存有腹胀感,但切口无腹胀感为轻度;腹部凸起,切口存有腹胀感为中度;腹部凸起,切口存有显著腹胀感为重度[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资料采用SPSS22.0的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其中研究所牵涉计量资料用t验证、()说明,计数资料选用x2检验,%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重大。

2 结果

2.1首次排便、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相较于常规组,干预组首次排便、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腹胀发生率

干预组腹胀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腹部术后机体胃肠功能得以有效修复于降低并发症、改善症状及促进创口愈合等方面均具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国内外对加快术后胃肠恢复进程的方法愈加增多,包括早期下床活动、西药及热敷腹部等,但实践表明,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副作用较大,效果不明确。因此,还需找寻更为可靠有效的促胃肠蠕动的方式[3]。

本研究示,干预组首次排便、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相较于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腹胀发生几率显著下降P<0.05,提示中药穴位敷贴协同穴位按摩效果確切[4]。分析原因:祖国医学认为,腹部手术会对脏腑气血及经络产生影响,使气机失衡,诱发呕吐、便秘等不良症状,诊疗需遵从养血补气、调理气机准则。取材炒苍术、厚朴、枳实、焦山楂、炒鸡内金、香橼、槟榔,全方发挥止呕、消积祛胀、理气温经功效。其中枳实及厚朴可调理气机,消积祛胀;炒苍术属温通药物,具散寒、健脾作用;焦山楂、炒鸡内金行气消积;香橼、槟榔可疏肝理气、利膈止呕、缓泻通便[5]。本次研究中,选择患者足三里穴、涌泉穴及内关穴,经中药贴敷发挥补中益气、疏风化湿的效果,且贴敷药物能够经远端穴位,进行皮肤的渗透,加强经络传导,提高药物利用度。同时配以穴位按摩,对相关穴位形成一定刺激,实现经络气血正常运行之效,进而降低腹胀及其程度,恢复胃肠功能[6]。

综上,腹部外科术后护理采取中药穴位敷贴协同穴位按摩护理效果理想,可进行胃肠功能的积极恢复,亦能降低腹胀率,应用可行性强,值得借鉴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颖. 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在腹部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 2017, 30(016):168-169.

[2]黄伟妮, 钟宏丽, 余诗军. 中医穴位敷贴及腹部按摩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的临床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13):130-131.

[3]王惠, 张丽华.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对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6):56-58.

[4]刘肄媛, 陈宏, 王玉涛,等. 中药穴位贴敷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3):1685-1688.

[5]王采, 邓明飞.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治疗概况[J]. 新疆中医药, 2019, 37(002):84-86.

[6]陈婧. 中医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的临床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36(15):95-96

猜你喜欢

穴位按摩胃肠功能效果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灵动耳环
罗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缓解头痛86例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大腹皮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