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5例临床特征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2020-10-21任云霞贺文婷潘龙飞李积安

陕西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降钙素亚群外周血

任云霞,贺文婷,潘龙飞,李积安

1.西安市胸科医院浆膜腔科(西安710100);2.西安市第四医院急诊科(西安710004);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西安710003);4.西安市脑科医院呼吸介入科(西安 710100)

自2019年12月底,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随后疫情迅速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散、蔓延。目前已证实,该种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而由其导致的肺炎称为COVID-19,且存在人传染人现象[1-2]。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β属[3-4],与冠状病毒SARS-CoV相似的多种病毒天然宿主来源于蝙蝠。截止2020年4月9日09∶00,全国共有累计确诊病例83190例,累计死亡病例3342例,海外共有确诊病例1373125例,累计死亡病例80322例。COVID-19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少数患者伴有咽痛、腹泻、鼻塞、流涕和肌痛等症状,另少数患者隐匿起病,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观察中发现,部分 COVID-19 患者的淋巴细胞及CD3+、CD8+T 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明显下降,本文通过探讨我院确诊的35例 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沉、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TC)等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更进一步认识COVID-19,旨在为该病的早诊断和重症患者的及早识别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西安市胸科医院2020年1-3月符合COVID-19诊断标准[5]的35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SARS-CoV-2核酸检测均阳性,其中5例符合重症标准。35例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男女比3∶4;年龄分布21~82岁,平均(50.7±12.8)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 18~85 岁,平均(52.7±11.5)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构成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检测方法 抽取两组受检者 3~5 ml 空腹外周血送检验科分别测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 CD3+、CD3+CD4+绝对数计数及CD4+/CD8+百分比分析。

结 果

1 临床特征 35例COVID-19患者中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冠心病1例,有明确接触史20例,占57.1%;发热为首发症状28例,占80%;合并咳嗽18例,占51.4%,多以干咳为主,4例咳少量白痰,1例咳多量黄痰;乏力16例,占45.7%;腹泻4例,占11.4%;无症状2例,占5.7%;肝功能异常15例,占42.9%;心肌酶异常2例,占5.7%;凝血四项异常3例,占5.3%。发病至入院平均5.54 d,3 d内入院14 例(40%),7 d 后入院 13 例(37.1%);平均住院天数为 17.62 d。

2 两组血沉、CRP、PCT比较 观察组血沉平均值57.66 mm/h,观察组C反应蛋白均值29.27 mg/L,二者较对照组均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降钙素原均值0.07 μ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沉、CRP、PCT比较

3 两组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总数、比例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数值及白细胞计数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比例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总数、比例比较

4 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3+及 CD3+CD4+、CD4+/CD8+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8+T淋巴细胞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5 COVID-19重症组与普通组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的CD3+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CD3+CD8+、CD4+/CD8+T淋巴细胞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讨 论

与近期的研究结果相似[6-8]COVID-19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少数患者伴有咽痛、腹泻、鼻塞、流涕和肌痛等症状,另有少数患者隐匿起病,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合并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异常、凝血功能异常[9-10]。这与本实验的试验结果基本相符,本实验35例COVID-19患者发热为首发症状,合并咳嗽占比半数以上,多以干咳为主,少量患者有咳痰。少数患者表现出非典型症状,如腹泻为主要症状,并且存在无症状患者。实验室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者占多数,少数患者出现心肌酶异常及凝血四项异常等表现。

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的是红细胞在血液中的沉降速度,对判断有无炎症及活动性病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通常情况下若病变存在活动现象血沉速度就会增加[11]。CRP为急性期反应蛋白,肝脏为主要产生器官,能对多种刺激因素产生快速反应,如感染、组织损伤及坏死等, 通常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但特异性差[11]。PCT是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转录生成的降钙素前体,健康人血清中几乎不存在,在细菌感染患者中特异性升高,对细菌性感染诊断效能最高[12]。COVID-19患者多数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13]。本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血浆血沉及CRP均有明显升高,说明COVID-19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血浆 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PCT升高,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血浆PCT 可作为COVID-19 和细菌性肺炎的重要鉴别指标,也可作为COVID-19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参考指标。

作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防线,人类的免疫系统决定了患者的病情及预后[14]。在病毒的清除过程中,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5]。T 淋巴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在对抗病毒感染中的免疫反应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T 淋 巴 细 胞 亚 群 主 要 分为CD4+和CD8+两种淋巴细胞亚群。正常情况下CD4+和CD8+亚群之间相互协调及平衡,使机体免疫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清除外界病原体。有研究[16]显示SARS 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但 T 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本研究通过检测我院确诊的35例 COVID-19患者T淋巴细胞总数及百分比、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更进一步认识COVID-19患者T细胞免疫水平。研究结果表明,COVID-19患者的淋巴细胞数值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显著,CD3+及 CD3+CD4+T淋巴细胞下降显著,淋巴细胞数值及白细胞计数下降显著,而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不明显。CD3+及 CD3+CD4+、CD4+/ CD8+比值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这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里的描述相符;而CD3+CD8+T淋巴细胞下降无统计学差异,与上述诊疗方案里的描述不相符。与普通组相比,重症组的淋巴细胞降低显著,CD3+计数绝对值下降显著,而 CD3+CD4+、CD3+CD8+、CD4+/ CD8+比值下降无统计学差异,提示CD3+T淋巴细胞数值可作为早期预测重型的指标,需重点监测和关注。而CD4+下降无统计学意义,与卢子龙等[17]研究结果相反,可能与疾病早期及本研究重症患者例数过少有关。由此可见, COVID-19患者 CD4+T 淋巴细胞明显受损,与 SARS 患者有所不同。关于COVID-19患者CD4+T 淋巴细胞减少的机制,目前有两种推论:一是病毒直接攻击CD4+T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的损伤;二是病毒感染机体后,启动炎性反应,募集免疫细胞进入活化状态,导致CD4+免疫细胞过度消耗。然而,COVID-19患者CD4+T 淋巴细胞减少的机制,尚待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降钙素亚群外周血
正常血清降钙素和大肿块甲状腺髓样癌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