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2020-10-20张随刘夏明

写真地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道路设计应用措施市政

张随 刘夏明

摘 要: 现如今,我国是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残障人士最多的国家,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这部分的实际需求,以保障其日常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鉴于此,在开展市政道路设计时,往往需涉及无障碍设计理念。因此,论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的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了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的服务对象、服务要求和设计原则,研究了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市政;道路设计;无障碍理念;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4-0050-01

引言:在自治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中,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目标设计,以提高无障碍设计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以满足不同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无障碍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遵循适用的原则。只要遵循这些原则,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质量,全面改善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提高居民服务水平。首先,由于无障碍设计主要针对无法正常操作的人,因此安全要求必须反映在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中,因此必须首先确保无障碍设计的安全性。其次,必须在无障碍设计中确保可访问性。无障碍市政道路设计服务团队是行动不便的团队,无障碍设计使您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与传统的市政道路项目相比,该设计的目的是为行动不便的人们提供无障碍服务。第三,无障碍设计必须反映人性,无障碍设计必须充分反映人的考虑。可访问的设计目标是那些行动不便的目标。在无障碍设计中,只有在满足要求并且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执行此操作。它有效地改善了您的生活质量和旅行需求。人类兴起的无障碍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有设计缺陷的人们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并且不会违反公众的希望,也不会打扰公众。因此,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是每个人的人性化,而不是特殊的人性化群体。

1 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主要理念

通常来讲可将分为:(1)身体正常人群可正常生活完成日常活动,不需要他人照顾;(2)生活无法自理需获得他人的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比如:残疾人、老年、孕妇等人群。需要注意的是,还存在一些正常人群因携带重物/相关因素影响需获取他人帮助,即为无障碍人群。部分人认为,无障碍和残疾人群相同,但联系实际情况来看两者的差异较大,障碍为存在行动能力为受到相关因素影响不能行动者,比如:超市购物时采购物品重量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这时则需要他人帮助的人群。而残疾人指的是先天/后天意外所致终身行动不变者,日常生活活动均通过他人协助完成,该类人群多存在视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表现。

2 人性化设计策略

2.1 台阶设计

在城市中,台阶是最为常见也是对障碍人群出行形成的阻碍也是最大,所以,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对台阶的优化。在对台阶的优化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台阶的不同特点就行采用不同的优化方式。比如一些高度较小,级数少的台阶,可以直接采用比较缓的斜坡代替。而对于一些高度比较高,台阶级数比较多的台阶,在将其改为斜坡时就要尽量拉长坡长,使坡度变缓,同时还要在斜坡的两旁设计高度合适的扶手,以保证障碍人群上下坡的安全。

2.2 过街天桥设计

伴随着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多,过街天桥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过街天桥能够使得行人和车辆分离开来,不仅仅能够提高交通效率,还能够确保行人安全通行。过街天桥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在过街天桥侧面应当布设轮椅专用坡道,且坡道宽度应不小于2m、坡度应不大于8%。过街天桥各部分结构的具体尺寸要求见表2。与此同时,还要对轮椅专用车道进行防滑处理,减小降雨或积雪的影响。此外,轮椅专用车道的两侧必须设置护栏和扶手,用来保障行人安全。如果轮椅专用车道的坡道高度大,护栏和扶手要设置在中间平台位置。(2)针对过街天桥某些关键设施的台阶表面,应当设置防滑条等措施。(3)在过街天桥上应当设置盲文铭牌,从而为视力障碍人群的通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2.3 盲道设计

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国家发展需求,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全面渗透无障碍设计理念,应用无障碍设计技术至关重要。盲道设计是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容,以下对其进行具体说明: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人性化的盲道能够满足视力残疾人群的出行需求,降低视力残疾人群的肢体障碍发生比例。首先,在盲道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该根据视力残疾人群的身体特征,选用颜色较为鲜艳的盲道砖进行盲道铺设,这种铺设方式不仅有效利用了视力残疾人群对高强度色彩的识别特征,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道被过多占据;其次,在盲道设计中应重点考虑视力残疾人群受到视力影响产生的对出行道路的更高平整度需求,合理加强力学分析和力学计算,以便人性化设计具有更高舒适感和体感识别度的盲道结构;最后,在盲道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还应充分排除盲道范围内的相关标志设施,如电力设施、排水装置等,全面保障视力残疾人员的通行安全。另外,根据市政道路中盲道的通行性和警示性作用,可将盲道划分为提示性盲道和行进性盲道,以人体感应的方式向视力残缺人员提供通行信息。

结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界社会认识能予以障碍人群更多的关注。为确保障碍人群正常通行、通行安全,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进行无障碍设计极其必要,以便给予其更多的关怀、帮助,真正意义上实现市政道路无障碍通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姬幸.浅谈无障碍设计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以老年人为例[J].艺术科技,2019(9):196.

[2] 沈奇,陆宁.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施的调查[J].文教资料,2018(22):146-147.

[3] 孙涵.探析城市室外公共空间中无障碍设施设计——城市与特殊群体的对话[J].明日风尚,2018(14):90.

[4] 潘睿,邵磊.北京2022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无障碍设计研究[J].世界建筑,2019(10):26-33.

[5] 楊渝南,刘杰,王怡,等.智慧城市中盲人出行无障碍设施体系构建研究[J].华中建筑,2019(11):36-40.

猜你喜欢

道路设计应用措施市政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某码头大件运输道路设计浅析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基于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研究
轨道交通疏解道路设计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