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交通规划变革与实践

2020-10-20魏红苗

写真地理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交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魏红苗

摘 要: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越来越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逐步转变了传统的方式。随着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增多,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各个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需要做好相应的交通规划,以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交通规划变革与实践,以期提升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交通规划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变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4-0016-01

引言:2019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明确了“系统性、整体性”与“多规合一”作为今后国土规划的指导思想,开展了空间规划的顶层改革与重构性设计。《意见》阐明了国土空间规划在各类规划中的纲领性地位,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建设的基本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今后空间规划各项活动的指导。综合交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关键内容,与国土空间的建设与保护密切相关,因此更应当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基础,确定自身目标与定位,建立与国土空间规划新形势相适应的框架体系、规划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综合交通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应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于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性引导作用,形成交通规划与各类规划间的整体有效衔接,提升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及有序性。

1 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乡规划体系、交通規划都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交通规划在城乡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与乡村联系的纽带,具有协同作用。在交通规划中,交通布局、交通系统建设是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在城市空间规划与布局方面,相关部门与人员需严格将重要交通枢纽、廊道等作为参考,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划。在国家的国土空间规划文件中,明确指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要以城市交通分布为基础;交通规划要与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相结合。

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交通规划变革与实践

2.1 顶层强化综合交通规划定位

综合交通规划应紧跟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步伐,在顶层设计中突出综合交通规划在各项规划中的先导地位,有效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国民经济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的协调,从部门结构、协调机制、资源保障等方面确保规划间的配合。同时应妥善处理地方与中央、区域城市间、省市内外的规划关系,明确综合交通规划编制与管理的主体部门,从国家顶层的角度为综合交通规划的管理主体和机制建立提供政策保障。为了与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城市群建设相协调,对于跨区域的交通规划应成立专门的协调组织,通过沟通与协调机制,保证各区域间综合交通规划的有效衔接。

2.2 更新规划理念

近年来,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深入推进,各个地区的交通规划逐步在此背景下实现了新的发展。在交通规划理念上,越来越注重对空间资源的刚性管理与保护。多年以来,我国实施了耕地保护等制度,以保护土地资源,还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增长。即使如此,我国的土地资源总量依旧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人均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保护区要禁止人为活动,在总体上达到“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的目标。在新型的交通规划理念下,要将交通规划与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遵循主动避让、交通集约用地规划理念,保障交通规划能够符合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要求,发挥交通规划在空间协调方面的作用。此外,在交通规划方面,还需要协调交通与其他产业、居住用地布局等之间的关系,实现碎片化建设用地向交通节点、交通枢纽集聚,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未来的交通规划将要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实现空间资源的管控与保护并重。

2.3 明确规划定位

交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中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交通道路的第一功能是“区域及城市空间组织的骨架”,《周礼·考工记·匠人》中描述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就是由“九经九纬”的道路网划分而来的。交通道路的第二功能是通道功能,具有衔接区域间交通和城市不同板块的功能。因此,交通规划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塑造国土空间动脉血管和城市空间组织骨架的过程,是国土空间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满足分散化的交通需求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国民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未来用户出行需求必然呈现个性化、体验化等新特征。同时伴随着3D打印技术、定单式生产、面向需求即时生产的新供给模式发展,也产生了更加灵活、更富弹性的运输需求。缺乏对分散化运输需求的研究,简单按照客货交通需求划分方式的规划方法,已无法很好适应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运输需求;加之现有依托地理空间格局布局干线交通体系的规划编制方法,使得规划交通功能和层次较为单一,也无法满足多样化交通需求的现实矛盾,因此迫切需要在交通系统的多元化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

2.5 构建基于密度差异性交通系统

新时期城市交通网络密度会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提升,城市交通规划需要与人口密度、区域发展相协调。我国高速公路的网络化建设程度较高,和人口密度成正比,但铁路网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和人口密度关系不明显,甚至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导致交通需求受到抑制。粗放化或者过度超前的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和设施建设会增加风险,因此有必要精准把握未来人口增量和时间,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对地区密度差异性的认识。

此外,国家城镇化空间格局已经拓展至外部区域,针对密度和人口数量较多的城市,需要完成对超高速城市交通网络的规划,进而设计巨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应用前景。其中,对于发达地区,建议加强人口、城镇密度和交通系统的匹配度;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人口密度,需要结合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征,分析交通网络和多种方式的经济性和必要性,借助交通运输支撑模式发展特色化的交通网络。

结语: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国家对交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型规划理念下,各个地区的交通规划均需要从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着手,保障规划的协调性,提升交通规划质量,保障交通规划符合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潭峰,郝媛,姚伟奇.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交通规划转型思考[J].交通运输研究,2019,5(6):50-60+84.

[2] 彭佳,俞梦骁,杨涛.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背景下的片区交通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17):71-73.

猜你喜欢

交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探析
基于大数据的沈阳国土空间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探讨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
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县“多规合一”实现路径初探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应对城市拥堵的对策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应对城市拥堵的对策
国土空间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交通规划课程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