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方式

2020-10-20杨海瓯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9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教学方式微课

杨海瓯

摘  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和优化,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能够充分发挥微课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充足的学习材料,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微课教学,讨论了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方式;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应用性的语言类学科,其需要学生在不断应用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而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在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视角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增多,不仅可以摆脱单纯的说教模式,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新颖、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借助充足的学习材料实现自主探究,能够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待,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保证语文教育的质量。

一、利用微课创设情境,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只有学生真正融入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产生切身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能够灵活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融合起来,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利用微课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感官的学习需求,在观看、倾听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学习内容产生直观的感知。

例如,在学习《观潮》这一课时,笔者通过网络教学资源收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结合本节课所描述的具体场景从中筛选,并进行了适当的剪辑,最终将微课与课文内容联系在一起,设计为具体的三个部分。学生虽然没有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生活经验,但通过观看微课,也能够了解到钱塘江来潮时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有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感叹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冲动。此后,再引入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课后,学生也会根据这篇课文介绍的相关内容,主动查找与钱塘江大潮相关的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从而凭借学生的兴趣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相较丰富的语文课堂,微课所设计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相比而言,单个的微课针对性较强,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利用好微课的这一功能,通过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精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琥珀》时,教师要合理分析学生的已有学习基础,了解学生对琥珀的认识程度,分析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在设计微课时,要针对该重点进行设计,将课文中出现的高温、松脂、小生物等关键词展示出来,并通过视频展示琥珀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高温、松脂、小生物等在漫长的时间中的具体作用。只有充分了解琥珀形成的条件与具体的形成过程,学生才不会在整理课文内容时落下其中的一项,或不能深入理解科学家的想象过程。微课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突破重点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认识到的内容也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展示了出来,后续再进行课文的分析和理解时,就不存在难度了。

三、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需要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应用的整个过程提升自身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练习语文应用能力的场地,如课上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或组织分享学生自己的阅读经验,或引导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或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滴。从应用微课的视角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微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达素材,通过观看视频,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从而引发学生自主表达的冲动。

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时,为了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微课的介入为学生展示花园内的场景,包括花园的繁盛、花园内开心的孩子们,到后来只剩下寒冬的花园,最后的花园“复苏”等。具体场景的展示,揭示了整篇课文的内容,学生可根据微课中不断变化的场景组织语言,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阐述几个场景中的不同故事,随后进行概括与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就能够得出来了。可以说,微课的应用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学生在整理语言文字时可以脱离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想象,还可以加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够达到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微课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特點,使其成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教师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良好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玲,杨世兰. 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2):65-66.

[2]姚秀萍. 发挥“微课”优势 突破语文教学难点[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03):35-37.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教学方式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