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回大自然的孩子

2020-10-20东方娃娃自然教育研究中心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玩乐百草园想象力

东方娃娃自然教育研究中心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鲁迅先生这段来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话,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我们的年少时光中,大抵都有过类似的記忆。它们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那些过往的印记中,即使今日读来,仍旧如此亲切。

百草园,在成人眼里不过是一个乡村寻常之所,为何却是一个孩子的秘密乐园?也许是因为在这个地方,孩子是专注的、忘我的,又是主动的、自由的。他好奇地观察,没有规则和负担,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全神贯注地投入,跟眼前感兴趣的一切生命进行充满热情和想象力的互动。这才是“游戏”,这才是“游戏精神”。

遗憾的是,在这个人人被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绑架的时代,这段一百多年前的话和它背后的美好感觉,未来将只会存在于文字中,而不是孩子们的记忆里。不信的话,请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你有多久没去过大自然了?在难得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你会做些什么?

你留意过自己家楼下和去幼儿园的路上的植物吗?就算不知道品种,你有没有注意到它们一年四季的不同?

你有没有看到过某只小鸟翅膀的颜色和它轻盈的姿态,某只昆虫努力地从砖头之间的缝隙爬过的样子?

你发现了吗?秋天的天空总是特别爽朗,是观云的好时节……

“塑料”时代、电子时代的成人和孩子逐渐脱离了大自然,变成一群“自然缺失症”患者。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Last Child in the Woods)中用多项研究成果试图告诉读者,儿童及青少年中越来越常见的过敏、肥胖症、注意力缺陷、情感淡漠、抑郁、暴躁易怒、社会交往障碍等,都与自然缺失症有很大关系。

去大自然里游戏玩乐,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良好的身心状态,还有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感官灵敏度、感知能力、危险感知能力、身体协调性与灵活度……可以想象一下,同样是尝试稳稳地站在一棵倒着的横木上,你需要用到视觉、听觉、触觉、肢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等,还需要评估危险并尽可能地保护自己。但如果只是观看类似内容的一段视频或者玩一场电脑游戏,你只需要想象或者点击鼠标。更重要的是,如果在真正的自然中,当你成功地站到上面,抬头看看周围,微风拂面、鸟儿叽喳,这一刻,仿佛自己是天地的主宰……

正是因为发现了大自然在儿童成长中不可替代的意义,我们于2018年成立了自然教育研究中心,借助20年来积累的国内外专业资源,通过开设专栏、图书出版、项目研发、举办自然教育工作坊等,为幼儿园和家庭提供适宜的工具支持和游戏指导,号召大人突破电子产品的牢笼,走到户外,做回“自然的孩子”,更希望能造福于当下的孩子,让他们获得更深刻的快乐和更丰富的成长。

秋天来了,又是去大自然中玩乐的好时节啊!

猜你喜欢

玩乐百草园想象力
窗前
游百草园
特别的玩乐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想象力
寻找百草园
最享受的玩乐
台北玩乐 散步地图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