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

2020-10-20史航

卷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激励理论学生管理高校

史航

摘 要:随着时代的演变与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办法与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矛盾,面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予以科学的应对手段。激励理论开始进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其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还能够真正激发学生们对学习及生活的积极性,更有益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激励理论的基本内涵,并结合当前其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校;学生管理

网络科技现已全面覆盖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获取到大量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会面临缤纷网络世界的诱惑。而高校学生群体很容易出现沉迷网络游戏世界的问题,加上自身缺乏自我规划的意识而导致高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十分欠缺。加之以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仍然采取传统老旧的方式,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问题。由此,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得到重视与切实实践可谓是势在必行的。

1 激励理论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层面上讲,激励理论旨在对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行研究;而从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上讲,也就是通过怎样的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意识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以更正确的态度和更良好的姿态迎接学习生活。激励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需求层次、期望激励以及公平激励,分别指的是针对学生个体对外界尊重和精神鼓舞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符合其期望特征的需求以及高校管理者的一视同仁,在奖惩工作中一视同仁的需求。激励理论的实践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学校与教师的激励下,学生也更能够专心投入到学习中,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也可以利用激励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能够建立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因为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教师是一种权威性形象,很有距离感,与教师的交流也仅限于对知识的探究,而激励理论的实践,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频率,还能够让二者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2 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难以实现激励的全面性。虽然激励理论的引入对于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能够发挥显著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高校领域在创新管理手段的探索中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上还是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在当今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在对环境内人员予以鼓励时,可能都会采用金钱奖励的方式,而在高校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奖励活动中,受奖励的人员可能仅限于考试成绩前几名的学生,或者是在某项活动中得到出色荣誉的学生,要得到奖励是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的,要想参加评选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然而,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生活中一直表现平平,也缺乏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于此类学生而言,可能就会收到奖励机制的打击,奖励反而发挥出了反向作用。

2)课堂管理方法有待改善。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适当采用奖惩办法来对学生进行管理,而课堂上的惩罚往往采用的是体罚的形式,学生能够在此类惩罚下得到有效管理,学生也不会在制度下进行任何反抗,在表现上符合教师的要求。但是,课堂上的惩罚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也会被逐渐打破,学生可能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对教师言听计从的同时从内心深处否定自我价值,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可能会有公平性的缺失。学生群体本身具有较为明显的敏感心理特征,而教师也可能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保持奖励行为的公平公正,但这对于付出了足够努力的学生而言会形成一种负能量。教师在布置任务后,有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做了很多功课,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得到的结果却不如他人,不平衡的心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学校对于学生干部给予了放宽政策,在相同的学习活动中,在付出相同的情况下,学生干部要比普通学生得到的奖励更多,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

3 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优化策略

1)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兼顾。激励理论的实践不应仅仅体现在物质奖励上,学校在对学生予以奖励时,同时应当考虑到对学生的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可能仅限于一些奖金、奖品,但精神上的鼓励则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自我认同感,建立起强有力的自信心,不仅如此,精神奖励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或许即便经过了很长时间以后,学生在回忆起曾经得到过的心灵上的鼓舞时,仍然能够得到源源不竭的动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和人格健全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因此,高校可以选择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准备一些具有一定个性化特点的鼓励,比如,可以是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予以赞美;也可以是对学生优秀表现的一次客观总结等。高校应当在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之间进行适当的权衡,对二者予以兼顾,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充分肯定自我价值、发挥自我能力,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力量。

2)重视正负激励关系的协调。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上是需要包含正激励与负激励的,也就是奖惩机制的存在。正激励对表现良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和奖励,而负激励则是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予以一定的惩罚,此类惩罚也并不是体罚,而是根据一定的奖惩制度标准来对决定惩罚办法,可能是取消学生评选优秀学生的资格或者是取消学院奖学金评选资格等。那么,高校就需要在正负激励的关系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因为接受到惩罚的学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应灵活应用奖惩机制,力争让激励理论的正向影响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只是犯了一些小错误,但根据既有的惩罚制度,对其所要采取的惩罚措施过于严重,那么此时,高校就应当意识到,对学生的惩罚必须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而决不能对所有的错误行为一概而论,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奖惩机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学生也不会觉得自己承担了不应当由自己承担的责任,学生更易于接受惩罚结果并积极改正错误。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正负激励的平衡性,也能让犯错误的学生敢于面对问题、承担责任,对学生的教育也才发挥了真正的价值。

3)高校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激励理论得到有效实践的依据,无论是什么样的单位集体,都需要能够让各方面得以顺利运作的科学制度。在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时,激励制度也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建立起系统化的激励制度,而且制度本身应当具备一定的时代特征,能够契合新时代下学生的思维观念,而且还应当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真正做到以提高学生个人素质为出发点,为学生着想,为其素质培养提供保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奖惩机制存在的必要性,且为了更好地挖掘自身价值而不断争取进步,切实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4 结语

综上所述,激励理论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关键的指导意义和可行性,但是我国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而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探索,以及对创新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应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将会更具科学性,激励理论也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博仑.浅议激励理论在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19-20.

[2]张凯源.浅议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112.

[3]趙川,张丫.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戏剧之家,2018(21):173.

猜你喜欢

激励理论学生管理高校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