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 工程承包模式现状研究

2020-10-20韩峰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1期
关键词:工程咨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管理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EPC 工程承包模式得到了有效推广,在一些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有利于提升现场管理工作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EPC 工程承包模式的特点,对于 EPC 工程承包模式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五点有效策略,加快推进 EPC 工程承包建设的应用,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借鑒分析。

关键词:工程承包;管理队伍;技术规格;工程咨询

引言:现阶段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建设企业希望不断简化自身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在日常工作中,更为高效地控制工程建筑管理工作质量,为建筑物自身性能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EPC 模式,即工程承包单位承接整个工程单位所有的建设工作,从一开始的总体策划、勘查与设计等全过程进行管理,提高建设单位的综合能力。

一、EPC工程承包模式的特点

当期企业管理中,EPC 工程承包具有以下三点重要特点。第一,多元化支持。在企业建设中,使用 EPC 工程承包模式,即总承包单位负责制,在日常工作中,整个工程建筑体系的各项施工作业与工程项目管理,均由总承包公司来管理。现阶段企业管理中,需要重视对施工作业的质量控制与监管,来实现更为精确的建设管理工作。与传统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相比, 整体管理工作呈现多元化,需要不同部门之间加强合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企业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加强交流,降低沟通成本。第二,具有较低的投资风险。在企业建设中,使用 EPC 模式能够提高资金的稳定性。在日常工作中,EPC 模式的实施,主要表现为总承包商内部的投资,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的对接更为便捷,需要工作人员加强监管,提高自身能力。在日常工作中,项目建设中的资金流通,通过总承包商内部的资金调配,有效提升总体施工管理能力,具有较低的投资风险。以往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项目资金通常处于一对多的投资, 在建筑项目建设中,不同单位的对接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如果某个建筑单位内部资金空缺,将会影响到整体项目建设,产生较大的投资风险。第三,减少了工程施工中的失误[1]。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管理人员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现阶段 EPC 工程承包模式的使用,能够避免建筑施工中,由于业主购买的材料不佳,而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使用EPC 工程承包制度,总承包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合理采购建筑材料,并且调用不同施工机械,来提升整体施工工作质量。

二、EPC工程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的优点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工作人员加强监管,采用 EPC 承包建设管理模式,能够更为高效地对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在项目设计、采购等不同环节,实现对企业的高效管理。由于总承包商负责整体施工建设的所有步骤,为建筑施工管理优化工作提供了合适的条件。总承包企业在项目建设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能够提升整体项目设计,克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企业管理中,不同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降低建筑施工之间的脱节现象,确保不同施工过程之间有效衔接,提高工作人员自身质量。总承包商在建筑的不同阶段,能够有效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重视对施工技术的改进,优化建筑施工方案。为保证建筑施工工作有效开展,总承包企业从不同方面对建筑工程进行优化, 降低业主与工程建筑人员的压力[2]。

EPC 工程总承包建设管理制度的应用,能够更为高效地对建筑进行管理,对建筑施工现状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进,提高总承包企业对整体建筑施工的控制力。在建筑施工初期,不同设计方案依旧处于设计论证阶段, 使用EPC 工程承包管理制度,能够调动较多的专家资源,对建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合理优化建筑施工方案,提高整体建筑质量。在EPC 模式中,当设计工作告一段落,接下来的原料采购与人员安排工作便能有效开展。

在建筑施工中,EPC 模式的应用,承包商的责任单一,能够建筑施工中不同工作进行统一管理,重视与监理单位之间的协调,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能力。在建筑施工中使用 EPC 模式,能够降低业主的协调工作,能够更为高效地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不同管理人员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3]。

在工程建筑中,EPC 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对业主的行为进行规范,有效降低了业主的错误指导,造成工程质量难以提高。在现阶段工程建设中,要求业主与业主代表人员,在建筑施工中,降低对建筑施工的干预工作,将整体建筑的施工工作交付给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整体建筑质量能够达到预期。使用 EPC 模式,业主在日常巡视工作中,不需要对建筑施工工作进行指导,只需要将对整体建筑的要求告诉专业人员,重视对整体施工工作的控制。现阶段企业建设中,使用 EPC 总承包技术,推动整体建筑施工的现代化管理,实现对不同施工单位的协调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建筑施工,提高整体建筑质量。随着 EPC 总承包模式的应用, 建筑施工人员能够加快推动整体建设的信息化、自动化发展。

三、EPC工程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的缺点

由于 EPC 工程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的应用时间较多,需要工作人员加强监管,主动克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对于 EPC 模式的相关法律与制度并不健全。建筑单位使用 EPC 工程承包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总承包单位缺乏相关项目的经验,不能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统计,及时发现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无法做到建设风险的高效管理,并制定有效的预案。现阶段总承包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冗余,很多管理工作并不科学,会影响到整体运行能力。

在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中,使用 EPC 承包模式,需要面临较高的门槛,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相应的资质,难以在建筑施工中,使用 EPC 承包模式。对于部分具有 EPC 承包资质的企业,普遍存在施工管理经验不足的现状。在现阶段企业管理中,使用 EPC 承包模式,需要面临众多的施工难题。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总承包企业自身管理工作存在欠缺,很多工作存在推诿与扯皮现象,影响到整体工程施工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管理中,总承包企业内部责任不明确,缺乏合理的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中 EPC 模式的应用,需要相应的管理系统,对不同建筑单位进行高效处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EPC 模式,需要总承包企业具备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对日常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总承包企业自身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总承包企业需要明确不同施工单位的权责,加强施工团队建设,提高工作人员自身能力。

随着EPC 模式的应用,业主依然具有對建筑施工的监督管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业主能够对建筑施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影响到整体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在项目建设中,由于业主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将会对整体建筑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影响到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总承包企业在内部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建筑工程项目不能按照工期及时交付,造成经济效益流失,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4]。

现阶段EPC 工程承包建设的应用,总承包公司虽然负责整体项目所有管理工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作分包给不同单位,提高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在 EPC 工程承包建设中,总承包企业存在较大的工作量,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四、提升EPC工程承包建设的策略

(一)努力提升管理队伍水平

在现阶段企业管理中,需要提升整体管理团队自身质量,确保整体建筑施工工作能够符合预期效果。在总承包企业内部,由于整体项目需要涉及到不同建筑层面,需要工作人员加强管理,针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工作人员自身能力。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从建筑区域的现场勘查工作开始,不断为提高自身能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设计阶段,到现场施工阶段,及时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提升企业建设能力。随着 EPC 工程总承包制度的应用,需要总承包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协调能力的队伍,在建筑施工的不同阶段,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随着 EPC 总承包模式的不断推广,为了更好地提升总承包企业的能力,在工程建设中,能够协调内部工作,对一些重要的工作投入更多的资源,确保整体工程建设效率进一步提升。

(二)引入技术规格书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总承包企业对该项目进行调查与初步设计,对整体工程进行勘查,对项目的可信性进行研究,形成完整有效的报告。只有当企业对于工程建筑方案有一个初步设计后,再参与招标工作。总承包企业需要重视技术规格书的应用,有效避免建筑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整体建筑质量。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通病,技术人员引入技术规格书,来提升整体建筑质量,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存在的偷工减料行为,提升整体建筑质量。

总承包企业引入技术规格书之后,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为后期签订合同提供技术依据。借助技术规格书,能够对整体建筑施工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随着EPC 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建设单位需要主动适应承包方式的改变,在建筑施工中,引入技术规格书,对整体建筑质量进行有效监管,提升整体建筑质量[5]。

(三)重视对合同签订过程的风险控制

在项目招标环节,管理人员对不同企业投递的标书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需要对投标企业的资质与能力进行调查,然后再考虑符合要求的企业报价,确保整体项目招投标工作能够稳定有效进行。在建筑施工中,这些政府工程对于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需要对企业建设能力进行考察,选择优质企业参与投标,为后期工作能够有效展开提供保障。这些政策工程建设,需要承包企业经过市场竞争之后,才能承包该工程。政府部门借助招投标工作,能够将整体项目建设处于可控状态。

在双方签订合同的时候,由于 EPC 工程承包模式的应用,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存在一定的区别。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之间对于部门要务难以明确表述,影响到工程质量的提升。在后期施工中,由于这些不明确的表述,将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影响到整体项目建设的质量。在制定合同的时候, 需要工作人员加强监管,明确提出相应的条件与要求,对整体建筑施工环节进行要求。现阶段工程技术人员需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安排专业咨询队伍,来对合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管,便于对双方进行有效约束,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避免建筑施工中出现责任不清,存在相互推脱的现象,造成整体建筑质量难以提升。

在合同签订阶段,需要总承包企业对于整体设计进行高效管理,实现对整体建筑的控制,对于其中的不同条目进行商讨。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控制,需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在合同期间,双方存在将建筑施工工作叫停的权利。并且对于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工期问题,需要管理人员加强管理,适当提高整体工程的违约金,对总承包企业进行约束。

(四)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

在建筑施工中,总承包企业需要重视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建设工作。总承包企业鼓励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加强沟通联合,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建立有效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在建筑施工中,按照相应的建设要求,重视为业主提供相应的服务。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建立,能够帮助业主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了解到整体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

为加强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质量,需要对该服务进行有效规范,提高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咨询服务的准确性。总承包企业需要向国外一些咨询服务团队学习,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为合同的双方提供高质量咨询服务,不断提升咨询辅导规范性,建立一支高效的咨询服务团队,来应对业主或者总承包企业工作人员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五)创新工程监理服务模式

在建筑施工中,为更好地发挥监理工作的优势,加强对监理单位的考核工作,给予监理单位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现场监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落实自身职责,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现阶段总承包企业需要发挥监理工作单位的能力,创新工程监理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技术人员自身能力,拓展服务范围,在总承包企业管理中,为总承包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在日常工作中,监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整体建筑施工方案进行有效学习,了解建筑施工中图纸与技术要求,在现场管理阶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对现场施工工作进行引导。

目前,随着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监理单位面临改革的契机, 需要监理团队重视自身质量的提升,拓展服务项目,为总承包企业提供多元化咨询服务,不断提升整体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日常工作中,企业重视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提高工程建筑质量。企业管理人员重视管理团队自身质量的提升,引入技术规格书,对整体建筑施工进行控制,并且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重视对风险的控制工作。总承包企业重视对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创新工程监理服务模式,保障总承包企业自身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森.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全过程管理[J].中国勘察设计,2020(06):70-73.

[2] 何岳凌.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管理研究 [J]. 建材与装饰,2020(16):106+108.

[3] 邵康,章维飞,黄江.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在项目上的应用[J].山西建筑,2020,46(09):184-186.

[4] 李勇,路永宇.EPC 工程承包模式现状分析与探索[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9,46(06):428-431.

[5] 王雅静.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现状分析与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2):23.

作者简介:

韩峰(1985-)男,籍贯:北京,职称和学历:工程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或专业:管理工程。

猜你喜欢

工程咨询
论项目前期工程咨询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方向
工程咨询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
核电项目前期工程咨询总承包探讨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工程咨询中的应用探讨
工程咨询、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的若干研究
跨层次视角下项目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浅论如何加强造价咨询企业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