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通过阅读文言文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2020-10-20朱梅花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文言文阅读

朱梅花

摘 要:阅读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较差,无法完全理解文言文中的所有内容,也就很难掌握文言文所传达的知识。此外,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学生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不愿意进行深度阅读。笔者通过阐述阅读文言文对于学生的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建议,从而达到让小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 文言文 小学生 文学素养

21世纪以来,美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教育的重点也逐渐从单纯的学知识转移到综合性的学习上,综合性教育部分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学素养一词进入人们的视野后,文言文教育也逐渐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人们意识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识字、阅读,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如果单单学习语言的基础运用、认字以及写字,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并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优美,首先就是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古典文化之美,即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有阅读这一环节,是通过学生对名篇、文言文的阅读、朗诵来锻炼学生的语文感知能力,从中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感情。本文将针对阅读文言文对于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进行介绍。

一、阅读文言文的意义

(一)想象写作背景,提高想象力

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想将字里行间的意境了解彻底,就需要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想象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当时的情绪变化,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学生想要较为透彻地掌握文章内涵,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感悟。与此同时,学生可以把文言文的学习当成是一个新的起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当时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古人常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便是这个道理了。

(二)感受语言魅力,提升文学素养

学生们在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语言美的感染与熏陶。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将各种形态的美结合在一起,比如说画面、色彩和意境等,它拥有的审美功能是相对较为特殊的,学生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受到美的感染。“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字中有情”、“字中有理”,这不仅将美的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还能够给人带来较为深刻的启迪与感悟;不仅抓住了“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还能够提升学生们的道德情操。小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欣赏美的过程。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良好品德

学生在进行古文阅读,尤其是阅读文言文时,对名篇的朗诵,都是在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诵读,学生们既可以了解到诗人对其所处社会的评价与认识,还能够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文言文更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能够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同时还能够教给学生为人处事的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小学生受到认知思维水平的限制,所以对于文言文的理解相对比较肤浅,甚至有畏难情绪,这时指导者就应参与进来,与学生共同阅读,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文言文的兴趣。笔者将分享以下几个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设置课堂展示环节

1.课前展示

每天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分享搜集到的名言佳句,可以是板书的形式,也可以是背诵、诵读的形式,然后全班交流感受。每周要求学生推荐一段佳句片段,小组、班级进行评选。利用微积累不断丰富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文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2.课内展示

即便是成年人在进行长时间单调乏味的阅读活动时也会走神,更别提孩子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那么古文课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反复诵读便是最好的办法,将文言文读得越熟越好,并不需要太多的注解,只要多读几遍就行,且遍数越多越好。因此,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展示环节,并对勇于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大声朗读,将文字转化为有感情的声音,充分掌握文言文的内在含义,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种类繁多,比如山水游记类、叙事类、抒情类等等,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自然会慢慢爱上阅读,体会到文言文的趣味与魅力。

(二)举办文言文阅读活动

1.课内活动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只是枯燥地教学,被动地背诵,只会减弱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或情景表演,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学《世说新语》时,曾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的表演让我出乎意料。学生对于能用文言文表演这件事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这样的文言课堂散发活力,这样的文言课堂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文言名篇推荐会”和“读书分享会”。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文言文读本、名篇,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推荐。学生之间可以分享读书后的收获和体会。

2.课外活动

在课余时间,教师同样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让文言文充实学生的生活,寓教于乐。如“读后感佳作评选”活动、创作手抄报和开设文言文诵读公众号,还可以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朗读、背诵。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口头表达能力,还是加快兴趣培养最好最快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学习,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才是真正地将“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了起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对重点字词句、文言常识的问答比赛,开展表演故事、讲故事、编写故事比赛。毫无疑问,举办阅读活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潜移默化渗透文言精髓,锻炼语感能力、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三)设置班级图书角

学校规定的文言文阅读教材数量有限、种类单一,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设置班级图书角就显得很有必要。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将自己已有的课外文言文书籍暂时放在图书角,这样班级里就有几十本甚至几百本书供学生轮流交换阅读。书籍的总量多了,学生的阅读面也就大了,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偏好,选择自己想读的文言文书籍,还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读书心得,这个方法可以营造班级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长学生的见识。

(四)进行师生互动

将师生互动的策略引入到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解惑,这种教学策略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与关爱,又可以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做不但让学生成长了起来,老师也在教学过程之中进步了很多。此外,老师参与课堂讨论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建议作参考,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更加敬佩老师,增进师生感情。值得一提的是,文言文一般表达的情感都是关于爱国、亲情和友情等等,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应该着重教给学生如何理解文言文内在情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体会作者写文章时所处的环境和写作时的心态,进而提高学生对古文的鉴赏能力。

三、总结

文言文教学对教师来说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并不是完全无计可施。教师应找对教学方法,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探索古文世界。文言文以及名篇的朗读,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家艳.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14-115.

[2]于海.“文武”皆备 “内外”兼修——高中语文要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出发[J].语文学刊,2013(17):151+161.

[3]王梓菡,王永宏.文言文学习兴趣激发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9(09):212+214.

[4]顾成会.浅谈语法在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27+137.

[5]连晓冉.“文”“言”合一:小学文言文教学之突破[J].语文学刊,2018,38(05):104-108.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