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家庭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方法的探讨

2020-10-20张晶晶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幼儿

张晶晶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珍贵的财富,但培养幼儿其行为习惯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庭、幼儿园的协同努力,共同为幼儿营造温馨且平等的家庭环境与集体学习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家庭教育对幼儿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家庭教育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家庭教育 幼儿 行为习惯 方法

幼儿是学习与培养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幼儿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能产生尤为明显的效果。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们的言行举止都能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能够充分体现出父母的生活习惯与态度。就是说,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怎样在幼儿成长初始阶段实施良好的启蒙教育,培养其优良的行为习惯,是目前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共同探究的问题。

一、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长对幼儿的“第一次”必须给予高度关注,这不仅是孩子进步的象征,也是培养行为习惯的起点。大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第一次出现的不良行为都没有进行严肃对待。家长若在幼儿产生不良行为时,及时制止或责罚,那么即使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稍加劝阻孩子就会言听计从,进而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但多数的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依然从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认为幼儿年龄较小,产生错误的行为情有可原,这就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在孩子后期实施教育时将会遇到重重困阻。

二、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庭是孩子成长与生活的住所,是幼儿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不断长大,教育责任逐步移交给了幼儿园,但家庭教育依旧非常关键。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研究,幼儿教育发展至今,社会各界正在为幼儿打造自然轻松的教学环境,家庭教育也因此获得了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是一个具有灵活性、针对性以及连续性等优势的教育模式,不受时间及地点等因素制约,而这是幼儿园所不能够与之相比的。家庭能够全方面的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促使幼儿行为习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采用正确的激励方式

幼儿的自信主要来自于家长的持续鼓励与赞赏,现阶段,大部分家长都已经对赏识教育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家庭教育中更为重视赏识教育,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在幼儿做出正确的行为时,家长应该适当且及时地对其进行夸赞与表扬,让幼儿能够有一种被认可与赞同的成就感,能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肯定,进而促进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若是发现幼儿产生不良行为的时候,家长也应该对其实施适当的惩罚,使其能够明确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与不良影响,进而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激励与赞赏能够起到推引作用,同时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式。孩子们都喜欢听鼓励的话语,愿意受到赞赏,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说过,“不管是什么人,在鼓励中改进是容易的,在责罚中改进却是相对困难。”对于幼儿产生优良行为或者是进步、改进较快的时候,父母应该对其实施相应的奖励,以此去增进孩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更为关键的就是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举止去引导幼儿。在幼儿产生正确行为的时候应该适时做出表扬,让幼儿能够了解到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种方式产生的效果远强于说教。但在实施表扬与赞赏时应适度,如此才能够实现最初所预期的效果,过度的表扬与赞赏会为幼儿带来负面影响,孩子会由于表扬的获取过于容易,对于行为的好坏区分不够明显,致使最终教育效果不理想。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应以幼儿各自的性格特征与成长特点为依据,进而促使家庭教育效果最大化。所谓的赏识教育并非是单纯的表扬,而挫折教育也并非是单纯的批评,若缺少规则就会造成教育尺度的匮乏,而教育也不能发挥出相应作用,甚至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目前大部分的父母都习惯用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去引导幼儿,长此以往,幼儿将会不了解赏识的理由,甚至出现一定的理解偏差,对于不应该赏识的地方进行赏识,会使挫折教育欠缺或不当,进而使幼儿内心形成逆反心理。尤如培育植物,若是不能够依据其生长规律去管理,一味的松土施肥将会致使植物枯萎,而适度的管理则会枝繁叶茂。

四、创建良好家庭氛围

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主要前提,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应该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对此,我们可以依据幼儿心理与物质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建设。温馨和睦的家庭生活环境,能够为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良好契机。幼兒在家长的关怀与教育指引中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父母关系融洽,家庭氛围祥和,为幼儿成长提供充满亲情的生活氛围,幼儿在出生之后就可以体验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被积极且乐观的情绪所感染。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可以养成开朗的性格,懂礼貌尊重他人,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而对于单亲家庭的幼儿或者是家长时常争吵的幼儿来说,由于不能够享有较完整的亲情,非常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对幼儿内心与行为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物质方面,家长应该改掉过分溺爱的养育形式,同时也不能过于严谨,更不能在幼儿身上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等等,以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家庭教育中还应该注重幼儿挫折教育,引导幼儿勇于面对困难,努力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家长,不能认为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是最好的关爱,因为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物质上,一味的迁就只会为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只有不断的磨练,才能够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性格。

五、杜绝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循循善诱、和风细雨,不能独断专行、简单粗暴。如有一位家长在了解孩子与别的同学打架之后,在没有问清事情原由的情况下直接对自家孩子实施暴力,但家长也发现,不管怎么打骂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幼儿而言,情绪是推动行为的主要因素,孩子们都愿意被表扬、被赞赏,若是一直受批评将会致使幼儿情绪上形成逆反,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当然,想要获得父母赞赏的心理也是一直存在的。所以说,只要父母能够明白孩子的内心想法与需求,并且给予相应的鼓励与支持,再去进行细心指导,就能够有效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六、强化幼儿的规则自律

《纲要》中明确提出,创建优良的常规,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为管理,逐渐指引幼儿进行自我规范,这也证明了规则对培育幼儿行为习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所谓的规则,不但含有社会规则以及幼儿园规则,也包含幼儿在家庭之中应该遵循的相关规则,这三者应该相融合。我们知道,在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时候,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常常产生脱节现象。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良好,而回到家中之后,出于家长的不良生活习惯,致使孩子在幼儿园培养出的优良行为逐渐淡化。所以,家长应该配合教师制定其相关规则,促使幼儿在自我约束的过程中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幼儿园午睡时间结束之后,一个叫东东的孩子依然不愿意起床。我问:“东东,你为什么不穿衣服?”东东用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我说:“我昨天在家睡了一个下午,今天也不想起床。”实际上,东东每周一都不能夠按规定时间进行午休,起床的时间也不规律。后来我与东东的家长进行了沟通,让东东的家长在周末的时候也制定一个与幼儿园休息时间一致的规则。经过了幼儿园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个案例当中的孩子家长,开始并没有对规则的自律性,教师为东东的家长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让家长在家中也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制定相同的规则,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午休习惯。

七、家长要以身作则

生活是人生的课堂,在生活之中遇到的各种人、各种事,都是幼儿学习的对象。观察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主要形式,通过细微的观察,幼儿会对大人们的行为语言进行模仿,尤其是家中成员,可以说,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们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正因如此,家长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孩子通过观察模仿父母规范自身的行为,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例如:一个叫恬恬的孩子吃饭特别挑食,有一天午饭是青菜炒肉,她不想吃青菜。教师引导说:“青菜营养最丰富了,小朋友吃过之后会快快长大哦!”“不!妈妈在家里都会帮我把青菜挑出去,我不要吃青菜!”从这个实例当中可以看出,恬恬小朋友不爱吃青菜是有原因的,正是由于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所以说,家长一定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因为父母在家中的任何不良行为,幼儿都会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就会被感染,此时再去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便难上加难,因此,家长不能对自身与孩子定下双重标准。幼儿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而想要培育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幼儿园是毫无意义的,唯有家庭与幼儿园共同教育,协同发展,利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把二者的特点与影响导入到教学实践之中,在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够促使幼儿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之中进行学习与生活,进而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学习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主要助力。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必须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作为主要教育方向,为幼儿创建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父母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幼儿,使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小梅.借助学习故事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03),74-76.

[2]栾长红.关于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7,(83),187.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