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长征精神的重要性

2020-10-20秦成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7期

秦成勇

摘要: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缅怀先烈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对改进四风,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红军长征:胜利会师;深入贯彻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1-0065-02

一、前言

1946年10月9日和22日,红一、四、二,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和将台堡(今宁夏)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结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辉煌的伟大转折点,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以“我們胜利、敌人的失败而结束的。”它的胜利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可以创造人类史和军事史奇迹的顽强部队。

三军会师具有深远而伟大的意义,在长征途中红军为了民族、为了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一座永不覆灭的丰碑。这座丰碑其实是一种伟大的精神,首先集中地反映了红军这支部队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对革命事业一往无前,英勇奋斗的英雄气概;其次就是在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求实创新和顾全大局精神;最后就是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

作为一名爱国和国防主义教育基地的工作人员,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怎样才能为前来拜谒先烈的人民群众做好爱国和国防主义教育工作,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最终目的。

二、回顾历史侧重路线

纵观历史中的长征,我们不难发现它是一部血与泪交织的历史,是一部勇于革新的历史。

当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于1934年10月11日开始长征。在中央红军离开苏区后比较顺利的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但红军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红军由最初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仅此一役红军就损失了3万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军广大指战员痛定思痛,于1935年1月15日至17在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长达4年之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不管是这次的遵义会议还是后来在阿坝州召开的小金两河口、黑水芦花、松潘毛尔盖、若尔盖巴西等会议上党中央和中革军委与张国焘在路线上的据理力争都体现了路线的重要性。事实也证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的悲壮,都告诉我们路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一支军队的生死,从而也影响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

今天党中央提出来的群众路线是一次思想路线上的巩固和在新时期客观条件下提出来的具有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思想路线,同时也是高屋建瓴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在艰难环境里总结出来的是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今天,只有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贯彻路线的具体实践

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过去在长征中红军依靠了群众路线,一是得到了沿途彝族、藏族等各少数民族的理解和帮助,取得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爬雪山、过草地的伟大胜利,先后粉碎了蒋介石反动派将红军变为石达开二和妄图利用雪山、草地困死红军的阴谋;

二是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红军了解到阿坝州地广人稀、产量不足、地形不利于开展机动作战等客观条件后,确立了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决议,并在后来的党内斗争中不顾张国焘的反对和阻挠,毅然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一、三军团先行北上,突破天险腊子口,同红15军团胜利会师;

三是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取得“职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并领导和指挥红一方面军先后进行东征和西征战役,巩固和扩大了陕甘苏区,推动了西北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实践证明: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始终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基础。今天我们不管以史为鉴还是严格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我们都应该知道“先人创业之艰难,后人续业先继苦”。

四、结语

总之,长征精神留给今天的我们应该是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革命作风,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不朽的团结、奋斗精神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