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SM-5人格量表简版(中文版)信效度分析及其在中国人群中的初步运用

2020-10-20胡婵婵胡健波来建波虞悦黄满丽李漱广许毅胡少华

浙江医学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中文版一致性

胡婵婵 胡健波 来建波 虞悦 黄满丽 李漱广 许毅 胡少华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对人格障碍的定义为明显偏离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持久摸式,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是缺乏弹性和广泛的,涉及个人和社交场合的诸多方面,会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这种心理行为模式在长时间内是稳定不变的,发生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期。这种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结果来更好地解释,也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如头部外伤)[1]。这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的诊断分类相似[2]。相关文献报道北美、西欧人群人格障碍患病率为4%~15%,一项针对五大洲的国际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报道提出其流行率为6.1%[3]。近年来,传统人格障碍分类诊断模型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出来,Widiger等[4]指出2000年颁布的DSM-4-TR中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存在以下一些不足,如标准多元、合并症情况广泛存在、精神病理学关于人格差异方面覆盖不足、诊断时间标准不稳定、评估分类的一致性效度和区分效度较低、分类中存在大量的异质性等。Bastiaens等[1]也指出DSM-4-TR缺少对人格障碍一般严重程度的评估。有专家开始建议用维度模型去描述人格障碍[5]。在临床上通常可以看到,满足特定人格障碍标准的典型患者也经常满足其他人格障碍的标准;此外,有些患者明明在人格特质方面具有功能不良的特点,但是难以明确靠向某一种诊断类型[5]。Widiger等[4]提出了正常和异常人格结构的综合维度模型,在一个连续谱上去看待人格特质。DSM-5的第2部分纳入了人格诊断的维度模型,这是DSM诊断系列首次纳入了维度模型[2]。DSM-5人格量表(PID-5)使用25个因子来描述人格特性,并构建了五维度模型,试图补充以往人格障碍诊断模型的不足之处[5-6]。在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部分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并不只是符合单一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或者明确有适应不良但不符合某一特定的诊断标准。而PID-5对临床工作有所助益,然而迄今为止尚无通用的中文版本。本研究在英文版本的基础上对PID-5简版(PID-5-BF)进行了翻译,同时选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作为效标,对PID-5-BF(中文版)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人群中的初步运用效果进行探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符合DSM-4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以及同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学习的浙江大学实习生和浙江丽水学院学生19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精神障碍患者47例,浙江大学实习生59例,浙江丽水学院学生 87例;男 51例,女 142例;年龄(20±12)岁;文化程度均在初中及以上。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

1.2 量表评估 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ID-5-BF(中文版)、PDQ-4+测验,完成填写后由评估师回收问卷并统计问卷得分,保存测验结果。(1)PID-5-BF(中文版):该量表来源于DSM-5,由研究人员翻译后回译,最终得到中文版。内容包括负性影响、分离特性、敌意、意志减退、精神质等5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题目组成,共25个题目。受试对象为≥18岁人群,由受试者自行完成。若受试者因功能受损而无法完成量表自评,则由1位有文化的照顾者来完成。完成测验后,评估师询问受试者这些题目是否很好地阐述了其感受[2]。(2)PDQ-4+:由美国Hyler博士根据DSM-Ⅲ编制的、用于人格障碍筛查的自陈式问卷,经过多次修订,目前版本为PDQ-4+;1996年杨坚博士将其译成中文并就中国文化背景进行修订,形成了PDQ-4+中文版,目前广泛用于科研和辅助诊断[5]。评估内容包括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抑郁型人格障碍等12个因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有受试者PID-5-BF(中文版)25个题目评分与5个维度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价,>0.7表示一致性较好;结构效度采用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Bartlett’s球状检验后再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同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作结构验证;PID-5-BF(中文版)与PDQ-4的校标效度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ID-5-BF(中文版)25个题目与5个维度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除第10题与分离特性未见相关外,PID-5-BF(中文版)其他25个题目与5个维度之间基本呈正相关(均P<0.05)。2.2 PID-5-BF(中文版)信度分析 PID-5-BF(中文版)25个题目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3,提示25个题目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较好。

2.3 PID-5-BF(中文版)结构效度分析 经Kaiser-Meyer-Olkin检验,PID-5-BF(中文版)的KMO值为0.914;经 Bartlett’s球状检验,近似 χ2=2 450.39,P<0.05(自由度=300),提示该量表25个题目可以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1的标准进行筛查,获得主成分因子4个,其解释累积方差为57.86%。针对25个题目的主成分因子分析中,22个题目的公因子方差值>0.50,仅第 6、23、24 题<0.50,提示在 PID-5-BF(中文版)中这3个题目可能不适用,删除会更好。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25个题目可以聚合成4个维度,但与原量表不一致。最后计算得出:负性影响维度对应第8、9、10、11、15 题,分离特性维度对应第 4、13、14、16、18 题,敌意维度对应第 17、19、20、22、25 题,意志减退维度对应第1、2、3、5、6 题,精神质维度对应第 7、12、21、23、24 题。

2.4 PID-5-BF(中文版)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负性影响、分离特性、敌意、意志减退、精神质5个维度各自包含的5个题目之间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64、0.823、0.777、0.789、0.788,提示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均较好。删除任何1个题目后,负性影响、分离特性、精神质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低于未删除时的Cronbach’s α系数,一致性变差;而敌意、意志减退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均高于未删除时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一致性更好,见表1。

表1 PID-5-BF(中文版)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分析

2.5 PID-5-BF(中文版)与PDQ-4+的校标效度 经Pearson相关分析,PID-5-BF(中文版)负性影响维度与PDQ-4+的9个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分离特性维度与PDQ-4+的7个因子呈正相关,意志减退维度与PDQ-4+的8个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精神质维度与PDQ-4+的5个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而敌意维度与PDQ-4的12个因子均未见相关(均P>0.05),见表2。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PID-5-BF(中文版)负性影响维度与PDQ-4+的5个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分离特性维度与PDQ-4+的7个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意志减退维度与PDQ-4的4个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精神质维度与PDQ-4的5个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而敌意维度与PDQ-4的12个因子均未见相关(均P>0.05),见表3。

表2 PID-5-BF(中文版)5个维度与PDQ-4+12个因子的Pearson相关分析(r值)

表3 PID-5-BF(中文版)5个维度与PDQ-4+12个因子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rs值)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PID-5-BF(中文版)25个题目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3,提示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同时对 PID-5-BF(中文版)5个维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进行分析,结果均>0.7,提示各维度内部一致性较好。进一步以PDQ-4+为校标作Pearson和Spearman秩相关,发现PID-5-BF(中文版)5个维度与PDQ-4+的12个因子存在正相关。事实上,人格障碍的维度模型并非首次被提出。从经验角度寻找证据,在许多人格障碍的评估问卷中已经被运用。十八维度人格测定量表(DAPP-BQ)、大五人格测试(NEO PI-R)、适应性和非适应性人格问卷(SNAP)等测验都从维度视角对人格障碍进行了描述。然而这些人格问卷最终似乎会归于同一种层级结构之中。SNAP和DAPP-BQ采用了三维度模型,这两个量表的整合方式是相似的,基于临床和经验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内容分析,得出一些人格因子,然后再采用相关性分析,得出一系列可控的基础维度[4]。相关研究认为SNAP和DAPP-BQ的DSM-5的人格障碍工作小组以过去维度模型人格评估工作为基础,罗列出37个人格特质,在此基础上最终得到了27个人格特质的词语,并归纳出5个维度[1]。PID-5最终为220个题目,25个因素,5个维度;通过量化的标准来评判个体的人格功能不良情况。由于220个题目太多,在完整版的基础上又开发出简版,共25个题目,最终得到5个维度的分数[6,10]。目前主要都是针对PID-5完整版的研究。Livesley等[11]对PID-5(意大利文版)在意大利进行了信效度研究,在社区中对710名志愿者进行评估,其25 个因子的 Cronbach’s α 系数均>0.70,5 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0.90;此外,平行效度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也支持PID-5的五维度模型。Fossati等[12]在荷兰人群中对PID-5(荷兰语版)也进行了信效度分析,以DAPP-BQ为校标,验证了PID-5的信效度及五维度模型。PID-5-BF(英文版)经过许多专家的验证和研究,被认为是有效补充既往诊断标准不足的人格维度模型。该模型补充了以往对部分存在功能问题但是无法下诊断患者的解释,也能够解释有些患者同时满足多种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原因。但是完整版有220个题目,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研究采用了PID-5-BF,同时对其进行了中文版本的翻译,25个题目与5个维度之间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3,提示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良好。但是在主成分分析中,第6、23、24题的Cronbach’s α 系数<0.500,提示在 PID-5-BF(中文版)中,这3个题目可能并不适用,删除可能更好。笔者考虑与翻译、文化差异等有关。此外,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原版测验的分析结果存在差异,考虑与本研究样本数量偏少有关。

综上所述,PID-5-BF(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中国人群人格障碍评估的有效工具,帮助了解人格特质,加深对人格障碍和(或)人格特质的理解。该量表不仅可以用于人格障碍患者,也可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及有人格不适症状的正常人。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少等。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中文版一致性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探究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