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订单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探析

2020-10-17白美美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遮阳温室订单

白美美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 201299)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在生产之前, 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此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合同收购农产品的经营形式[1]。订单农业的本质是通过以销定产,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产品产销衔接的最佳途径[2]。发展订单农业不仅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更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农业产业化,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3]。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三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农业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订单农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优化农业结构,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现代农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订单农业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经营, 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以销定产、产销衔接的这种经营方式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如何在现代农场发展中进一步完善订单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真正起到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的支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智能传感器技术为依托的技术在农业合作社的智慧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智能传感器技术正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投入于温室环境监测方面的智能传感器的研究,简化温室环境监测系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互联网+农业”新业态不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环境逐步改善,发展要素不断积累,农业电子商务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存在成熟的电子商务技术如何与农业产业有机结合的问题,这也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研究信息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结合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基于信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流通模式的视角,借鉴企业流程重组理论、供应链动态联盟、企业资源计划等研究成果,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组织和管理中,设计基于订单和计划的农业电子商务经营流程,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一体化农业电子商务动态联盟体系,提出一种基于电子商务的订单农业动态联盟经营模式及发展策略,为农业经营体系在“互联网+”条件下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实现提供模式参考和路径支持。

1 实施订单农业技术的必要性

大棚环境的自动化控制和需求订单的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农业合作社现代化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上海青作为深受上海市民和其他地区消费者欢迎的蔬菜种类之一,不仅叶色浓绿,且富VC、VB、胡萝卜素和矿物质钙、铁等营养,通过大棚种植,上海青可四季种植,周年供应。然而上海青的种植通常受光强的影响,夏季太阳光照强,温度高,上海青的生长常常受到影响而减产,有的合作社则因担心棚内夏季高温而放弃大棚种植,结果不仅造成气候资源的浪费,更难以获得理想的产量及收益。因而夏秋季大棚常覆盖遮阳网来保障正常的种植生产。

传统的大棚遮阳系统是通过打开和关闭大棚顶部遮阳板来控制大棚内的光照,进而达到调整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目的。这样做需要用户凭借种植经验去判断大棚内的环境状况,然后控制大棚遮阳板,调节农作物种植环境。这种管理方式需要较多的人工成本,费时费力,而且凭借经验来调整遮阳系统,往往不够精准,无法满足生产管理需要。

订单管理系统的缺失,不仅让合作社无法掌握市场对果蔬的需求趋势,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果蔬种植周期和面积,而且也不能掌握合作社的经营情况,无法通过数据去分析各品种蔬菜的利润占比和各采购方给合作社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这些数据支撑,就不能及时合理地调整果蔬在各个渠道的供应配比,不利于合作社的现代化管理和长远发展。在需求迅速变化的生鲜电商时代,传统的订单农业管理系统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管理需要,因此,急需能够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和合作社生产实际状况的订单管理后台。

2 订单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主要实施内容

订单农业的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内容:1)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和手机控制系统的智能大棚遮阳系统的技术集成与应用;2)基于云服务的合作社订单后台管理系统;3)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农产品在线销售微商城。以此实现农业合作社的智能生产控制、订单智慧化管理和农产品展示、销售在线化的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让种植者可以更加科学地管理大棚种植,节省蔬菜生产的劳动力和资金成本投入,实现生产的智能化改造,改进农业产生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

2.1 技术关键

2.1.1 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和手机控制系统的智能大棚遮阳系统

本项目采用NB-IoT通信技术与微处理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在大棚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辐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反馈的数据,用户可以直接看到大棚内的环境情况,可根据环境情况,通过后台直接实现对大棚遮阳系统的控制。把物联网-云技术-微信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温室环境监测轻量化的技术方案,为温室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低成本的管理工具。

2.1.2 基于采购需求的订单后台管理系统

订单后台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订单填报、订单列表、客户管理、客户采购分析、销售概况、库存管理、利润分析等模块,实时在线实现订单的自动化管理。

2.1.3 针对销售端的果蔬微商城

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一个实现合作社产品在线销售的微商城,实现农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拓展销售渠道。

2.2 技术路线

2.2.1 大棚环境多参数监测设备的研发与集成,手机端控制系统的优化

主要是研发集成监测大棚环境参数(包括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等)传感器的硬件设备。传统的对于温室环境检测, 一般只能分别采用温湿度、太阳光辐射、CO2浓度等传感器进行参数的单一测量,随温室面积的扩大,传感器数量增加,环境参数的获得及处理更加复杂, 不便于存储和调控。为此,本项目所设计的是一种温室环境检测复合传感器(图1),采用一个微处理器,统一输出,减少处理流程;采用同一电源供电,可以通过内部设分压器对不同器件进行分压处理,减少电源连接;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的结构特点进行有效组合,便于安装和布设;实时对温室环境多种参数进行监控,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优点。把各个大棚环境监测设备读取到的环境参数集成整合到用户端软件(微信小程序),使用户能够在手机上随时随地观测到温室的环境状况,同时数据可以下载到本地进行分析。

图1 环境监测传感器

2.2.2 基于物联网自动控制的大棚遮阳系统集成与应用示范

在大棚内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物联网环境监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反馈到大棚遮阳控制系统(图2),生产管理者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实时远程查看大棚内的环境情况,也可根据环境情况,通过后台直接实现对于大棚遮阳系统的控制,让种植者可以更加科学地管理大棚种植。

图2 基于物联网自动控制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

2.2.3 基于云服务的合作社订单管理系统

订单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订单填报、订单列表、客户管理、客户采购分析、销售概况、库存管理、利润分析等模块,系统可实时在线实现订单的自动化管理,及时掌握订单和生产状况,合理安排种植计划。

2.2.4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合作社微商城的开发

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一个实现合作社产品在线销售的微商城,实现农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拓展销售渠道。

3 订单农业技术的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

现代化的订单农业技术的多参数无线智能监测设备对大棚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不仅为合作社提供简单有效、方便经济的大棚环境管理设备和方式,而且还将提高合作社的运行效率。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农业物联网科技在上海地区的落地应用。

3.2 经济效益

现代化的订单农业技术应用的多参数无线智能监测设备和配套系统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均相对较低,在温室大棚中的使用可大大减少农户购置多个物联网设备的成本;智能遮阳系统的应用将有效提高夏季高温时期青菜产量,提高合作社种植经济效益;订单管理系统的应用将有助于科学安排蔬菜种植茬口和周期,增加经济效益。

3.3 产业化前景

现代化的订单农业技术应用示范的多参数无线智能监测设备成本较低,安装和操作简单,配套的数据查看系统也是基于微信平台,无须额外花费,易于推广使用,产业化和商业化均有较大前景。还可结合涉农补贴,让上海地区更多的温室大棚种植基地使用本套设备和配套系统,助力农业产业化升级,提升上海农业科技竞争力。订单化生产管理是未来农业生产合作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将在农业合作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遮阳温室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各种遮阳方式在各地区遮阳有效性探讨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宝马740车左后侧遮阳帘无法工作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JG/T500—2016建筑一体化遮阳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