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施肥对红壤氮磷养分和玉米生长、氮磷吸收的影响

2020-10-17张丽芳杨成春王萍李瑶李大明夏文建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红壤氮磷无机

张丽芳,杨成春,王萍,李瑶,李大明,夏文建*

(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环境宜春观测实验站,江西 南昌 330200;2.江西红壤研究所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进贤 331717)

我国红壤面积约有5 690万hm2,是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1]。红壤旱地普遍存在“酸、黏、板、瘦”等特征,其中土壤养分是作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2]。我国东南部的丘陵红壤区土壤养分大多数处于中度贫瘠化水平,土壤养分处于轻度、中度和严重贫瘠化的面积分别占21.5%、49.5%和29.0%[3]。退化红壤的氮、磷元素均处于严重供应不足状态[3-4],在养分贫瘠的红壤中不施肥时减产可达50%~90%[5]。红壤中磷素容易被吸附固定,当季利用率仅10%~25%[6]。退化红壤的养分重建和培肥是提高红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本文拟以持续了30 a的红壤旱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速效磷(Olsen-P)和无机氮的变化,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分析玉米籽粒氮、磷吸收量与土壤速效氮、磷之间的关系,为指导红壤合理施肥和养分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西省进贤县(28°37′N,116°26′E),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7 ℃,年均降水1 800 mm。土壤为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粉砂质黏壤土。试验始于1986年。试验前,土壤pH值为6.0,有机碳含量8.93 g·kg-1,容重1.20 g·cm-3,全氮为0.98 g·kg-1,全磷为1.42 g·kg-1,全钾为8.93 g·kg-1。

试验共设10个处理:(1)不施肥(CK);(2)单施氮肥(N);(3)单施磷肥(P);(4)单施钾肥(K);(5)施氮磷肥(NP);(6)施氮钾肥(NK);(7)施氮磷钾肥(NPK1);(8)施2倍量氮磷钾肥(NPK2);(9)施有机肥(OM);(10)氮磷钾配施有机肥(MNPK)。每个处理3次重复,按随机区组设计,每小区面积22 m2。种植制度采用春玉米-夏玉米-冬闲制。氮、磷、钾肥每季施用量折纯:N 60 kg·hm-2,P2O530 kg·hm-2,K2O 60 kg·hm-2。化肥种类分别为尿素(N 46%)、钙镁磷肥(P2O515%)、氯化钾(K2O 60%);有机肥为新鲜猪粪(样品含水量80%,干物质含碳量为40%,N 0.40%,P2O50.35%,K2O 0.50%),施用量15 t·hm-2。磷、钾肥和有机肥均基施,氮肥2/3作基肥,1/3追施。

1.2 样品分析

每个小区按S型采集土壤样品并混匀,自然风干,过2 mm筛备用。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采用常规方法,有效磷(Olsen-P)采用NaHCO3法测定,土壤无机氮采用2 mol·L-1KCl提取,碳氮分析仪(Multi N/C 2100型,德国耶拿)测定。

玉米植株烘干粉粹后,采用双酸消解,用凯式定氮法测定植株氮含量,比色法测定植株磷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速效磷和无机氮的影响

本研究中化学磷肥用量较低,施用化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不大(14.76~36.26 mg·kg-1);而施用有机肥的处理(OM、MNPK)土壤速效磷含量为96.61~99.91 mg·kg-1,是不施肥对照(12.77 mg·kg-1)的7.49~7.82倍(图1)。

图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速效磷和无机氮的影响

各处理下,土壤无机氮含量为16.20~37.92 mg·kg-1,其中,化肥处理的土壤无机氮含量为17.23~28.33 mg·kg-1,而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无机氮含量为35.58~37.92 mg·kg-1,是不施肥对照的2.20~2.34倍。

2.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各处理下,玉米籽粒产量为400~7 178 kg·hm-2,秸秆产量为756~6 194 kg·hm-2,总生物量为1 156~13 372 kg·hm-2,施用有机肥处理的籽粒产量为7 052~7 178 kg·hm-2,是不施肥对照的3.91~3.98倍(图2)。

图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下,玉米籽粒吸氮量为4.0~97.7 kg·hm-2,秸秆吸氮量为4.6~56.7 kg·hm-2,总吸氮量为8.6~154.4 kg·hm-2,其中籽粒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46.5%~66.9%(图3)。

图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氮吸收的影响

各处理下,玉米籽粒吸磷量为1.0~30.2 kg·hm-2,秸秆吸磷量为0.4~12.8 kg·hm-2,总吸磷量为1.4~43.0 kg·hm-2,其中籽粒吸磷量占总吸磷量的66.8%~78.4%(图4)。

图4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磷吸收的影响

2.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氮磷吸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如图5、6所示,回归分析发现,长期施肥下玉米氮、磷的吸收量(分别编为y1、y2)与土壤无机氮、速效磷含量(分别编为x1、x2)均呈极显著(P<0.01)线性正相关,拟合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3.639 8x1-53.393(R2=0.730 6),y2=0.312 6x2-1.734 3(R2=0.913 5)。

图5 籽粒氮吸收与土壤无机氮的关系

图6 籽粒磷吸收与土壤速效磷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影响了土壤氮磷养分重建,但化肥处理对红壤养分库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含有有机肥的处理则可以大幅提升土壤速效磷和无机氮含量,红壤有效磷含量在合理的施肥条件下可以快速增加,但土壤氮库的重建则较缓慢[3]。同时,由于磷素累积较快,在土壤磷库重建中也要注意可能的磷流失风险[7]。

本试验条件下,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与CK相比,偏施氮肥(N)处理的玉米籽粒、秸秆产量和总生物量显著下降;偏施磷肥(P)或钾肥(K)的处理则与对照差异不大;氮磷(NP)和氮钾配施(NK)处理的玉米籽粒、秸秆产量和总生物量有所增加;氮磷钾(NPK1)和高倍氮磷钾(NPK2)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秸秆产量和总生物量;而含有有机肥的处理(OM和MNPK)籽粒产量是对照的3.91~3.98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氮、磷养分吸收量与生物量的影响规律相似,推测不同施肥影响了土壤养分的供应[8],进而影响了玉米对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玉米生物量。总的来看,长期施用有机肥对于培肥土壤的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红壤氮磷无机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基于热脉冲方法的南方红壤蒸发原位监测
常规施肥与氮磷钾施肥对CX-80雪茄烟品质的影响
NSFC-广东联合基金集成项目 赤红壤区耕地质量演变机理与提升机制
硅基膜材缓控释肥在红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研究
初探热脱附技术在有机污染红壤修复的应用
无机渗透和促凝剂在石材防水中的应用
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探索
高考的“宠儿”——无机化工流程题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