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心儿怦怦跳

2020-10-17于溟慧名师工作室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李志恒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儿电梯细节

于溟慧名师工作室&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 李志恒

单元迁移

本单元以历史传说为主题,教材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有名士王戎幼年“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有战国地方官西门豹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的故事;有扁鹊和蔡桓公之间的故事;有纪昌在飞卫指导下苦练眼力,终成射箭能手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事情来龙去脉清晰。学生阅读这些故事,不仅能欣赏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还能从字里行间读懂人物的鲜活是用语言、动作、内心细节塑造出来的。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在课文阅读学习中,一是指导学生能简要概括课文全貌,能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认知的基础上,为本单元习作“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做好铺垫。二是欣赏学习故事中写细节的方法。《王戎不取道旁李》中,没有写王戎的内心,引导学生思考“戎不动”时,王戎心里怎么想的?语文园地“句段篇运用”第二题的三个句子对比,第一、二句分别是动作细节和语言细节指导,随《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阅读课学习。让学生在对比中提升认知:把语言、动作写细致,故事的情境才清楚。将此之法迁移到“心儿怦怦跳”的写作当中。

教学定位

本单元作文的话题“我的心儿怦怦跳”,要求:选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教材第一部分提供了“参加百米比赛”“登上领奖台”“一个人走夜路”“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等常见的生活学习场景,编排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等问题,并以形象的图例呈现“惊喜”“害怕”“紧张”“激动”等心理状态,旨在唤起学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体验,围绕情感开拓习作选材思路。

要点提示

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要求写“一件事”。小学三年多,每个同学经历的事情都很多。什么事才能让自己的心“怦怦跳”呢?激动的、忐忑的、愤懑的、害怕的、向往的、欣喜的、囧的、羞的……从情感的角度切入,能搭载这些情绪的事情很多哟。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从教材“复述故事”中,我们掌握了一些方法,自己写作,一般情况下,按照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叙述比较简单,前因后果娓娓道来,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你想因果倒置,没问题,用结果吸引读者,再写起因和经过也可以。“怦怦跳”的情境放在前面,更能强调印象之深刻。

怎样“写清楚”,那就是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给语言、动作做加法,用细腻的情感把感受写清楚。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为:

1.选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写清楚事情经过。

2.“心儿怦怦跳”的时刻,聚焦人物动作、语言等细节,把内心真实的感受说清楚。

教学重点是:叙述顺序和细节描写。

教学设计

一、欣赏文段,聚焦“怦怦跳”

谣传的“鬼故事”,我不大相信,但总挥之不去。熄灯了,我怎么也睡不着,睁着眼睛,在黑暗中想啊想,也不知道熬到几点,突然,“刺啦——”咦,好像撕纸的声音。妈呀,难道“小鬼儿”真的光临了?我悄悄爬起身,顺着声音,战战兢兢地来到窗前,“刺啦——”太吓人了!我哆嗦着掀开窗帘,窗外的树神神秘秘地扭着腰肢,远处的田野几点荧光忽明忽暗,这是什么!这时,窗边暖气管道上传来一声“喵——”,一道黑影闪过,又神秘消失……

这是作者去“心品基地”参加活动,听到“有鬼”的传说后经历的一幕,其间恐惧的心跳,都藏在生动的文字里。

再看这个语段:

我俩进了电梯,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电梯送我们回家。咦,今天的电梯怎么这么平稳?没有一点起伏的震感。不对劲!几分钟过去,要按平常的速度早就顺利抵达四楼了。看了看显示屏,可把我惊住了:电梯还在一楼。没按楼层吗?再一看,“4”和“7”亮着呢!可电梯为什么不动呢?哼!不愿代步我自己走。我按了开门键,门丝毫未动。再按两下,还是不开门!突然,电梯里的灯光灭了!隐隐能听到电梯下面有“呜呜”的声音,像婴儿在哭。我的心禁不住怦怦跳起来,额上的汗珠也不由自主地渗出来,手心湿漉漉的。困在这里,万一……

小作者被困电梯,打不开,出不去,面对好多个“万一”的“不测”,怎么能淡定如常呢?因担心害怕心跳是难免的。“额头冒汗”“手心湿漉漉的”就是心跳的表现。

【设计意图:用典型的情境揭开“怦怦跳”的面纱,让“怦怦跳”找到注脚。让学生在欣赏中借鉴、迁移,触摸自己的“心儿怦怦跳”。】

二、思维发散,广选素材

其实,“心儿怦怦跳”的情境多着呢,参加足球赛,你是一个后卫,竟突破对方防线,长驱直入,一脚射门成功,你会因为狂喜心跳加速。走上《经典诵读》展示的舞台,你突然发现自己的两只鞋子不一样,这样的尴尬,你会心跳吧?蒙眼走教室,眼睛被蒙上的一刹那,周围熟悉的参照物都消失了,往哪儿走呢?第一次走进黑暗世界,这陌生感会带来“心儿怦怦跳”。老师讲公开课,你一激动,竟用方言侃侃而谈,惹来好多师生的注目礼,这囧,也会难以自抑……

以“物”为线,也能找到“心儿怦怦跳”。一张百分试卷,想到爸爸即将兑现的承诺;被翻开的日记本,你被别人偷窥了心底的秘密;一件崭新的冲锋衣,吸引了你的眼球……这些事,自然都有不一样的“心动”。

以情感为基点,符合主题的事情多着呢,你想到了哪些属于自己的“心儿怦怦跳”?

【设计意图:寻找素材,一生二,二生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三、万象归一,定位题材

带着情感走进生活找材料,你会突然发觉,很多激荡人心的活动场面就在眼前,诸多酸甜苦辣的感受再次涌上心头。有道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娇玫万朵,独摘一枝怜。”这么多的事情,只取“一件”,哪一件呢?至今想起,当时的情境仍历历在目,想起来禁不住“心儿怦怦跳”,印象太深刻了!就写它!

【设计意图:在海选的素材中优选“一件”,因为印象最为深刻,最容易还原当时的情景,也容易“写清楚”。】

四、情境再现,写好细节

找到了写作材料,怎么写才能“情境再现”,让读者也能感受到你的“心儿怦怦跳”呢?

(一)环境衬托

在作文中加入点环境因素,帮助人或物催化“心儿怦怦跳”。

1.环境现身开头。

开篇环境,引人入胜。人和物还没有“入场”,先描写一个大环境,为故事发生或人物出场拉开“序幕”,好比舞台上设置的背景。然后才“景中有事,景中有人”。

夜空漆黑,料峭的寒风挤进窗缝,“啾啾”地叫着。窗外马路上的喧嚣已经冷冻,偶尔几个行人,也行色匆匆。邻居家的狗“汪汪”的几声叫喊,在小区上空游荡。这么大个家,我一个人留守,好孤单哟。

这是《我独自在家》开篇的环境,这样的景,其目的是为下文的“心儿怦怦跳”埋下伏笔。

2.情节发展,移步换景。

随着情节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我们的笔不能停留在原地不动。即便同一地点,随时间推移,环境也会有变化。

走道护栏外的天空突然垂挂起了雨丝,风也大了,裹着几颗雨点直往走廊上飞。有点冷。同学们快速跑向教学楼,一头扎进教室。可老师还没来。(尹泊涵《等待=煎熬》)

在作者等待时,校园的环境在变化——同学们都进了教室,而宣布考试成绩的老师没来。环境诱发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中的环境描写很随意,随手一两句,就是美丽的花絮。花絮几朵?随你心情。

【设计意图: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物的情感除了“独白”,还可以加入点环境因素的侧面衬托,更含蓄,更耐人寻味。】

(二)动作细节

方法一:慢镜头做加法。

影视剧中的“慢镜头”拍摄技法是把人物的动作放慢、放大。这样,动作的行程轨迹就能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写动作,这种技法也可以借来一用。

我翘个兰花指,那手形,绝对和京戏里的旦角有一拼。还得麻烦大拇哥和食指捏住牙膏,哈,没想到竟圈成一个圆,只是不太标准哟。两根手指齐心协力,指肚一较劲,洁白的牙膏“哧溜”冒出个小脑袋,又“哧溜”赶紧缩了回去。犹抱琵琶半遮面,嘿嘿,怕我“吃”掉你们吧。

这个挤牙膏的动作,有“挤前”造型,挤的过程和动作对象反应,提示了动作膨化的范式:动作准备+动作实施+动作对象的变化。

方法二:动作伙伴做加法。

他冰冷的双臂低垂在身体两侧,像两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一动不动愣在那里;上身僵硬地绷着,像一座冰冷的石碑;眼睛直勾勾地注视着前方,目光呆滞,像是想着什么,又像是什么也没想;腿硬邦邦的,像两支不会打弯的铅笔,一左一右机械地向前挪动。好可怕哟,这不是僵尸吗?

“走”,腿脚是主体,但需要手臂、眼睛、躯体这些伙伴的加入,其他动作也一样,你试一试。

【设计意图:动作描写,是作文的主体细节之一,像爆米花一样把动作膨化胀大,读者才能看清楚。】

(三)心儿怦怦跳

把心里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或忐忑,或激动,或无辜,想的啥,就写啥。写出来,大家才“清楚”。

拿过监考老师递过来的试卷,打眼扫视了一遍,妈呀!怎么这么多题素不相识啊!不知道是哪位老师出的题?唉,您是自己想的还是从“度娘”那里找来的,道道都设鬼门关啊!您说,您就不会出点简单的啊?我们老师也是,这种难上带加号的题您在课堂上怎么都没讲过啊?亏您还是老教师呢。也怪自己,平时妈妈让我多做些题,我总自以为是:“差不多就行!”这回,只怕是要差得太多了。我抚抚胸口,按住心跳,伏下了身……

这是作者感受性独白,作者看到试题的一刹那,“那么多题素不相识”,责怪、埋怨、担心齐聚心头,“心儿怦怦”,按捺不住啊!

老师布置完了作业,又加了一句:“晚上再写篇作文吧。”天啊!我顿时感觉天旋地转。老李,您这是要累死我们呀!《语文伴我成长》一课,《写字大课堂》一个单元,一张卷子,预习五单元,您布置作业就像说顺口溜一样轻松,可您的每一句都是我们背上的一块巨石啊!您也不细细算一算,《语文伴我成长》至少要40分钟才能完成,《写字大课堂》20分钟,一张卷子1小时,预习至少也要个30分钟,再加上作文……老师啊,您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是对话性独白,内心在和老师交流,流露的是对老师的埋怨。

【设计意图:这次作文,要求“写清楚当时的感受”,这感受,就是把当时的内心情感“独白”出来。内心活动,随情节发展而生,多“想”,内容才“多肉”。】

五、题目新一点

题好文一半。写“同桌无中生有冤枉你”这件事,你会命个什么题目呢?看看这几个题目:《冤》——孤独美;《同桌的嘴我的泪》——情感美;《六月雪》——诗意美;《窦娥冤》——套用美……

【设计意图:题为文眼,擦亮一点更妩媚。】

六、词语货架

提心吊胆 心急如焚 胆战心惊

魂飞魄散 喜出望外 手舞足蹈

热泪盈眶 欣喜若狂 毛骨悚然

提心吊胆 战战兢兢 百爪挠心

心乱如麻 心如撞鹿 心有余悸

毛发倒竖 脸上热辣辣的 汗毛都竖起来了

倒吸一口凉气 心里打起了鼓

怀里像揣了个兔子

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七、妙笔生花

1.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要求:

选一件内心撞击最强烈的事情写下来,让读者分享你的心跳。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内心感受写具体。

◇把事情发展过程中人的动作、语言写具体,清楚再现事件原貌。

2.写完了,自己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把事情写清楚了,把细节勾画出来了。哪一点不满意,可以添加修改哟。

3.找一位你信任的同学当你的第一读者,让他给点个赞或者提点意见。

猜你喜欢

心儿电梯细节
我的心儿怦怦跳
心儿怦怦跳
我的心儿怦怦跳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被困电梯以后
细节取胜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