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2020-10-16董凌波曾书琴

关键词:城镇化德国职业

董凌波,曾书琴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科技处,广东 广州510225;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510225)

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德国的城镇化进程起步较晚,且前期发展较为缓慢,但是,德国在1871 年统一后成为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之一,利用不到100 年的时间实现了高度城镇化。德国城镇化具有布局合理、均衡发展、优势突出等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形成,与德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纵观德国近代发展史,可看出德国是一个以教育立国的国家,近两百年来的教育变革和发展,奠定了德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实现高度城镇化的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德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为处于快速城镇化中的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德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一)德国统一前的城镇化发展

1871 年前,德国是一个由38 个分裂的邦国组成的错综复杂的国家,德国的发展与周边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然较为落后。1815-1840 年是德国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德国部分地区加入工业化的浪潮之中,农业人口开始向工业部门转移,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的城市,如柏林人口达到17.2 万、汉堡13 万、德累斯顿6 万、科隆5 万左右、布勒斯劳6 万、莱比锡4 万、慕尼黑3 万[1]。这一时期,德国启动了以发展铁路为主的工业化道路,与英国以纺织业为主的工业化不同,以铁路为主的工业化能够更加迅速地带动工业化的全面发展。1835 年从纽伦堡到菲尔特的长达6 公里的德意志第一条铁路修筑成功,1837 年开工的从莱比锡到德累斯顿的第一条带有隧道的铁路线也于1839 年顺利完工。[2]从1840 年到1871 年,是德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尽管1848 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告失败,但政治改革上的失败没有阻挡工业化的进程,这一阶段的德国,煤、铁等重工业部门的产量平均每10 年增加一倍多,机器制造厂1848年只有131 家,1861 年增至300 多家,到19 世纪60 年代,德国的工业已赶上法国。[2]在工业化浪潮的推动下,德国城市发展迅速,大量的传统部门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鲁尔、莱因、萨克森、上西里西亚、柏林等地日益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如柏林在1850 年人口已达41.9 万、慕尼黑11 万,科伦9.7 万、布勒斯劳11.4万。[1]截止到1871 年,德国的总体城镇化率达到了36.1%,开始向高速城镇化阶段迈进。

(二)德国统一后的城镇化发展

1871 年德国的统一为这个国家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在德国统一前,德国的各个邦国已经开始工业化进程,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统一后的德国迎来了一段长达40 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德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端国之一,开启了电气化和铁路为主的发展道路,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发展不断加速。从1871 年到1910 年,德国的城镇化率由36.1%增加至60%,其间城市人口增加了1.6 倍,由1871 年的1 482 万人增加到1910 年的3 896 万人,而同期的农村人口则减少了26.6 万人。[3]该时期的人口变动情况见表1。

表1 德国城市化告诉增长时期城乡人口变化状况

二战后的德国开始了快速重建,化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是德国战后经济的三大核心产业,三大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在德国经济的复苏和高速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1950-1970 年联邦德国的工业品销售数据表明,电子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原材料工业产品的增长率城乡绝对上升的趋势,这20 年中平均每年增长率分别为14.5%、13.5%、12.3%、10.4%和10.3%。[4]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料显示,二战后德国的城镇化水平由69%提高到89%,实现了高度城镇化。[5]

二、德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

德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但是,与经济、政治相比,德国的教育发展则先进得多,自17 世纪开始,德国的教育发展就开始表现出与传统教育不一样的特征,在这期间,德国出现了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如康德、费希特、洪堡、赫尔巴特、福禄贝尔、第斯多惠等,他们对德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当时的德国虽然处于经济、政治发展的落后地位,却在教育上引领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

(一)确立教育立国的思想,把发展教育作为振兴国家的主要途径

德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在其经济落后、国家分裂、国力衰弱的年代,就有一批仁人志士力求发展教育来振兴国家,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包括德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康德、费希特和洪堡。早在拿破仑入侵德意志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曾经说过:“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古典主义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本性。[6]2261806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遭遇失败,普鲁士的民族精神遭遇重创,在经济落后、战争打击的双重压力下,普鲁士的政治家、军人、学者和教育家们立志进行改革以振兴普鲁士。费希特曾经明确指出,想要振奋民族精神,奋发图强,把德国重建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必须依靠教育。他曾经在一篇演讲中指出:“除了培养出高尚的后代……我们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唯一能使我们挣脱受压迫的灾难的办法只有教育”。[6]231费希特不仅明确提出教育是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唯一手段,还和著名教育家洪堡一起,对德国的各级各类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改革,他力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并协助洪堡创建了柏林-洪堡大学,把德国的教育推向了当时世界的最高峰。在费希特的协助下,时任普鲁士教育部部长的洪堡对德国的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他倡导民主主义教育,主张让每一个国民都能接受完整的教育;他主张把普通教育和学术教育区分开来,重视普通教育的发展;他首次提出赋予高等教育研究的职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洪堡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使德国教育在19 世纪引领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成为英、法、美等国纷纷效仿的对象。

德国对教育的重视成为德国统一后迅速崛起的最重要原因,早在19 世纪初,普鲁士的基础教育中就大量引入了自然、历史、地理、算术等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几乎是免费的,主要以实物的形式进行支付,不上学的反而要受到惩罚,缴纳罚款。普鲁士把受教育和服兵役共同作为国民应尽的义务,大力推行强制免费义务教育,早在德意志统一的前夕,德国适龄儿童入学率就已经达到97.5%。正如德国著名元帅毛奇所说的那样:“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实现了”。教育立国的基本发展思路,无疑为德国统一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71 年后,德国仅仅用了30 多年的时间,经济发展就超越了英国,成为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的欧洲强国。

(二)首创实科教育,将科学知识引入教育之中

17-18 世纪,尽管德国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农业国,但在教育领域,德国开始接受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建立了班级制,并在学校教育中引入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在中等教育方面,德国当时以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为主,其中,文科中学主要教授语文,后来新增了数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历史、地理等学科;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机械学、自然、手工工艺、物理、天文、地理、制图、法律等学科,旨在给学生传授符合生活实际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高等教育方面,德国于1694 年创立了哈勒大学,该大学自创立之日起就奉行两条原则:一是采纳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二是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原则。[6]220-221这两条基本原则的确立,使哈勒大学成为近代大学的先驱,她首次确立了将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作为大学教学内容,并提出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的权利,为后来德国大学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18 世纪,德国陆续建立了一批大学,包括哥廷根大学、埃尔兰根大学等,18 世纪末,德国还以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为蓝本,对国内所有的教会大学和天主教大学进行了改革,使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精神深入各所大学之中,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的权利成为政府认可的基本权利。经过改革,德国的大学开始朝着生机勃勃的方向发展,为19 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创设了坚实的基础。

(三)横纵贯通,构建与城镇化互进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从职业教育产生之初,德国就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其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之典范,也与德国城镇化进程密切契合,培养了大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各级人才。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注重横向普职融通和纵向贯通。普职融通,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互融互通,学生能够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自由转换。这一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从一开始就将职业教育摆在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也让学生从最初就接受职业教育。德国在12 年的义务教育中,学生可以有“三次分流”的机会:第一次是小学毕业进入初中时,学生科在综合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四类学校进行自由选择;第二次是初中毕业时,第三次是高中毕业时。[7]也就是说,德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初中开始就有各类职业学校供学生选择,且在三次选择中,学生拥有充分的自由权,选择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再次回到普通学校就读,而选择了普通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再升学时进入职业学校就读。这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互融互通使学生对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更加尊重人性和人的选择,这无论对于人的发展还是产业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纵向贯通,即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两个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升学等方面实现了良好的贯通。学生进入职业初中就读后,可以选择升入升学导向类的职业高中就读,也可以升入就业导向类的职业高中就读。其中,升学导向类的职业高中生毕业后进入应用技术大学或综合大学,就业导向类的职业高中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可见,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初中、高中和大学之间不存在壁垒,学生既可以从职业初中开始一路升学至大学,也可以在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

由上可见,德国通过构建横纵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职业教育与城镇化进程互相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职业教育由于其在发展之初就打通了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且职业教育内部也实现了纵向贯通,给予了学生最大的自主选择权,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这一特点使职业教育在德国处于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从职业教育诞生开始,其发展就在服务德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断根据城镇化的产业发展要求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四)大批优秀的教育家涌现,近代教育理论体系逐步确立

在18-19 世纪期间,德国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教育家,除了康德、费希特、洪堡等,还有赫尔巴特、福禄贝尔、第斯多惠等,这些教育家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本质、教育方法和手段等,他们的理论覆盖了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完备,对近代世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了近代教育理论体系。康德在其《论教育学》中提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8]。康德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被誉为现代教育理论奠基人的赫尔巴特提出了较为完备的教育理论,内容涵盖教育目的、儿童管理、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德育等方面,他的教育理论对于推动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福禄贝尔确立了教育原则,对教育进行分期,并对幼儿教育作了系统的阐述;第斯多惠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理念,提倡“全人”教育,继承和发展了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当遵循自然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原则,提出了系统的教学论,并主张发展师范教育;洪堡首次赋予大学科学研究的职能,为现代大学的产生树立了典范。在上述教育理论家的推动下,德国最早建立了近代教育理论体系,对本国和他国的教育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之,19 世纪时期的德国,不仅极力推行强制免费教育,而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使国民素质在实现统一前就提高到了较高的水平,超越了当时的英、法等国家。实现统一后,在科学技术人才的强有力支持下,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迅速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到19 世纪初,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城镇化。可以说,德国的教育对于其城镇化发展,具有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三、德国城镇化进程中教育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一)教育改革应具有超前性,才能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与其他领域的发展不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要培养出一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和谋划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才能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德国在处于贫穷落后的农业时代就充分认识到教育的作用,并确立了教育立国的基本思想,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17 世纪开始就逐步探索把实科教育从神学中分离出来,促进了实科中学和实用型大学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并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看出,近代以来,德国的整个教育改革均开创了世界现代教育体系之先河,从根本上提高德国的国民素质,为城镇化发展培养出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事实证明,德国在教育改革方面的超前性对后来德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德国在短短的数十年间达到了高度城镇化阶段。

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发展中期,产业结构面临重要调整,低技术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被淘汰,技术密集型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是今后城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但是,我国教育改革总体上仍然落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不能准确地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来进行,对于一些短期内就业不佳,但长远来看就业前景良好,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不能给予良好的经费、条件和平台支持,甚至因为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佳而撤销特定的专业。总体上讲,当前国内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功利性强、眼光短视的特点。这与教育发展的长期性不符,长期来看无法有效发挥教育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德国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构建了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普职互通、中职和高职互通的特点。这使得德国职业教育自发展之初就与普通教育处于同等地位,也使得德国的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事实证明,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成熟,对德国制造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支撑德国城镇化进程的制造业仍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制造业之一。可见,产业发展与一个国家的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具有密切联系,只有为各个产业发展培养出适合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只有产业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升级换代,城镇化进程才会不断推进并实现良性循环。

职业教育是培养中高级产业人才的有效场所,成熟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求其培养的人才具有娴熟的技术,还要深入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教育应当与普通教育拥有同等的地位,且比普通教育更加重视实践性和实操性。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职业教育在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办学经费、平台建设等方面仍然无法与普通教育比肩。今后应当进一步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步伐,使职业教育尽快成为城镇化中后期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把城镇化背景与教育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促进教育理论创新

德国城镇化进程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德国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改革脱不了干系,而支撑德国各领域的教育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德国在18/19 世纪产生的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教育理论。从哲学到教育学,德国的理论家康德、赫尔巴特等人做了深入的讨论。其中,康德在《论教育学》中分别从“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性(或道德性的)教育”两个角度来论述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他把教育学定义为一门科学,“教育学是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一门科学,但他还应当掌握传授知识的科学”[10],应该要从“理论上说明教育的可能性”[10]。德国当时的教育改革把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重视人的发展规律,主张教育的自然性原则,另一方面重视教育的社会性原则,根据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来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进行设定。正是由于德国早期的教育改革与当时的城镇化需要有机结合了起来,一方面实现了教育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这些开创性的教育理论对当时的城镇化进程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要使我国的教育改革进一步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应当加强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论研究。当前国内教育领域将教育学与城镇化背景相结合的理论研究甚少,目前把教育与城镇化结合起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教育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主要是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构建数学模型来分析教育、人力资本等要素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这些模型主要是实践性的,鲜少有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且实施这些研究的主要是经济学、统计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教育学领域从事类似研究的比较少。可见,从教育理论构建的角度,把城镇化背景与教育相结合的理论研究过少,使当前的教育改革无法有效引领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也无法有效发挥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重视理论研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推动教育理论创新来提升教育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城镇化德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职业写作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我爱的职业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