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古尔德演奏的巴赫《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2020-10-15彭浩洋任颖

大观 2020年8期
关键词:巴赫钢琴

彭浩洋 任颖

摘 要:巴赫的作品在古典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通过对巴赫《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古尔德演奏版本进行分析,探究古尔德演奏的结构性与层次性。通过分析古尔德演奏的巴赫《第一鋼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从该协奏曲的多少个声部线条入手,深刻理解演奏家本人对乐曲的不同节奏和重音的设计,认识其对结构框架控制的独特之处。聆听和学习古尔德演奏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大有助益。

关键词:巴赫;古尔德;钢琴

一、古尔德的演奏风格

古尔德作为把巴赫作品诠释得很完美的代表人物,他演奏的巴赫风格无与伦比,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演奏巴赫作品时那犹如建筑师般稳固的结构性。无论是他演奏的《德国组曲》《哥德堡变奏曲》,还是《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只要是他演奏的巴赫,都可以让人深切体会到巴赫的复调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清晰的结构层次。如果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就像当时建筑艺术的浮雕与装饰,那古尔德指尖流露出来的音符可以让你感受到伟大建筑的轮廓与骨架。

二、古尔德演奏的巴赫《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分析

巴赫的钢琴协奏曲在国内的普及性不强,大部分人是没有去了解的,人们了解更多的是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这首协奏曲是古尔德在1960年和哥伦比亚交响乐团一起灌制的一张CD。以下是笔者在听完第一乐章的一些感受。

巴赫的7首钢琴协奏曲在整个巴洛克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对以后的作曲家们的作品有深刻的影响力,但往往国内大家关注点都在他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德国组曲》等。这篇文章就以古尔德演奏的巴赫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进行浅析。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巴赫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结构。巴赫的这首协奏曲分为了三个乐章,而我们知道的大多数协奏曲都是三个乐章这样的结构。也有单乐章的结构,像李斯特的协奏曲大多是单乐章。这首协奏曲全曲分为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是快板乐章,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纵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著名协奏曲,第二乐章通常都是以慢板或柔板的方式出现。

让我们把思绪拉到古尔德演奏的这首协奏曲,钢琴开头的处理记号是非连奏(non legato)。古尔德这里的处理就已经十分吸引人了,在乐曲中此片段为左手八度演奏,古尔德演奏时将左手的八度演奏声效处理得类似于非洲的定音鼓。而他右手的跑动则似连非连,类似于跳音的奏法,但在每组跑动音型里,他都会特意突出高音的演奏,这种特有的处理方式会瞬间吸引我们。笔者认为他演奏时每小节第一拍的第一个音都会相对突出,以此令听众在听觉具有节奏重音之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演奏作品的结构性。例如,在他弹奏左手第10小节的f音与第13小节的d音时,这两个音都是第二拍的节拍音,在录音中古尔德会有意地将其突出,以此来构建演奏作品类似于建筑的结构性。

继续分析他的演奏会发现,在乐谱的第13到17小节,古尔德在演奏时刻意将左手的每一拍的第一个音都略微突出,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演奏方式会让这一段的音乐结构特别清晰,因为该部分旋律的呈现恰好如同乐曲刚开始乐队演奏主题的重复乐段。而在此处右手所演奏的是主题旋律,值得注意的是,古尔德在这里并没有因为右手是主题旋律而忽略左手的节奏律动,笔者认为这里的亮点在于他对于节拍重音的拿捏和处理,令人耳目一新。

当古尔德演奏到乐曲的第22小节时,这里的旋律是乐曲开始时主题音乐的重复,这里没有标记刚开始的处理记号(non legato),所以古尔德在演奏时也没有将旋律弹成连奏,收放自如地弹出了第一次出现的主题旋律。如果只是单听这一段旋律,肯定不能察觉到什么,但是古尔德将两次演奏做了巧妙的对比,第一次是连奏,第二次是断奏,看似平淡无奇,但细心的听众会享受两次不同的音乐效果。在乐曲的第28小节到38小节,古尔德演奏时相当重视前两拍的第一个节拍重音,他在演奏时对其的塑造类似于建筑的结构框架。通过分析乐谱我们可以得知每拍的第一个音都类似和声进行的骨架音,而演奏家的这种处理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经过28小节后两拍到29小节这两个小节后,乐曲的旋律进入了第二主题。在乐谱中该小节第一拍和第二拍的右手虽然标记的是跳音,但是古尔德这里的处理很有意思,他的演奏将其处理成半连音,旋律进行到后两拍,虽然旋律依然是在右手,但古尔德没有忽视这里的左手的副旋律,他把第四拍的d音和第41小节第四拍的c音稍微突出,可以让听者清楚感觉到这两句呈现出来的骨架与结构。

在接下来的42与43小节,他的演奏很重视左手的触键,虽然后两拍左手的上声部分是跳音,但是古尔德依旧把它们表现得很清楚,声响效果一点都不浑浊,和左手下方声部演奏对比,古尔德在演奏时把右手的旋律和节拍音用前面的方法稍稍突出。在这两小节的后两拍,由于乐队的主旋律和右手的旋律一致,这里他在演奏时没有选择突出右手,而是把左手的两条旋律线条作为二声部一并突出地表现出来。在接下来的两个小节,古尔德演奏时依旧是稍微地突出了旋律的节拍音,句子的跑动用断奏的奏法来呈现。在演奏中他的双手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精确的控制力,他演奏的这个协奏曲给笔者感觉是在为听众设计一个巴洛克的华丽建筑。

在对双手的控制上,古尔德可以做到无与伦比的精确性,他的双手仿佛是与钢琴融为一体,与钢琴达到灵魂上的契合,从作品的开始到结束,始终保持着一样的规格来对作品进行诠释。在接下来的一个连接段或间奏段,在该乐谱的第46小节到53小节这一部分,古尔德仍旧采取了这样的演奏方式,主要体现在他对第二拍和第四拍的节拍音的控制上,特别是更加严谨地控制了第二拍和第四拍左手的音。一般任何东西都是只有强调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古尔德通过这样的演奏方式加深了我们对作品宏观的认识,特别是他特有的通过突出一些节拍音来达到突出表现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分析作品的第55小节,纵观这一小节的谱面,在第55小节的上方标注了ossia,因此在这一小节的演奏上有两种演奏方式可供选择,他在演奏时选择了谱例上方标注的演奏方式。这一小节在整首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后面是乐曲第二主题的转调再现,所以说这一句是引出主题,如果选择本来的谱子演奏,第二拍后半拍开始左手是与乐队重叠的音响,但是古尔德却选择上面的ossia,用钢琴的和声去衬托乐队引出主题的旋律。

接下来乐曲来到转调再现,让我们先从乐谱上面来看看与第一次的区别,乐谱上标记了tutti,从乐曲的57小节开始到59小节每一拍都标记了重音突出的地方,似乎是在强调他的演奏在与前面呼应一样,突出每拍该强调的节拍音。从62小节开始到68小节,乐谱上面标记的C段,这里古尔德演奏时把左手的旋律勾勒得很清楚,这里右手旋律经过处理从他的指尖流露出来,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乐曲的第69小节是一个经过句,从第70小节开始,回到了最开始的情绪状态,古尔德演奏时依旧是左手用半连音的方式来演奏,右手依旧是轻抚。整个C的这一段他都是这么去演奏的,乐队的旋律也是这样,目的就是让演奏者和乐队有一个互动的过程。笔者认为这里是全曲的亮点,因为给人感觉这里虽然是一个主旋律,但是乐队和钢琴的不同的音响让这里更加有层次。他演奏时不仅仅表现出了层次,更通过左右手不同层次的控制让听众感觉到钢琴在这里不是单纯和乐队在表演,双方有互动,令听众产生画面感。

从乐谱的第82小节开始,写了一个表情记号dolce。他演奏时依旧控制突出每一组音的第一拍,而他整个旋律的音响从这里开始都比较弱,给人感觉是贴着键在演奏。从84小节开始,古尔德继续控制了演奏时的音量,这里听到令人耳目一新,每一组的第一拍的a与d两个音音量稍微大一点,第二次弱一点,使得层次性非常明显,听起来耐人寻味。

三、结语

古尔德作为演奏巴赫乐曲的权威专家,在对巴赫作品的研究与演奏上有突出的贡献,通过聆听、分析以及学习他的演奏版本,既可以深入了解大师巴赫的演奏特点,又可以学习他演奏时令人眼前一亮的层次性与结构性,进而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

参考文献:

[1]古尔德.古尔德读本[M].庄加逊,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彭浩洋,四川音乐学院。

任颖(通讯作者),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猜你喜欢

巴赫钢琴
纸钢琴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一个也不能少
最牛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一生都在争工资的巴赫
钢琴上的诙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