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地区青贮玉米优良乳酸菌筛选以及初步应用

2020-10-15李晓敏王国栋张晓琳窦晓利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贮饲料乳酸菌无菌

顾 娴,李晓敏,王国栋,张晓琳,窦晓利*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青贮玉米是将整株玉米或者玉米秸秆在未完全成熟的时候收割,切成小段,用青贮装置隔绝空气密封发酵后做成的青贮饲料,在饲喂牲畜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1]。青贮后的作物秸秆具有适口性好、容易消化等特点,青贮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许多蛋白质、氨基酸等影响物质,并且有效抑制有害霉病菌,既能提高牲畜肉的品质,还能降低牲畜患病概率[2];青贮饲料对原料没有严格要求,各种作物的秸秆都可以制作。乳酸菌在青贮发酵过程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原料附着的乳酸菌直接影响青贮的品质[3]。我国北方地区是青贮玉米生产的重要产区,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发酵的青贮品质各不相同,二次发酵的程度也各不相同,说明其中所含的乳酸菌菌种有着一定的差别。挖掘不同地区的乳酸菌种质资源,从中筛选出优质的适合生产青贮的乳酸菌菌种,对青贮饲料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青贮饲料样品

通过亲自采样以及样品寄送的方法,收集了涵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青贮玉米的47个样品,其中甘肃省17个,内蒙古自治区14个,东北地区3个,山东省6个,河南省3个,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区共4个。取样时去掉表面和空气接触的部分,从深处取样,样品立刻用真空包装机分装2~3袋,每袋200~300 g,用冰盒保存,一袋保存于4°冰箱,用作乳酸菌筛选,一袋在-80°冷冻后,测定其中微生物多样性,剩下一袋保存在-80°冰箱中备用[4]。

1.2 乳酸菌的分离和筛选

每个样品称取10 g,加入250 ml无菌水中,放入均质袋,与均质机上均质10 min,用无菌纱布过滤,滤液倒入灭菌的锥形瓶中迅速封口。在厌氧操作台进行以下操作: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梯度稀释;每个样品选取2个合适的梯度,每个梯度2个平行;涂布在MRS平板培养基上,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24~48 h[5]。根据菌落的大小、颜色、形状、光泽度等选择不同单菌落,在MRS平板培养基上三区划线接种,在厌氧培养箱中过夜培养。重读划线3次纯化培养,得到单一菌株。挑取纯化后的单菌落于液体培养基接种于试管中,同等条件下富集培养,取500 μl与等体积50%甘油混合,保存于速冻管中,于-80°冰箱保存。保种后的菌株再挑取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菌体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6]。

1.3 乳酸菌的鉴定

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乳酸菌的鉴定。分离的乳酸菌株在平板MRS培养基上过夜培养,挑取单独菌落,混入装有20 μl无菌水的EP管,热激1~2 min,然后振荡离心后静置。取上清液作为DNA模板,进行16 S rRNA的扩增。引物序列为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892R:5′-TACCTTGTTACGACT,由大连生物公司合成,扩增序列长度大约为1 500 bp。25 μl体的PCR反应体系包括:10×buffe2.5μl,dNTP2.0μl,MgCl2.0μl,正向、反向引物各1.0 μl ,DNA模板2.0 μl,Tag酶0.3 μl,无菌水14.2 μl。PCR扩增程序:预变性,95℃,2 min;变性,95℃,30 s;退火,55℃,30 s;延伸,72℃,3 min;延伸,72 ℃,10 min;保存,4℃。PCR扩增产物在1.0%琼脂糖凝胶上电泳检测,如果在紫外灯下可见1 500 bp左右的条件[7],则扩增成功,产物送北京生物公司进行测序。

2 数据分析

利用BLAST 将所测定的菌株的16S rRNA序列与GenBank里面的已知细菌的序列进行比对,寻找与目的基因同源性最高的已知分类地位的菌种,可得知所鉴定的菌株的分类地位[8]。

2.1 菌粉制作

选择3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WW1-1(L.P)、DHL-9(W.)、BY1-1(A.P),通过菌株的复壮,转接扩大培养,接种发酵罐过夜发酵的步骤获得发酵液,离心后得到菌泥。菌泥加2倍甘油,加100 g脱脂奶粉,搅拌混匀后铺在玻璃平板,用锡箔纸包好,先在-80℃冰箱预冻2~4 h,然后在冻干机上冷冻干燥24~48 h,得到3株菌株的菌粉,计数后备用[9]。

2.2 玉米防霉效果试验

使用新鲜玉米粒,水分测定仪测定水分,平衡水分到30%,备用[10]。设计6个处理,具体处理如表1所示。每袋样品100 g玉米,用透明呼吸袋封口后,常温放置发酵。

表1 玉米防霉试验分组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品的理化性质

收集的47个样品,保存度都基本完好,色泽以青绿色和黄绿色为主,均具有酸香气味,质地松散,不黏手,少数样品有发霉变质情况。均质液的pH值在3.2~5.7之间,基本都为酸性,属于合格的青贮饲料[11]。样品具体信息见表2。

3.2 微生物多样性

在采集的47个青贮样品中择优选择33个样品,通过用真菌引物和细菌引物进行了预试验,检测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真菌含量非常少,说明样品几乎没有霉变。在所有样品中多样性最丰富的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如图1所示。多样性最丰富的属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如图2所示。

表2 47个玉米青贮样品感官评价与pH值

图1 样品实际结果群落结构组成图(门)

图2 样品实际结果群落结构组成图(属)

3.3 乳酸菌鉴定结果

鉴定结果与微生物多样性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典型菌株有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巴氏醋杆菌、魏斯氏球菌等菌种[12]。

典型菌株WW1-1,原料产地为甘肃省武威市,菌落为乳白色圆点,光滑,中间略有凸起,显微镜下菌体形态为短杆状,链接成链;PCR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典型菌株DHL-9,原料产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菌落为乳白色小点,无凸起,光滑,显微镜下菌体形态球形,聚集成团;PCR鉴定为魏斯氏球菌(Weissella)。

典型菌株BY-1,原产地为甘肃省白银市,菌落为浅白色小点,无凸起,显微镜下菌体形态为短杆状,连接成链;PCR鉴定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3.4 防霉试验结果

通过60 d的保存试验,每隔10 d检查每组霉变情况,结果可见前30 d霉变率都比较低,30 d后霉菌大量生长,霉变率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除双乙酸钠处理的小组以外,各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袋和发霉。防霉效果最好的菌株是 DHL-9(W.),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玉米防霉试验结果

4 结语

通过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收集青贮玉米饲料,并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对其中乳酸菌进行了分离筛选,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若干菌株,制作菌粉,检验其防霉发酵的能力,为以后生产青贮玉米发酵菌剂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基础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青贮饲料乳酸菌无菌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酸和盐胁迫对乳酸菌活性的影响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青贮饲料喂牛有讲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