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推介

2020-10-14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学院二等奖天津市

专家推介

刘惠芬,女,1967年出生,河北任丘人,汉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主任、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农业资源与环境”负责人、天津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生态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天津市生态学会理事、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天津市农学学会理事、《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编委。1992年沈阳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毕业,之后到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工作,主要从事生物统计学教学及饲草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选育、抗干旱和耐盐碱的研究工作,2004年获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学,致力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工作与研究。

一、教学工作

主要承担本科生“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环境统计学”“环境学”及硕士生“高级农业试验统计学”“研究生班讨论”等课程教学工作。完成市级教改项目2项,其中“应用型本科农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天津农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或参加完成天津农学院各类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2013年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科技大赛“科技理念类”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7年获得第三届天津市大学生环境学科创新实践能力邀请赛个人赛一等奖、团队赛二等奖。多次获得天津农学院优秀教师、本科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科研工作

主持和参加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5项。完成的主要项目有“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科技部973项目)“天农青饲一号饲用高粱的示范应用”(科技部项目)“粮饲兼用型三元杂交高粱的选育”“新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耐盐机理及应用研究”“饲用高粱饲用目标性状的研究及新品种选育”“高产、高糖、耐盐甜高粱的选育”“北方农作物秸秆饲用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部行业专项项目)“铅锌污染对Bt蛋白在土壤中吸附的促进机制及其降解行为的变化特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宁夏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天津市富硒土地地球化学特征及开发潜力研究”(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项目)等。目前主要在研项目有“转Bt基因蛋白对重金属在土壤中活性转化的影响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津潮土区大棚蔬菜氮磷淋失机制及阻控方法的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通过全国品种委员会审定2项。

三、论文及著作

参编《作物遗传改良》《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著作2部,在《HortScience》《生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南开大学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中国草地》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3篇。

猜你喜欢

农学院二等奖天津市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指认式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辽宁省职工文化建设促进会第一届论文评审二等奖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科学专业介绍
北京高校科技创安—视频监控应用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第十三届“雨花奖”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获奖名单(初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