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韶关地区玉木耳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

2020-10-14张红红巫素芳李伟超余姗姗许韶东

食药用菌 2020年5期
关键词:菌袋韶关木耳

张红红 巫素芳 李伟超 余姗姗 许韶东

广东韶关地区玉木耳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

张红红 巫素芳 李伟超 余姗姗 许韶东

(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 韶关 512000)

在粤北韶关地区引进玉木耳,采用液体菌种扩繁生产种。在秋季进行棚内地面立式栽培,通过降温、加湿、通风等管理措施,出耳效果良好;在冬季,采用保温、保湿、少通风等管理措施,保证玉木耳缓慢生长;至翌年春季,“回南天”的温暖高湿使玉木耳蓬勃生长。玉木耳抗逆性强,病虫害发生较少,生物转化率达110% 以上。

韶关地区;玉木耳;秋季栽培;管理措施

玉木耳[1]通体白色,肉质滑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糖,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还有清肺益气、降血脂、降血浆胆固醇、抑制血小板凝聚等诸多功效,市场前景好。

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驯化选育出的玉木耳品种[1],抗杂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目前已在福建、安徽、吉林、辽宁、山东等地规模化栽培[2-3]。2019年,我们从福建引进该品种进行秋季栽培,并顺利越冬转入春季出耳,生物转化率达110%以上。现将主要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玉木耳菌丝生长温度为12~34 ℃,适宜温度为22~30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8~32℃,适宜温度为20~28℃。秋季栽培,制袋时间为8月,出耳时间为9月下旬到翌年3月。广东韶关地区年平均气温达20.6 ℃[4],冬天12 ℃以下的天气持续时间短,只要做好保温措施,玉木耳一般不会被冷死,可保持缓慢生长,待天气转暖后,可恢复正常生长。

2 母种制备

母种采用PDA斜面培养基。菌种转管后,1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管。

3 原种制备

原种可采用液体菌种或固体菌种,固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可参考生产种培养料配方。我们采用液体菌种(图1),培养液配方为:200 g马铃薯(去皮)+20 g葡萄糖+1 000 mL水。接种后,置于振荡培养箱25 ℃、170 r/min条件下培养,经5天左右形成均匀菌丝球即可使用。刚培养好的液体菌种活力强、抗杂能力强,应尽快使用。

图1 玉木耳液体菌种

4 生产种(栽培包)制备

生产种菌包直接用于出耳,培养料配方:①杂木屑60%、棉籽壳28%、麸皮10%、石灰粉和石膏粉各1%,含水量60%;②杂木屑82.5%、麸皮15%、石灰粉1.5%、石膏粉1%。配制时先将棉籽壳、木屑、麸皮等原料加水拌匀,含水量60%~65%。

培养料拌好后用装袋机装袋,选用17×33(cm)的聚丙烯袋,每袋装500 g(干料)左右。采用高压灭菌,0.14 MPa,121 ℃,保持2 h。将灭菌后的料袋搬入接种室,待料温降到30 ℃以下时接种。接种须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每料袋接液体菌种10~15 mL,使菌种均匀覆盖料面。接种后,将菌袋摆放于洁净的培养室,于25 ℃下避光养菌。养菌期间不喷水,定期查菌,及时清除污染的菌袋。经35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菌袋,再放置5~7天进行后熟,继而转入出耳管理。

5 出耳管理

玉木耳的出耳场所应选在有散射光、可控温控湿、能防蚊虫、通风良好的棚内或房里,周围不能有污染源。清理干净出耳场所,搬入成熟的菌袋,并用手术刀或杏鲍菇疏蕾刀进行划口,口呈“V”形。划口时,沿着袋面从上往下按照“品”字形错开划割,角的斜线长度为2~2.5 cm,切口深度为0.5~0.8 cm。各“V”形划口彼此独立,不能连接,每袋划口16~20个。

划口后的菌袋立式摆放在地面上,袋间距8~10 cm,在菌袋上覆盖一层薄膜保温保湿,进入催芽阶段。此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应控制温度在20~28 ℃,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若温度过高,中午收起薄膜;若湿度不够,可在地面喷水增湿,但不能直接喷在菌袋上。经过5天左右,划口处变白,菌丝恢复生长,此时可将空气相对湿度调高到75%~80%,早、中、晚各掀膜通风0.5 h,诱导原基形成,约5天后便会出现耳芽(图2)。

耳芽形成后,控制温度在18~32 ℃,最适为20~28 ℃,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随着耳芽的生长,适当加大湿度和通风量。在耳片长至0.6 cm大小时,可直接对耳片喷雾状水,喷水原则为少量多次,喷水量根据耳片大小和干湿程度确定,一般以保持耳片湿润、正常伸展(图3)、不卷曲干皱为准,每天喷3~6次。喷水不宜过多,否则容易流耳,引起菌袋污染。耳片生长需要大量的氧气,期间应持续通风,保持空气通畅。若耳片的耳基变长难以展开,则表示通风不够,应予加大。

图3 耳片伸展

6 采 收

当耳片边沿即将展开而未展开,大小为3~5 cm时及时采摘。采收前一天不喷水,以控制鲜耳含水量。采摘时,用手直接将耳片连同耳基采下,避免碰伤周围的耳片,以防杂菌感染和耳片变色。采摘好的玉木耳,除去杂质和耳基根部的培养料,用于鲜销或制成干品(图4)。采收后停止喷水2天,再进行水分管理,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经过10~15天,即可采收第2潮。

图4 采摘的新鲜玉木耳和烘干的玉木耳

7 越冬出耳管理

韶关地区的冬季夜间偏冷,温度一般在0~10 ℃;白天时热时冷,日最高气温可高于20 ℃、也可低于10 ℃,但持续低于12 ℃的时日不多(某些山区除外)。低温时,玉木耳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但经常出现的小高温又能保持其正常生长,整个冬季约可采收2潮耳。

玉木耳越冬管理应做到:若日最高气温持续低于12 ℃,应将大棚的保暖层或薄膜放下来保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耳片上不喷水或少喷水,主要通过地面洒水来增加空气湿度,中午卷膜通风1次,不超过0.5 h。在日最高气温高于20 ℃的小高温天气,白天耳片上可喷水2~3次,保持其湿润,适时(11:00~15:30)卷膜持续通风,晚上盖膜保温。因冬季温度偏低,蚊虫和杂菌少,管理较简单。

8 春季出耳管理

韶关的2月和3月经常会出现“回南天”,日间温度在18~24 ℃,夜间温度高于12 ℃;空气相对湿度大,地面潮湿。此条件下,玉木耳能快速生长,7天可采收一次。此时的出耳管理应做到:严格控制喷水量,勤通风,勤采摘,防蚊虫,防杂菌。

[1] 李晓, 张阔谭. 木耳属白色变异菌株的研究进展[J].食药用菌, 2016, 24(4): 230-233, 238.

[2] 姜建新, 徐代贵, 王致钦, 等. 玉木耳高产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17, 39(6): 59-60.

[3] 马海霞, 马子龙, 马国营, 等. 甘蔗渣栽培玉木耳培养基配方的筛选[J]. 中国食用菌, 2018, 37(3): 25-29.

[4] 韶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韶关年鉴(2019)[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9: 5.

张红红,女,农艺师,主要研究为食药用菌的高效栽培和推广。E-mail:335387179@qq.com。

S646

B

2095-0934(2020)05-356-03

猜你喜欢

菌袋韶关木耳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巧洗木耳
发现木耳
固定菌袋插杆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