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实时引导下困难外周静脉穿刺

2020-10-12张晨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并发症

张晨

【摘 要】目的:探讨对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给予超声实时引导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8年05月~2020年03月收治的66例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超声引导组(33例):采用超声实时引导方法完成静脉穿刺;常规组(33例):采用传统盲穿法完成静脉穿刺;就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穿刺针数展开对比。结果:超声引导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6.97%)高于常规组(66.67%)明显(P<0.05),超声引导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常规组(24.24%)明显(P<0.05);超声引导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穿刺针数少于常规组明显(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使得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将并发症以及穿刺针数有效减少,最终实现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有效预后。

【关键词】超声实时引导;困难外周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并发症;穿刺针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262-02

近年来,针对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在进行穿刺期间,血管可视化技术获得广泛运用,以将一针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1]。对于静脉条件较差患者在实施穿刺期间,需通过静脉显像技术将一针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2]。超声实时引导方法有效运用对于穿刺失败能够进行有效避免,可使患者疼痛感获得有效减轻[3]。本次研究将针对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探析超声实时引导方法运用可行性,以实现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有效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05月~2020年03月收治的66例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超声引导组(33例):女19例,男14例;年龄区间为5岁~85歲,平均为(52.25±2.53)岁;常规组(33例):女18例,男15例;年龄区间为6岁~88岁,平均为(52.26±2.55)岁;纳入标准:①需要通过外周静脉给药;②表现出较差血管条件;排除标准:①对于体位采取不配合;②患有肢端动脉硬化、外周静脉炎、感染以及皮肤溃疡等系列疾病;就两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盲穿法完成静脉穿刺,完成操作前准备工作后,合理进行血管选择,之后对患者展开穿刺操作;超声引导组:采用超声实时引导方法完成静脉穿刺,针对患者血管内径情况以及血管走向进行判断,通过超声引导,确保于血管中可以在可视化条件下将静脉留置针刺入,观察于血管中针尖进入并且表现出回血现象后,对于针体保持0.5cm退出,于血管中将留置针送入,完成固定(利用透明敷贴)后,对患者展开输液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穿刺针数。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干预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数资料(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行X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穿刺针数)行t检验,以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超声引导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6.97%)高于常规组(66.67%)明显(P<0.05),超声引导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常规组(24.24%)明显(P<0.05),见表1。

2.2 穿刺针数对比

超声引导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穿刺针数少于常规组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针对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在实施穿刺期间,超声实时引导方法有效运用,对于患者血管位置准确探查可以做出保证,能够将静脉穿刺选择范围有效增加,并且利用超声透视能够对穿刺以及置管准确性做出保证,针对血管定位操作能够合理展开,可就其血管内径、血管状况、距体表深度以及管壁厚度等进行认真观察[4]。通过对患者进行实时引导,可确保顺利展开穿刺,并且超声图像能够就患者附近组织情况以及静脉血管进行认真观察,使得静脉穿刺率显著提升。

本次研究发现,超声引导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6.97%)高于常规组(66.67%)明显(P<0.05),超声引导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常规组(24.24%)明显(P<0.05);超声引导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穿刺针数少于常规组明显(P<0.05),充分表明超声实时引导运用于困难外周静脉穿刺中可行性,可实现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顺利输液治疗。

综上所述,超声实时引导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使得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将并发症以及穿刺针数有效减少,最终实现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有效预后。

参考文献

[1] 曹海洋,贺海丽,曹梦如.超声隔离定位技术在手术室困难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20,42(01):82-84.

[2] 赵晓维,王霞,王欣然.改进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12):110-113.

[3] 向成林,冯仁,米元元,等.床旁超声引导外周静脉穿刺在ICU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06):516-518.

[4] 李玉峰,李松梅,杜长虹,等.多普勒超声引导在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5(05):117-118.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