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路镇痛: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福音

2020-10-12吴玉琪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镇痛药阿片类抗炎

吴玉琪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006-01

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会大多出现疼痛情况从而导致患者肢体活动大大减少,很少进行功能训练,这会使患者的肌肉组织出现萎缩,关节的功能衰退,患者的行动能力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若病情严重甚至会丧失行动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同时给患者家属极大的负担。

1 多路镇痛简介

传统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后往往采用药物镇痛的方法,模式比较单一并且镇痛的效果不佳。 因此对患者进行多种模式的镇痛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较好的解决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疼痛的问题,这样能够促进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是通过不同作用原理的镇痛药物或者是多种镇痛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镇痛,阻断患者的疼痛机制。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患者进行镇痛并且能够减少单一药物镇痛的模式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

我国某位骨科专家提出,多路镇痛的方法是将多种镇痛药物与镇痛方法进行联合。镇痛的药物主要有阿片类、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非甾类抗炎镇痛药以及部分局部麻醉的药物,镇痛的方法主要有全身麻醉、神经干阻滞、局部阻滞以及神经局部阻滞等等。当前所普遍使用的多路镇痛的方式为将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以及区域阻滞的药物联合应用,该方法能够减少神经系统对于疼痛信号的接受,并且能够抑制疼痛信号的产生,目前对于这种镇痛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也是未来术后镇痛方法的发展趋势。其优势体现在一下两点:(1):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能够较好的促进患者的恢复。(2)患者术后痛感较轻,患者可以在早期进行适当的功能恢复训练,这样可以防止患者术后出现黏连的情况。

2 多路镇痛的应用效果

多路镇痛是当前骨科门诊当中常用的有效镇痛方法,比如对患者采用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以及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联合的方法,采用关节内阻滞的方法进行镇痛,也可采用浸润的方式。对其进行联合应用的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不仅能够起到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且所使用的药剂量也会明显减少,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少。

最為常见的骨折为四肢骨折,骨折部位往往会被固定,不能进行运动,手术之后疼痛会限制患者的深呼吸以及排痰运动。患者结合氧的能力会降低,疼痛介质与炎性介质会大量释放,患者的伤口缺血缺氧情况加重,水肿更加明显,也会导致患者体内酶与各种激素的分泌紊乱,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但是消耗量过大,对于伤口愈合有着不利影响。

对术后患者进行多路镇痛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可以在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这样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减轻患者肢体肿胀的情况,并且能够预防术后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早期锻炼对受损伤的关节面有着造模的作用,能够加快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与其滑液的分泌运送,关节软骨的恢复速度加快,预防关节周围组织出现纤维化或者痉挛的情况。另外早期适当的活动还能锻炼周围肌肉,加快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的修复,还能有效减少瘢痕的产生。通过加快血流速度能够预防血栓形成,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活动可以增加关节部位的压力,加强软骨的营养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与减少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镇痛的主要目的为抑制疼痛信号进入患者的神经中枢,通过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减少了药量的使用,不仅更好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能减少对于感受器的损伤,更好的保留其预警作用。防止中枢与外周神经出现灵敏度升高的情况,起到更为完善的止痛镇痛效果。

多路镇痛是对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和区域阻滞药进行联合使用,在抑制中枢神经接受疼痛信号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外周神经产生疼痛信号。

在一些较大的手术之中多路镇痛的方法效果更为明显,通过联合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镇痛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单种药物的使用量,减少一种药物使用过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在患者的住院期间采用多路镇痛的方式其效果明显强于单一药物治疗的方法,除此之外多路镇痛的方法还能减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概率,比如减少患者缺血时间、减少其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虽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会出现肾功能抑制、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炎等不良症状,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之中采用多路镇痛的方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与未使用该类药物的患者相差不大,但是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在一些大型的外科手术之中采用全身性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在大型外科手术之中应用硬膜外或脊髓局麻药和(或)吗啡联合阿片类药也能对患者起到更好的镇痛作用。

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对于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取多路镇痛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情况,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这样能够促进患者在术后主动进行早期功能恢复训练,预防血栓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休息质量,提高患者身体的提抗力,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对患者进行镇痛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应用以免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主要是术后患者出现锐利疼痛时,对于静息痛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是对于运动痛的效果较差,并且不规范的使用会导致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情况,对手术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不同的药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使用,比如:口服、肌肉注射、硬膜外途径以及关节局部浸润等等,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也要注意。

有些镇痛药可以通过控制患者酶等成分的合成作用达到镇痛的目的,但是传统的药物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并发症的产生。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镇痛同时进行抗炎症与退热,适合在临床之中进行应用。

3 口服镇痛药物

口服药物也是镇痛的方法之一,具有无创方便的特点,这种给药方式适合意识清醒的患者,对于疼痛程度较低或者疼痛症状减轻的患者可以进行口服镇痛药物以延长镇痛效果。但是不同患者对于药物吸收程度不同并且会对患者的肠胃造成一定的损害,要有选择的使用。

多路镇痛的方式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可否认的是多路镇痛的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镇痛效果,是骨科术后患者的福音。

猜你喜欢

镇痛药阿片类抗炎
服镇痛药六误区
老年人吃镇痛药更易伤肾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警惕阿片类药品不良反应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家兔血常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白藜芦醇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与帕金森病治疗的探讨
“抗炎”是防治重大疾病的关键
阿片类镇痛药物
胃痛,不能乱用镇痛药
保肺定喘汤镇咳、祛痰、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