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临床策略

2020-10-12杨华陈卓昌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癌

杨华 陈卓昌

【摘 要】自2019年12月末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肺癌患者由于肺部癌性病变和抗癌治疗所引起的全身免疫抑制,在疫情期间更易感染,合并感染后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结合当前疫情和肺癌诊疗指南,全文就肺癌患者在疫情期间的应急防护管理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癌;临床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058-01

自2019年12月末開始,中国以武汉市为中心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经历这种病毒的侵略。肺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男性恶性肿瘤中的最常见类型,2017年2月,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了全国347家恶性肿瘤登记点的最新记录数据,结果表明肺癌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1]。本文针对肺癌患者在疫情期间的艰难处境,总结并提出相关的防护管理措施,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科学战疫。

1 肺癌合并COVID-19的易感性及流行学特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肺癌患者比普通人群罹患COVID-19的风险更高,且预后更差。肺癌患者是易感人群,且预后不良,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大部分肺癌患者年龄较大,全身基础病及肺部病变并发症多,体能状态及肺功能差[2];肺癌患者经过内科治疗或者外科治疗后,免疫功能下降,抵抗能力差,自身疾病和疫情病毒是对肺癌患者的双重考验[3];最重要一点,大部分肺癌患者是大龄群体,对于互联网信息及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没有年轻人迅速,在疫情期间不能做到规范的自我防护,有些患者可能要反复门诊复诊,甚至住院治疗,这些都增加了暴露风险。钟南山、何健行等专家收集我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75家医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1590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详细信息,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占总患者数的1.1%,其中肺癌患者5例,占恶性肿瘤患者总数的28%,近期进行了放、化疗或者手术的肿瘤患者占多数,癌症患者较非癌症患者更可能发生严重事件的风险高,肿瘤相关合并症多的患者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预后更差[4]。因此,在疫情期间有必要对肺癌患者进行精细的个体化管理,有效保护肺癌患者,防范疫情。

2 肺癌患者是否合并感染COVID-19的临床鉴别

早期鉴别肺癌患者是否合并感染COVID-19对其临床诊疗和防护至关重要。COVID-19的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大多数COVID-19感染患者在过去14天内有接触传播源的经历,临床表现大多以发热、咳嗽、胸闷为主,目前还确诊了数千名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无典型临床表现,这些是特别需要谨慎对待的感染患者[5]。肺癌患者因肺部恶性病变引起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肺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也比较常见,如化疗后部分患者会纳差、恶心、呕吐等,靶向药物治疗出现间质性肺炎。因此,肺癌患者在抗癌治疗中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或者消化道症状,需按照COVID-19诊疗指南进行鉴别,针对任何可疑患者可取得痰、支气管或者肺泡灌洗液、鼻咽拭子、粪便、血液等标本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来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序列,也被认为是“金标准”,检测结果呈阳性则提示感染COVID-19。另外需要联合影像学辅助检查,比如进行胸部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ic, CT)检查疑似感染COVID-19的肺癌患者,大部分患者的肺部影像学早期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或者间质性改变,后发展为多发磨玻璃影,甚至出现肺实变[6]。胸部CT检查在COVID-19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无论核酸检测为阳性或阴性,胸部CT都能检测出COVID-19感染患者的肺部异常,本次疫情工作中,对于疑似肺癌合并COVID-19感染的患者,胸部CT检查与PCR核酸序列检测结果应相互验证,才能准确诊断[7]。也有研究显示,与正常人比较,COVID-19感染患者入院时淋巴细胞减少,C反应蛋白增加[8]。总之,对于可疑合并COVID-19的肺癌患者要根据PCR核酸序列检测、影像学等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 疫情期间肺癌患者的感染防护管理

肺癌治疗具有复杂性、周期性等特征。疫情期间,初治未确诊患者,如发现肺磨玻璃密度影(GGO),根据GGO的实性成分,大小及危险性科学制定诊疗计划。对于直径小于5 mm的,1年后复诊;直径在6 ? 19 mm之间的,可6个月后复诊;直径大于20 mm的,至少3个月复查胸部CT。对于已经确诊的早期肺癌(Ⅰ~Ⅱ期)患者,结合疫情发展情况做好隔离防护,1月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和准备完成手术治疗。ⅢA期和部分ⅢB期的肺癌患者,推荐患者先行新辅助治疗,获得更有利的手术条件[9]。病理诊断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可院外服用依托泊苷软胶囊治疗,规律用药,定期复查相关指标;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建议行基因检测,以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如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者化疗治疗等,治疗期间增强防护、保护患者免疫力,避免COVID-19感染。对于经治肺癌患者,做好院外随访,与患者保持联系,告知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建议就近就医,定期复查相关指标,疫情期间减少室外暴露,注意环境消毒、个人防护、调理饮食。

新型冠状病毒如一场突然到来的超强飓风,国际疫情拐点尚未到来,针对身处这次疫情考验中的肺癌患者,科学规范的临床诊疗和防护管理至关重要,临床工作者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和当地疫情流行状况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精细、个体化治疗方案,我们坚信一定可以取得这场疫情阻击战和攻坚战的完全胜利。

参考文献

[1] ZHOU P, YANG XL, WANG XG, et al.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J]. Nature, 2020, 579(7798): 270-273.

[2] HENLEY S J, WARD E M, SCOTT S, et al. Annual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status of cancer, part I: National cancer statistics[J]. Cancer, 2020. DOI: 10.1002/cncr.32802 [Epub ahead of print].

[3] STINCHCOMBE TE, FAN W, SCHILD SE, et al. A pool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IPD)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S-SCLC) in elderly compared to younger patients (pts) who participated in U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operative group studies[J]. Ann Oncol. 2018, 29 Suppl 8: viii597-viii598.

[4] LIANG W, GUAN W, CHEN R, et al. Cancer patients in SARS-CoV-2 infection: a nationwide analysis in China[J].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 21(3): 335-337.

[5] ROTHE C, SCHUNK M, SOTHMANN P, et al.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infection from an asymptomatic contact in germany[J]. N Engl J Med. 2020, 382(10): 970-971.

[6] KANNE, JP. Chest CT findings in 2019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infections from Wuhan, China: Key points for the radiologist[J]. Radiology. 2020, 295(1): 16-17.

[7] GAO J, LIU JQ, WEN HJ, et al. The unsynchronized changes of CT image an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in COVID-19: reports the two cases from Gansu, China[J]. Respir Res. 2020, 21(1): 96.

[8] DING Q, LU P, FAN Y, et al.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neumonia patients co-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and influenza virus in Wuhan, China[J]. J Med Virol. 2020. DOI: 10.1002/jmv.25781 [Epub ahead of print].

[9] HAMMER M M, PALAZZO L L, KONG C Y, et al. Cancer risk in subsolid nodules in the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J]. Radiology, 2019, 293(2): 441-448.

作者簡介:

杨华(1992-),女,河南信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肺癌、支气管哮喘。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危机之下更显生物安全建设之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普外科限期手术患者处理方式的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
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影像特点
曲靖地区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初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道的特点分析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