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和对策分析

2020-10-12罗小玲何怡君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对策

罗小玲 何怡君

【摘 要】目的:探究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和对策。方法:入选200例胃肠病理组化分析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后质控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病理检查,比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制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用质量控制管理,能将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制片的效果,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020-0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pathology.Methods:200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pathological histochemical analysis were selected,100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after immunohistochemical pathological technology,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mmunohistochemical pathology technology,so 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ec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quality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为病理检测方式,能显著提高病理诊断效果,但是该项方式对操作和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若在诊断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控情况,均容易对制片效果造成影响,对临床诊疗效果造成影响[1]。因此,本次研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胃肠病理组化分析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患者和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且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2)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认可。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精神异常者;(2)排除依从性较低,且中途退出研究者。

观察组年龄21岁-70岁之间,年龄平均值(45.21±1.27)岁,其中男80例、女20例。对照组年龄22岁-70岁之间,年龄平均值(46.17±1.21)岁,其中男79例、女21例。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病理检查。

将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切除后送往病理科进行检查。

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后质控管理。

将200份待检样本实施常规处理,例如包埋、透明、脱水等,然后实施切片,对照组实施常规病理切片、而观察组在进行管理后采用病理切片,组织石蜡标本均进行连续切片,切片厚为4um左右,对最后的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从而确保病变存在,其余切片均行免疫组化P16染色,切片采用APES溶液制作而成的胶片进行捞片,采用二甲苯脱蜡,将切片置于预热为98摄氏度的抗原修复液中,采用微波炉实施抗原修复,修复时间为15分钟,待冷却后,采用PBS液进行冲洗,每次冲洗时间为5分钟,然后将第二抗体加入,在室温内35分钟后,采用PBS液进行冲洗,最后使用DAB显色苏木素再次复染数秒钟,然后采用流水进行冲洗,最后梯度酒精脱水后进行封片。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制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均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指标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制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 讨论

临床一般均实施免疫组化病理技术,但是在质量控制中具有较多问题,一般集中在检验试剂盒染色、切片、选材等方面,上述任何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均容易对检验过程造成影响[2]。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质量控制管理,能将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制片的效果,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董志广.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4):41.

[2] 茅育蕾,陈柏庆.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技术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8): 163-165,178.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