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油画创作教学中主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0-10-12唐亮

艺术评鉴 2020年17期
关键词:油画创作高校教学

唐亮

摘要:油画创作课程是高校油画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引导学生在油画创作中赋予作品一定的主题思想与情感态度、文化气息与时代价值。主题思想的赋予依赖于画者强烈的主题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知,因而在油画创作教学中探索主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增强素材挖掘与绘画语言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探寻艺术创作的方向,促进其艺术风格与特色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油画创作   主题意识   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7-0135-03

一、油画创作教学中主题意识培养的作用与意义

油画创作课程是高校油画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建立在一定的油画学习基础之上,是对油画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法学习的延伸,也是学生由专业基础学习转向艺术创作的重要过程。油画创作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油画基本理论和技巧,敏锐捕捉生活中的形式规律,并合理运用视觉元素组织画面,表达一定的情感内涵和创作意图,以培养学生形成艺术创作的思维和初步的艺术创作能力。油画创作课程的教学包括素材收集和画面组织、创作实践与油画表现等环节和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将油画习作转化为创作,根据画面的物象编排和组织构成,思考作品的情感内涵,并赋予作品一定的主题思想、文化气息和时代价值,是油画创作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然而在学生进行油画创作过程中不难发现,作品所存在的构思立意不清晰、表达意图不明确、主题内涵不鲜明的情况并不鲜见,究其原因多是由于油画创作的主题意识薄弱,对于创作主题的挖掘与思考欠缺方法。

事实上,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主题思想是其灵魂,传达着画者对于人生的解读、生活的感悟和具体事件的态度。脱离了一定的主题思想,艺术作品的价值将无从实现。而油画作品的主题思想是画者基于社会实践,对个人情感态度与观点感悟的提炼,其伴随油画创作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从作品的起心动念,到素材的收集重组,再到创作的实践表现,都渗透着画者对主题内涵的深刻思考,这种严谨有效的思考依赖于画者强烈的主题意识。因此,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题意识,对于油画创作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在油画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能够引导学生以主题思想为导向思考素材资源的挖掘和绘画语言的表达,并帮助其将对于生活环境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分析,从而能以更为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生活,并思考如何以油画的笔墨技巧更为准确地描绘平凡生活,阐述社会现象,表达个人态度,进而使得学生在追求油画创作的艺术品质的同时,也能够注重凸显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

二、油画创作主题意识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生活实践,感知主题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再现。著名画家靳尚谊曾说过,艺术创作只有走进生活,关注社会问题,与社会生活产生关系,才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对于油画创作教学而言,通过教学使学生的作品能够以独特的绘画语言记录并反映社会现象,实现其社会价值,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而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应鼓励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和捕捉创作主题。社会生活的范畴是广阔的,对生活的敏锐感知依赖于学生个体的深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感知创作主題。例如,在引导学生基于当下的学习生活方面,我们以青春记忆或时间流逝为题,联系生活经验,对青春与希望、时间与奋斗进行深入感知,并思考如何以具体的视觉形象阐述深刻感受;在启发学生以家庭生活为线索方面,回顾成长历程和与亲人之间的相处,感受亲情的真挚、家庭的温暖,思考如何通过场景、物象的选用及安排表现对亲情的特殊情感;还可以鼓励学生深入所生活的城市感知生活情境,如驻足城市街角深巷,了解民众生活,听街坊邻里的闲聊,看孩童的嬉戏打闹,在鲜活的情境中丰富情感体验,生发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同时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家乡,运用对比的方式观察建筑、气候、饮食等特点,感知民众生活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的差异,并以此为切入点启发创作的灵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当下的时事与民生,捕捉热点问题的社会价值,思考如何通过独特的视角,运用油画语言表达个人情感。基于生活实践,感知创作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将自身放置于社会生活的环境之中,以艺术创作为导向,紧密联系生活经验,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将个人意识与生活现实进行结合,以油画的形式和语言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态度。

(二)挖掘素材资源,探索主题

挖掘素材资源,探索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入感知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基于事件或现象的兴趣,挖掘易于表达个人情感与态度的相关素材资源,探索创作主题。引导学生挖掘素材资源,首先应强调学生的兴趣。这是因为兴趣是进行艺术活动的内驱动力,在兴趣之下,隐含的是对某一事件的密切关注和持续热情,而这将有助于隐形素材资源的挖掘;同时,因为对某一事件或现象有了兴趣并产生了感受,才能够形成感情,也才能够真诚地进行表达。其次,挖掘素材资源应注重观察视角。艺术创作强调画者从与之联系密切的生活中收集素材,而熟悉的生活环境则要求画者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善用独特地视角去发现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美。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油画创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挖掘素材时变换观察视角,探寻平凡事件的特殊意义,或尝试从普遍现象中抽离出来,探寻具有隐喻作用的物象或资源,并以此为切入点挖掘创作素材,避免由于对生活环境过于熟悉而产生思维和视觉惯性,从而忽略生活情景的创作价值。最后,挖掘素材资源应注重记录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今获取图像的手段愈加多样。摄影设备的即时性、便捷性成为图像收集的常用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提醒学生不仅要运用摄影器材的照片、影像功能收集创作素材,也要善于运用器材的广角、对焦等工具追求素材的丰富性。尽管电子设备使得图像获取非常便捷,但于美术创作而言,依然要注重以绘画手段进行素材收集。在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以速写、对景写生的方式收集素材,以实时写生的方式记录当下鲜活的情感体验与真情实感,在天然纯朴的记录中捕捉偶然的灵感迸发,以更为有效地探索创作主题。

(三)素材解构重组,引申主题

艺术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艺术创作并不是对客观元素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对元素的创造性再现,使其成为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和创造性的形象,并传达不同的情感与内涵。对于油画创作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素材处理与整合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素材的解构重组来引申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拆分、解构、拼合、重组等方式对素材进行有意处理,使其以特殊的视觉形象与构成形式为探寻主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激活创作灵感,引申创作主题。教师在油画创作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对素材资源进行创造性处理。例如,教师可以从素材内容入手,截取图像素材中的某一关键部分,通过放大细节、旋转变换的等方式改变造型及构成,增强其对于创作主题的表现力;还可以从画面物象的处理上入手,如可以在写生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形态的线条进行编排组合,有意突出某一物象的独特之处;也可以运用透视的原理和方法,对画面物象进行挤压、变形等处理,创造或独特、或荒诞的特殊空间;还可以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将物象的显著特征进行夸张,如加强弯曲的弧度,增强疏密的对比度等,凸显物象的显著特征,从而引申创作主题;不仅如此,也可以从色彩角度处理素材,如提高或降低物象色彩的纯度、明度或改变色相,创造独特的色彩构成,营造特殊的色彩氛围;甚至可以将彩色图像处理为简练的黑白灰构成,并在极简的构成之上,进行有意添画;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同一张图像素材的不同部分进行拼合重组,将不同素材的关键部分进行嫁接组合,使其产生冲突与碰撞感,为升华创作主题提供可能。素材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在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立足于个人的兴趣与感受,主动尝试并探寻多样的素材处理方式,并以创造性思维不断创设新的启示,引申创作主题,为后续的油画创作提供素材支持。

(四)提炼思想内涵,突出主题

在艺术创作中,素材资源的挖掘是艺术家从自己的实践活动和周围环境中汲取的感性材料,而提炼思想内涵则是艺术家基于素材探寻创作主题的理性思考。在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特定的素材资源融合记忆与想象,结合个人意识与生活情境,在静态的素材图像中提炼鲜活的情感内涵,在引申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主题,如将个人生活经验与素材图像中的某个人物动作、瞬间场景相联系,思考自己在与亲人、朋友的相处中是否有过类似的情景,而这种情景又是否触动了对于亲情的思考和友情的怀念,以情感上的共鸣发掘静态图像深层的情感诉求。同时,艺术创作注重个人经验的发挥与个性化感受的表达,因此善于将个人置于现实环境中进行反思对于探寻创作主题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在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自身置于创作主题中,思考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处境、个人所能做的贡献以及可能带来的改变,以此获得与创作内涵的共情,促进创作主题的提炼。不仅如此,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要求创作应关注时代生活,阐释社会现象,反映现实问题。因此在对素材资源进行分析时,教师应注重结合社会发展、民众生活、当下时事,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剖析显性现象之下的隐性问题,进而思考创作主题的深刻内涵,实现油画创作或讴歌时代、赞美精神,或讽刺现象、引发反省的价值意义。提炼思想内涵,是将素材资源中笼统、模糊的图像表征提炼为清晰、细腻的思想内涵,这对于探寻油画创作的社会价值,促进学生创作主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编排形式语言,表现主题

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说过,脱离了具体画面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也就是说,笔墨技巧和构成元素都应服务于创作主题的表达。因此在油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以创作主题为导向,思考画面元素的构成和形式语言的编排。例如,在画面的构图中,教师可以根据画面或安静平和,或热闹嘈杂的氛围,思考构图的式样,力求通过精巧的构图安排反映并强调主题内涵;又如,在画面色彩的把控上,可以通过调控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表现静谧祥和、苍凉厚重、恢弘壮阔之感,使创作主题通过色彩的视觉感与观者的内心情感建立联系;不仅如此,通过画者的主观处理,凸显画面物象的特征是表现主题的有效方式。在油画创作中,可以引导学生基于创作的主题,提炼画面中典型物象的特征,并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强化特征以表现主题。例如,教师在以表现城中村居民生活为主题的创作中,可以将电线处理得更为复杂,将街道有意的缩窄,以凸显民众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另外,画面道具的选用与安排对于表现主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创作主题精心布置场景,有意搭配服饰,巧用生活中常见的平凡物象,隐喻地表达主题内涵。除此之外,教师在创作中应善于运用油画的独特表现力来强化主题,如利用油画颜料的特性,通过把握颜料的厚、薄表现画面层次感,又如将油画颜料与多种材料结合制作特殊的肌理来表现物象的特征。

在油画创作教学中不仅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在尊重学生个性与情感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探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模糊的主题线索进行提炼和完善,建构清晰的主题思路,使学生认识并熟悉创作主题的探索路径,增强主题意识,培养艺术创作能力。

三、结语

任何形式的绘画语言都必然反映创作主题的内容和意味,而创作主题所展现的对社会生活的深层思考与个性态度又体现着绘画创作的社会价值。于画者而言,主题内涵是绘画创作的灵魂与核心,而赋予绘画作品独特的主题思想依赖于画者强烈的主题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知。在高校油画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能够促使学生以更为独特的视角关注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在以创作主题为导向的素材挖掘与艺术实践中,熟悉艺术创作的路径,探寻艺术创作的方向,增强艺术创作的能力。本文基于主题意识对油画创作的重要性所提出的培养策略,是笔者在实践中所做的初步探索与研究,而以社会生活为主题探索的源泉。在油画创作教学中探寻更为多样有效的主题意识培养策略,仍是笔者日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罗世平,魏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吴冠中.笔墨等于零[J].美术,2010,(09).

[3]李东风.当代艺术[M].乌鲁木齐:西北美術出版社,2005.

[4]史风华.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冬峰.冬峰油画[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6]尚扬.吴门楚语[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3.

[7]曹意强.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猜你喜欢

油画创作高校教学
从当下油画市场视角浅析油画创作
中俄冰雪题材油画创作中技法的分析
油画创作中的体验与反思
浅析油画写生与创作教学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论油画创作中潜意识作用及运用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