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新思考

2020-10-09王秋丽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思考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王秋丽

摘 要:2017版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各类美术教学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照,特别是此次提出的核心素养,更应该成为美术教学的新目标。对此需要美术教师结合新的目标要求,对教学进行审视和思考,并主动进行变革与完善,使教学质量得到本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核心素养;新思考

一、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7版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含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对其进行一一解读。图像识读是指在面对一幅美术作品时,可以从美术鉴赏的角度对作品进行理解和体验,包含色彩、造型、构图等多个方面,即“内行看门道”;美术表现是指能够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主体情感的,并学会在个人创作中融入主体意识,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表达;审美判断是指基于自己的审美文化观和价值观,对美术作品进行真善美、假丑恶的判断;创意实践是指凭借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开展美术鉴赏、创作等活动;文化理解是指在肯定自身文化的同时,认识到其他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主动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语境中,更要树立起平等、尊重、融合的理念,这样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可见,核心素养的提出,从过程和目标两个方面对新时期的美术教学进行了明确,其本身是十分丰富的,包含美术欣赏、创作、教学等多个方面。另外,五种核心素养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提倡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这既符合美术基本艺术规律,也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潮流,所以其是当下美术教学的风向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新思考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核心素养的提出,最重大的意义莫过于教学目标的明确和丰富,为怎样做指明了方向。受到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美术教学都以“双基”为培养目标,即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对比核心素养来看,这个目标显然是狭隘的。因此,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明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首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核心素养中包含的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对于美术来说,情感是其基本属性,之所以学习美术,就是为了使个人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并善于通过美术表达自身的情感。传统教学中,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和技能,美术的情感特征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从而使其感到美术课是枯燥和乏味的。所以要适当降低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更多目光投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真善美,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是过程和方法。核心素养提出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等,既是教学目标,也是具体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先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然后分析创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和情感的,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和创新。最后是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知识和技能,并不意味著其不重要,而是对过分强调的纠正,并且要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将其与情感、兴趣、态度等因素有机融合,通过合作、探究等形式来完成,既达到了目标,也拉近了学生和美术课的距离。

第二,提升审美素质。通过对核心素养从单项到整体的解读可以看出,其中有一条主线将多项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新的整体。这条线索就是审美。所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应有之义与核心要义。具体来说,首先是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是以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前提的,需要教师通过合理有效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并利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审美体验和判断,形成自身的审美标准和依据。其次是审美体验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从技术角度对作品进行讲解,忽略了对学生审美体验的引导。所以要将美术作品进行还原,从时代背景切入,详细讲解作品的主旨与内涵,让学生获得对作品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经过长期而系统的培养,学生就会掌握了解和体验作品的方法,为个性化的审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是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之所以进行美术学习,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美术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审美创造。艺术创造活动是没有是非对错之分的,只要学生倾注了真情实感,并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大胆表现,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鼓励。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并予以及时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敢于、乐于和善于创造,获得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三,革新教学模式。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新目标,而参照目标审视教学则会发现,当下的美术教学模式是较为单一的。作为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建立的活动架构和程序,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影响。美术教学兼具创造性和实践性,却一直延续着“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这显然是难以适应实际需要的。对此必须将新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如分组教学模式。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所以不能全部按照一个模式培养,否则很容易造成“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状况。反之,如果将学生按照水平、性格、兴趣等进行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则可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方面,教师可以集中解决一些共性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目标。又如任务驱动模式。传统教学的“你讲我听”模式,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都是“要我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而任务驱动模式则主张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个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自或者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仅在最必要的时候提供及时帮助,而对于最后的结果,也应该以鼓励和肯定为主。通过该模式的运用,真正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工作室教学模式、职场教学模式等,都是适用于美术教学的,这些模式可以使传统教学中的多项不足得到针对性的完善,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第四,提升教师素质。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要求是既明确又丰富的,堪称一个美术文化系统,这对于美术活动的引领者——教师来说,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只有教师有着丰厚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才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当下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对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较为扎实和娴熟,但是综合素质和能力还十分欠缺。如美术表现,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绘画表现主体意识和情感,但是多数教师都缺少丰富的实践经历,教学中“纸上谈兵”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对于教师素质是有着全面要求的,需要教师从几个方面予以切实加强和完善。

首先是提升文化修养。核心素养中文化理解要求的提出充分表明,古今中外,美术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历史、民俗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就难以从广博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读。特别是当下的多数教师都是科班出身,因求学期間要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美术专业学习,所以文化知识底子本身就较为薄弱,对此需要认识到其中的必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补足与完善。其次是丰富实践经历。实践性是美术的基本属性,独立创作出内容和形式完整的美术作品,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从当下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教师要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因此在不自觉中忽略了创作实践,这对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应重新投身于创作,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重在参与,并在学生面前起到榜样和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将美术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美术之间的距离。只有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事业整体的大发展,无论是学校美术教育还是社会美术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美术核心素养是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目标,该目标的树立,不仅可以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应该成为教学的金标准。这一目标的提出,也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展知识视野,丰富实践经历,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与学生一道,推动美术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家瑞.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的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87.

[2]邹银萍.浅析如何优化转变美术教学方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7(2):68-69.

[3]雷鸿.如何让美术课变得更精彩[J].中国民族教育,2008(12):16.

[4]刘乃宝.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2009(7):63.

作者单位:

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

猜你喜欢

新思考美术教学核心素养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