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研究

2020-10-09刘丹丹

艺术大观 2020年8期
关键词:吕剧教学设计

刘丹丹

摘 要: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各界纷纷探讨的大课题,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传承吕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在新伦敦小组提出的“多元识读能力”的指导下,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于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吕剧教学设计。

关键词:多元识读;吕剧;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8-00-02

吕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教学在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吕剧教学的相关研究应该引起重视。“多元识读能力”是学习者基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语言、视觉、听觉等多模态形式批判性地识读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本文创造性地将多元识读能力引入吕剧教学,目的是希望兼顾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为吕剧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多元识读与吕剧教学设计

本文将从多元识读和吕剧教学设计两方面探讨吕剧教学。

(一)多元识读

1996年新伦敦小组在《哈佛教育评论》上的《多元识读教学法:设计社会未来》一文的发表将识读能力研究带入全新的领域。Kress(2000)认为一场革命已经在交际与传播领域悄然发生,一种全新的多模态表达形式,如视觉符号以及被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音乐、颜色等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它们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形式,而是与文字符号一起形成一种更为广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意义的构建。

(二)吕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从最初狭隘地对程序化教学的重视,发展到一个整合了心理技术、评价测量和管理的多维度研究领域。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上与吕剧相关的文献多是基于吕剧艺术形态层面的研究,其研究大体分为五类,一探讨吕剧的唱腔,如李晶(2018)对吕剧中的四平腔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二研究吕剧的乐器,薛成英(2019)探析了吕剧中二胡伴奏的特点及运用。三分析吕剧的剧本素材和创作特点,如郝英英(2013)对《姊妹易嫁》故事的发展流变进行了剖析。四调查吕剧团的发展现状及其优化路径,如朱大伟(2018)对江苏省东海县吕剧团做了深入调查。五研究吕剧的舞台效果,秦煜明(2018)以《板桥县令》为例探究灯光设计在吕剧中的作用。只有少数学者就吕剧传承层面进行研究,可见吕剧教学研究仍是值得探索的课题。而且,多数吕剧教学研究是基于吕剧艺术形态上的唱法、舞台效果、剧本等方面的教学指导,而对于吕剧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较少。[1]

二、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现状

为全面地了解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作者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取调查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的方式对专业吕剧表演者、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下为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专业吕剧表演者调查问卷结果

专业吕剧表演者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其理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当前吕剧教学设计的基本情况。笔者对山东省三个城市的50名专业吕剧表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专业吕剧表演者有25位参加工作3年以内的年轻专业吕剧表演者和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有经验的专业吕剧表演者。本次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调查,收回49份,1份信息不全,共计48份有效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专业吕剧表演者未接触过多元识读,导致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研究和利用。另外,在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过程中,专业吕剧表演者选择使用四种及以上模态的仅占一半左右。由此可见,加大专业吕剧表演者对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价值和模态选择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2]

(二)家长调查问卷结果

家庭是学生培养的第二课堂,家长的理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反映家长对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价值的观点。笔者对60位吕剧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参与调查的家长均为高中以上学历,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本次调查共发放60份问卷调查,收回59份,2份信息不全,共计57份有效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少数家长了解多元识读,但大部分家长了解之后,都对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价值表示了极大的肯定。他们一致认为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吕剧,还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学生访谈结果

本访谈的目的是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的认识。访谈对象为五所吕剧培训学校的学生,每所学校随机抽取8名学生,4名男生4名女生,共计40名学生。访谈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多元识读,不清楚多模态对他们的能力培养产生的重要价值。但是对学生解释多元识读之后,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非常希望在多模态课堂中学习吕剧,希望能有机会接受专业吕剧表演者的指导,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3]

(四)课堂观察结果

为了调查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在吕剧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笔者随机抽取10节课,以下为课堂基本情况。首先,大部分专业吕剧表演者重点关注声音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很少涉及技术层面的指导。其次,大部分专业吕剧表演者在授课时会利用四种及以上的模态,但是学生在表达时基本不超过三种模态。再次,大部分专业吕剧表演者对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率不高,学生课前搜索相关背景资料的机会不多,自学能力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最后,学生评价基本以文字、声音和身体语言为主,评价方式不够多元化。[4]

(五)多元识读视角下吕剧教学设计的问题

研究调查显示,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专业吕剧表演者对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价值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模态需要有所调整。其次,家长对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价值的认识和了解也需进一步提升。再次,学生对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吕剧的兴趣点需要触发。学生接触多模态机会较少,自发感知其中的模态比较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最后,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困难重重,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帮助,长期培养。[5]

三、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建议

(一)专业吕剧表演者选择适合学生的吕剧剧目,让学生体验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魅力,帶动学生学习吕剧的兴趣。深入研究多元识读和模态选择,引入多元识读能力培养元素。

(二)专业吕剧表演者提供给家长更多的关于多元识读和吕剧的相关信息,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增加接触吕剧的机会,鼓励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专业吕剧表演者适当调整自己的角色,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需要的信息,多模态表达。

(四)专业吕剧表演者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结束语

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更是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因此,笔者衷心希望多元识读视角下的吕剧教学设计能够在吕剧教学中得以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晶.从吕剧四平腔看传统音乐的一曲多变[D].河南大学,2018.

[2]薛成英.山东吕剧中二胡伴奏特点及运用探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9.

[3]郝英英.试论姊妹易嫁型故事的发展流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3.

[4]朱大伟.江苏省东海县吕剧团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5]秦煜明.浅谈戏曲灯光设计的作用--从我的艺术实践吕剧《板桥县令》谈起[D].北京舞蹈学院,2018.

猜你喜欢

吕剧教学设计
瓜田篱下系列二十七——家乡的吕剧
吕剧进乡村
浅析吕剧进课堂
基层文化建设中吕剧传承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吕剧进校园 唱响家乡戏
我爱吕剧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