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塑00后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个着力点

2020-10-09解征凡

时代人物 2020年16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00后青年大学生;着力点

作者简介:解征凡(1992-)男,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海军士官学校基础部政治理论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00后青年大学生生活成长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多元的政治、经济、文化席卷着各种价值体系不断涌入,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导致他们的信仰状况经受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因此,重视00后青年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塑工作,既是坚定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培塑00后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个着力点

马克思主义信仰,通俗来讲,也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的相信与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并非自然而然、轻而易举形成的,它需要基于高度的理性认知,借助真挚的情感共鸣,依托强烈的政治认同,从而最终培塑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理论认知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

理论认知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00后青年大学生只有在理论上把马克思主义搞清楚、弄明白,深入内心,才能真正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强大的理论说服力和理想吸引力在于对全人类的关切、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努力。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逻辑起点,00后青年大学生只有通过深入的学习,才能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格局和视野,看到其流传百年经久不衰的理论魅力,看到其解决现实问题的时代意义,才能将理论认知进一步转化为心中坚定的信仰和积极的实践。

情感共鸣是构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纽带

情感共鸣是在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由理论认知转化为积极情感,并由积极情感迸发出信仰的过程。相较于理论认知,情感上的共鸣更为主观,与00后青年大学生的个人意志、感受、情绪紧密相关。一定意义上讲,情感上的共鸣越强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越牢固,当遇到其他价值观念的影响时,信仰者会更加忠贞和坚守。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它在中国的生动实践必然能引起00后青年大学生的情感共鸣。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命运的历史轨迹,它推动了中国的浴火重生,也指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在中国,从未有哪一种“主义”,像马克思主义一样,同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主义”应该被铭记,被认同,被信仰。只有自发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非凡意义,才能从内心肯定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在情感上自觉地向马克思主义靠拢,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政治认同是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底色

政治认同是人民对于国家政治制度以及政治领导的赞同、肯定和支持,及由此产生的对国家的心理归属感。在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0后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培塑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底色和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鲜明的指导地位,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政治属性,同时也表明,基于政治认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当今,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的双重叠加期,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非一片坦途。不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整体向着更好更快发展目标前进,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有很多社会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影响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一些西方思潮罔顾我国的基本国情,抓住我国现存社会问题抨击、打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恶劣影响。这些都动摇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影响着00后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认同。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信仰底色。

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00后青年大學生实现个人和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向发展,同时也是连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其生命个体自我价值的关键纽带。只有全面把握00后青年大学生培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三个着力点,进一步促进00后青年大学生的理论认知、情感共鸣、政治认同的提升,从而助力培塑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加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梁秀秀.网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影响与对策[J].思想政治研究,2020(4).

[5]张夏蕊.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论析[J].观察思考,2020(5).

[6]刘光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教育路径构建[J].科教导刊,2020(13).

[7]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J].求索,2020(4).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信仰
漫画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盛满理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