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舞蹈:当我从你面前走过

2020-10-09沈优优

艺术评鉴 2020年16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阿卡歌舞

沈优优

摘要:“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所呈现的成果是令人欣喜的。通过“巡礼”展演的舞蹈部分,可以窥见云南少数民族浓烈生命情调于艺术中的种种体现。在展演宏观背景下对若干个例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感悟是:传统与创新的交相辉映、民族根脉的坚守延续、地域文化的深厚把握、源头活水的蝶变新生等是展演能取得成功及其它类似赛事可以借鉴的核心缘由。

关键词: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   传统舞蹈和创新   概念与分类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6-0162-04

云南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大理州,是云南历史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乙亥深秋,在苍山洱海畔举办了“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以下简称“展演”)。此次展演共有16个州市的代表队、演职人员1000余名、18个民族69个节目、37个传统类节目和32个创新类节目。经过3天的角逐、评选出了金、银、铜等奖项。展演紧扣“立足传统,鼓励创新”的理念,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艺术创作的成果进行了又一次检阅。展演延续了第十届以来设置的“传统类”和“创新类”奖项,观者既能看到原生形态的《巍山打歌》《跳笙》《阿卡巴拉》等传统舞蹈类节目,也能欣赏到经过艺术提炼加工后的《涞阶恩赛.女创拳》《伞下卜少》《背》等创新类节目。这种“传统”与“创新”的同纬度对话,让人们看到了舞蹈的不同立面,同时也拓宽了舞蹈的多元文化空间。由此,当笔者从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面前走过,欣喜兴奋之余,也引发了安静思考与几许推究。

一、传统与创新的交相辉映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26个民族中有25个民族是世居少数民族,其中15个是独有民族。云南地处高原,山地面积占据大部分,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生态居住区,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这种特定地理的背景下,云南舞蹈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圈。

展演中大理、楚雄、丽江、怒江和迪庆等地选送的项目带有坚毅的气质,传统类舞蹈《阿卡巴拉》中纳西族原住民踩着古老厚实的步伐从大山深处向我们款款舞来;德宏、保山、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则展现了柔美多情的神韵,传统舞蹈类《光帮》傣族男子们在葫芦丝、象脚鼓的伴奏下欢快起舞;昆明、曲靖、昭通等地表现出艺术融合的姿态,《走老丑》中云南花灯欢快的步伐、灵动的扇功、浓郁的表达了汉族人祈福敬神的美好祝愿;玉溪、红河、文山等地节目体现出兼容并蓄的特质,创新类舞蹈《涞阶恩赛.女创拳》将舞蹈与武术合于一体,展现了刚柔并济的审美特征。

此次展演不仅是一次民族艺术的大联欢,也是一次民族艺术的大融合。“各美其美”的艺术在这里汇流成河,“美美与共”的艺术在这里共生共荣。

二、生生不息的民族魂魄

“我们的舞蹈很早就有了,现在巍宝山文昌宫内还有一张‘踏歌图,这张图很有名的”。说这话的是此次展演中“国遗”传统舞蹈《巍山打歌》的省级传承人郭建荣。他口中的“踏歌图”就是清·乾隆年间绘制在巍山县魏宝山文昌宫内的文龙厅桥墩上的“松下踏歌图”。“打歌”也称“踏歌”“跳脚”等,彝族语叫“阿卡刮克”。此舞相传来自于一场战事,彝族先民为了迷惑敌人围着篝火引吭高歌,奋力跺脚,敌军误以为援军已到仓皇而逃,彝族先民在战争中获取了胜利。后世子孙为了纪念彝族先祖在战争中的机智勇敢,后代们每逢重大节日都要燃起篝火跳起“古老”打歌。唐代樊绰《蛮书》中云“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芦笙,或吹树叶……用相呼召”①。另《弥渡县志稿·礼俗志》《定边县志》等古籍中均对“打歌”有过描述。各类史料中的记载证实“打歌”风俗历史悠久,流播地域涉及滇中到滇西的六七个州市,目前巍山和楚雄是中心。打歌的队形多为圆圈,舞者从数十人到几百上千人不等。

展演中的《巍山打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歌边舞,基本舞步有走、跳、踢、剁、抬、甩、收等,舞蹈动律有“下踏上耸”“左倾右摆、扭腰转肩”两种,舞蹈特征质朴刚健、敏捷粗犷、整齐有力。融入了生活习性的“打歌”是彝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更是彝族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內核”。“芦笙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调子在飞”,民族魂魄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如何在多元民族背景下坚守住本民族舞蹈文化的“根”显得十分重要。

三、悠远古老的地域文化

迪庆藏族自治州三坝乡吴树湾28位纳西族村民表演的《阿卡巴拉》,在多民族歌舞展演的舞台上风格鲜明,独树一帜。村民们身着羊皮披肩,手牵手伴着鲜明的鼓点和炽烈的人声跺跳出场,热烈起舞之后纳西老人深沉的吟唱如大山中的一道回响将我们恍若带到了那古老神秘的“纳西”部落。传统舞蹈的形成离不开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特定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它”独一无二的特征。是什么样的地域孕育了如此独特的《阿卡巴拉》?无疑,走进孕育它的三坝乡是寻找答案的途径。

三坝乡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东南,哈巴雪山之东。“三坝文化”是在丽江纳西与迪庆藏区两大文化圈互动中沉淀生成的,是“东巴”文化的发祥地。背靠这种文化模式的“图层叠加”,在宗教、日常生活、语言文化、服饰、等方面均体现亦藏亦纳的特点。《阿卡巴拉》即展现出类似于藏民豪迈热烈的特征,也传达出纳西“三坝”的这种一个地域两种文化样式融合传承发展的“双重乡愁”。三坝有一处圣地“仙人遗田”,此处也叫“白水台”,每年二月初八,纳西族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朝白水”活动,四面八方的纳西族民众涌向这里,通过歌舞、野餐、向神灵祈求来年丰收。寓含“欢庆吉祥”之意的传统歌舞“阿卡巴拉”是在盛会上表演的第一支舞蹈,并且由吴树湾的村民们表演,据说此舞发源于吴树湾。这种融汇了纳西三坝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的传统歌舞即是对神灵自然地歌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深深的融入纳西人的日常生活。

白水台一簇簇幽兰的水清澈透明,滋润着纳西族民的心田,哈巴雪山的纯净、高耸赋予了纳西族民坚毅朴实的民族性格,他们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繁衍,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与历史。他们在展演中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本色和特性,展现着“东巴”文化的独有的魅力,《阿卡巴拉》欢快的跺跳,悠远深沉的吟唱也与哈巴雪山一同见证着纳西三坝乡人在“夹层”中的繁衍生息。

四、源头活水的的蝶变新生

“我们为求‘纯粹而只‘继不‘创,那么只能使人们了解过去,却不能给今天时代立言”②。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继承与创新是近些年提出的一个热门话题,展演在第十届正式设置了创新类奖项,这是展演对创新的一种尝试和探索。第十一届歌舞乐展演的十几个创新类舞蹈节目是云南各地州编导在汲取各自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精髓后的实践,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将武术与舞蹈相融的《涞阶恩赛·女创拳》在其中显得尤为突出。

《涞阶恩赛·女创拳》是(以下简称“女创拳”)流传于临沧市孟定镇下城村一套古老傣族拳法,由于是女人首创,所以称之为“女创拳”,口授心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有一位名叫阶恩赛的人把女创拳发扬光大,又因“涞”在傣语中又是武术或拳者的意思,所以这个非遗项目的名称颇有渊源。由于在土司时代因受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影响,传承练习者皆为男性。吐司将熟练女创拳的男丁收编为己所用,平时强身健体,战时抵御外侵。女创拳融合当地傣族武术、咏春、太极之精髓发展至今已创出四门、八望、尖转、站打、伞尖、回拢六套拳术。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刀、棍、剑器械等表演项目。

新世纪后的商业经济大潮使传统文化受到不小的冲击,随着傣族青年外出打工的增多,女创拳的传承也同样面临着断代的严峻问题。在此种背景下传承人也开始接受女性及其他民族人员前来学艺。2017年耿马歌舞团将“女创拳”第一次以表演项目搬上舞台,让更多人领略了女创拳的魅力,同时也让这富有民族特色的拳法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在我国的舞蹈史中, 武术和舞蹈也是互为通用的, 《干戚舞》《剑舞》等都是“武舞同源”的实例。舞台版《女创拳》基于“舞武同源”的理念融合了女创拳中独有的武术动作并与古典舞的动作进行再融合与再创作。编导将男女演员的流动队形、刚柔相济的动作、动静结合的音乐浑然一体,使武术的矫健与舞蹈的柔美相得益彰。在舞段结构、队形编排、服装设计、音乐表现等方面展现出别样的意境美。巧妙合理的“推陈出新”,即保存住了传统的精髓,也暗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旨趣。源头活水的恰好运用,姊妹文化的融会贯通,当代意识的巧妙注入让女创拳蝶变新生,一咏三叹,赢得了更多观众的点赞。

五、展演后的几许推究

“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从1997年在昆明启程到2019年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从云南省委当初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号召,到现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展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服务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倡导③,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使命。展演从第十届开始在原有“传统类”节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类”节目,这是非遗传承、保护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此次展演舞蹈类节目共计25个,其中传统类13个,创新类12个,这种“平分秋色”是组委会希望“传统、创新”在同一个舞台上“初衷”的体现。这其中有对传统的坚守,也有对创新的探索,总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景。但是在“争鸣”背后,也存在着诸多的困惑:“传统类舞蹈如何界定?传统类舞蹈如果不在非遗名录里怎么办?”“创新的限度在哪里?”④,这一连串的问题来自于笔者采访的一位基层工作者,这或许不是一个人的困惑而是一群人的困惑。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尝试性地作以下的抛砖引玉。

(一)“传统”“创新”的楚河汉界

探讨此问题时首先看下组委会对舞蹈“传统”和“创新”的分类规定和要求:“1.传统性节目须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或民族民间原创性舞蹈;创新性节目须以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为基础进行整理、改编或创作。音乐伴奏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2.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均可。3.节目伴奏:传统性节目可用民族民间乐器现场伴奏,或使用民族民间乐器录制伴奏;创新性节目可现场伴奏或CD伴奏”⑤。

从规定和要求中可见展演的传统舞蹈类,第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舞蹈,参加展演的单位只需对照“非遗”目录就可以找到所需准确内容。第二类“民族民间原创性舞蹈”指的是什么就有待探讨了,这是一个容易混淆模糊的概念。笔者做了一种大胆推测:“民族民间原创性舞蹈”是否指还未被收录进四级“非遗”名录的“民族民间”舞蹈?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判定未被录的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就很重要。展演中传统类舞蹈《巍山打歌》《跳笙》《箐鸡摆尾》《阿卡巴拉》《紧那罗》《走老丑》等基本都是“非遗”名录中的传统舞蹈。但是关于“民族民间原创性”舞蹈的节目几乎没有,这是不是因为基层选送单位对这个概念模糊后的一种回避呢?

“传统舞蹈是指:世代相传,在相关地域承续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根脉清晰,谱系明确,尚存活态表现形式与传承人,属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舞蹈艺术”⑥。按照前面的假设“民族民间原创性舞蹈”是指未被收录进“非遗名录”的“民族民间舞蹈”,那这些舞蹈势必要符合非遗传统舞蹈概念所指出的诸种要求。如果不是,“或者”不是未被收录进“非遗名录”的“民族民间舞蹈”,那么其指向又是什么?

故而對“传统舞蹈”概念的廓清,可以帮助基层在选送传统类节目参加展演的时候有一个清晰的甄别标准,同时为未被录入“非遗名录”的诸多“民族民间舞蹈”寻找的一个展示的平台。可以为已被忽略遗忘的民间珍宝拂去历史的尘埃,让其焕发夺目的光彩。

中国艺术研究院王福州副院长提出“传统舞蹈资源的再利用”。非遗传统舞蹈资源丰富,如果运用合理得当,那么对于舞蹈创作者来说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阿卡歌舞
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进藏西人眼中的藏族音乐与歌舞
浅析民族民间音乐的当代意义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
歌舞欢庆“三月三”
春蜂
看大唐歌舞
贵州5年内将打造1000所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
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与探索
导弹气球——阿卡迪欧(巴拿马)▲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