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天烹羊且为乐

2020-10-09朱厚臻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淮海羊汤圆桌

轰轰烈烈的伏羊节盛大开幕,我们将进行为期三十天的狂欢。

对于一切节日,落到实处的,大多是火热的吃食。一入伏,彭祖庙堂前的香火一起,淮海人的伏羊节便开始了。

作为淮海人,我深知伏天烹羊的乐趣与舒爽。没有什么能阻挡淮海人对“烹羊煮酒”的热望与行动。三伏天里,以淮海为“根据地”的苏鲁豫皖交会地,九百万人能吃掉近百万只羊。南京人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一只鸭子可以飞出南京。”那么,进入盛夏———没有一只羊能跑出淮海。

骄阳下的三伏天,淮海大地烟火升腾。如果你与东北平原或内蒙古高原远隔山海,依然想领略豪放洒脱的人间美味,那就来淮海吧!你将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大街小巷,每一处屋檐下都摆着圆桌,每一张圆桌下都堆满成箱的美酒,圆桌上则摆着一盆一盆正在冒着热气的羊肉,整座城的上空都回旋着一种饱满的痛快。

淮海当地的羊,肉质紧致细嫩,膻味不重,懂行的人会挑羊肉,比如带皮的、“三分肥七分瘦”的、带脆骨的,这些是讲究的食材。全城的烹饪方法完全一致:清水加白菜、粉丝煮,作料是花椒、桂皮、八角、葱段、芫荽、辣羊油,如果用柴火烧,怎一个“香”字了得!

吃羊肉、喝羊汤,最根本的目的是———出汗。羊肉性温热,淮海人又讲究“冬病夏治”,夏日热治出汗,能除冬日寒症。于是,大碗的热汤便端起来了。

时代在变,而伏羊节的味道与热闹劲儿是稳的。淮海人往往有着北方汉子的性情,在淮海爷们儿眼里,伏羊节是“放开来耍”的节日,他们叉开腿坐下,甩掉上衣,光着油亮坚实的脊背,用热汤泼开羊油辣子,然后喝进嘴里,发出浑厚的、汤与粉丝滑过嘴唇的“嗖嗖”声,汗珠儿坠在胸前和腰间,浸湿了皮带。他们吃肉,如此豪爽,以至于淮海人把这叫作“杀口”,其实就是“解馋”的意思。吃肉的能耐是可以练就的,你相信老少爷们儿人人能一顿吃二斤羊肉吗?这里可以。只有吃得“到位”了,吃得“通透”了,冬病才可以夏治,这个节才算没有白过。“其他肉不行,二斤下去准得翻白眼。羊肉没事,羊肉软乎,一下肚就化了。”淮海人如是说。

这个时候,最兴奋的是孩子们。他们穿梭在拥挤的圆桌之间,紧贴着一副副油亮火热、汗水淋漓的后背,一双双大手便会把他们抱到腿上,孩子们扒着桌沿,等待着鲜香的白菜和诱人的羊肉送入嘴中。淮海人的豪爽洒脱,从娃娃起便寄蕴在这热烈的杯筷汤碗间。

伏天烹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羊肉最好的伴侣是酒。夏天最能发汗的,也是在屋外的桌子上摆一瓶酒。主妇们将一盆新煮的羊肉端上桌,用围裙擦擦厚实的双手,自斟一大杯,喊一句“敬酒”,饮下,再盛一碗汤,饮下,便笑声朗朗,转回厨内,浑身都是让人羡慕的使不完的劲儿。

就这样,热气腾腾,不分昼夜,老幼相偕,热闹的人间盛况在淮海大地年年上演,薪火相传。

传统的伏羊节,不失为一门艺术。请放下一切扭捏与烦忧,痛痛快快饮一碗羊汤,挥洒满腔的豪迈与洒脱!

我看朱厚臻

小朱对阅读很感兴趣,热衷于和别人交流读书感想。上高中后,他尝试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他特别欣赏中国地域文化:浙南的温和,两湖两广的灵气,苏北的豪放,黄土高原的洒脱……他将这些地域文化融入文章,運用丰富的方言、地域情感为自己的写作“打底子”。希望他在文学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实现自己的目标。

———朱厚臻家长

印象中,朱厚臻总是戴着一副圆眼镜,捧一本书仔细阅读。他开朗豁达,温文尔雅。他的文字读起来既有酣畅淋漓的热烈,又有温柔似水的浪漫。

———同学蒋荣烨

朱厚臻同学是个“文艺青年”,他善于从许多生活小事去思考,从而写出不同题材的佳作。写文章时,他善于运用对话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更可贵的是,他虚心求教,耐心听取别人建议,润色修改自己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学陆骏驰

朱厚臻同学腹有诗书,出口成章。初读他的文章,我惊叹于他的文笔,他曾写的一篇“色香味俱全”的《姑苏老味》至今令我“垂涎三尺”。他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更难得的是,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中,他仍能沉下心来,以写作为乐趣,令我钦佩。

———同学吴泓锦

猜你喜欢

淮海羊汤圆桌
家乡的羊汤
喝了这碗羊汤,世界与我又何干
中国的象征:我记忆中的圆桌
一碗羊汤
一场激烈的创业圆桌会
地道家乡味
四牌楼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馥绿德雅上海淮海百盛专柜盛大开幕
淮海决战定乾坤 淮塔园林慰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