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电子印章系统探讨

2020-10-09孙慧宇叶琛钱诗萌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科研管理区块链技术

孙慧宇 叶琛 钱诗萌

[摘 要] 随着办公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流程采用了“线上”方式。尤其是在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各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将传统的“线下”用印,融合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升级为安全、可信、便捷的“线上”操作,成为当前学院科研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一个新的探索点。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电子印章;科研管理

[作者简介] 孙慧宇(1988—),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科研办科员,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管理研究;叶 琛(1988—),女,福建武夷山人,硕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科研办主任,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管理研究;钱诗萌(198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硕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科研办副主任,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0-0009-02    [收稿日期] 2020-03-30

一、概述

科研项目是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基地,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效的科研项目管理,是提升研究性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的科研工作效率、成果的重要手段。如何有针对性的解决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实现科研项目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一直以来高校科研管理所重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以我校近年来所主导实施的“一门式”服务为例,其宗旨就是在于解决高校管理流程复杂,跑腿多、周期长的问题与现象。在2019年,我校“一门式”服务中的科研项目用印管理系统,就是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解决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问题的有益尝试,该系统可实现用印流程的在线审批,摒弃了传统科研用印管理纸质化、固定场所和时间的方式,实现了人性化、高效率用印流程审批。在该系统成功应用后,如何融合电子印章,实现用印的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成为该系统下一步完善的方向。

1.国内高校的科研项目用印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相对落后,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审批流程和印章方式,用印审批的流程和盖章的效率得不到提高,这与早已进入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不符,人性化、智能化得不到体现,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强烈。

2.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肆意传播,全国各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各行业进入弹性工作状态。由于防疫工作需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延后开学时间,学生进入网课状态,但科研项目管理却面临各类印章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导致部分工作受到影响,这对在特殊/突发事件下科研項目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

3.区块链技术逐步在各领域应用,这一用于验证信息有效性的新兴技术,正在金融交易、物联网、保险等领域拓展。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使其成为解决电子印章身份认证难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电子印章系统,成为实现用印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高安全性、高效率,必将为我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提升做出新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二、区块链技术的适应性分析

区块链技术,作为哈希算法、数字签名、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等多种已有技术的集成组合创新,具备透明可信、防篡改、可追溯、去中心化的特性。区块链技术的这些特性,对于解决电子印章系统应用中最为关注的信任问题、保密问题,具备极高的适应性[1]。

1.透明可信。利用区块链技术,电子印章系统能够向所有的客户端广播相关信息,包括用印事由、申请人、用印审批人、用印流程与结果等。同时,如电子印章系统作为某一模块嵌入到业务管理系统中时,甚至可以将电子印章使用情况进行公开,这对于电子印章的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2.防篡改。利用区块链技术,电子印章系统能够利用基于密码学的特定标识,实现链上所有数据的唯一性、不可篡改性。任何人都不能改变流程中的任何信息,这保证了电子印章系统的真实性,也维护了印章的权威性[2]。

3.可追溯。利用区块链技术,电子印章系统基于数字标签机制,能够快速标识用印自申请到完成签章的全过程。并且利用新型数字标签技术,可以提升追溯过程的效率[3]。这一特性,能够为用印的复审以及后续审计提供帮助。

4.去中心化/多中心化。利用区块链技术,电子印章系统能够方便地实现业务流程的嵌入。传统电子印章系统由单一部门维护管理,这使得数据无法便捷查询。而利用了区块链技术,业务流程的各个部门,可以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部门职能,实现数据的嵌入,这将为电子印章的融合应用提供帮助。

三、应用思路

1.基本策略。电子印章用印申请与过程审批实现原理,如图1所示。

电子印章用印复审实现原理,如图2所示。

2.系统设计。电子印章用印系统使用流程,用印申请首先传送至普通的业务人员处,业务人员根据业务类型及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初审,符合规定的申请会直接通过。如果在审批过程中,审批人员认为某用印申请需请示领导,则将审批传送至办公室领导处进行复审,如果办公室领导认为该用印申请必须请示院领导,则将审批传送至院领导处进行最终审核。审核同意之后就可以在审批单上用印,然后到上级职能部门审批。经审批通过后,触发系统功能,完成电子签章。

3.平台集成。目前,学院已开发部署了科研审批用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用印管理的信息化。通过电子印章系统的融合,能够实现用印自用印申请到完成电子印章用印的全流程信息化管控。

四、预期目标

1.通过电子印章系统的开发及集成,能够实现学院用印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这将有助于提升学院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为学院办公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良好实践经验。

2.电子印章系统的部署使用,能够彻底解决固定场所、固定实践的办公模式。通过远程在线方式,即可完成审批,这对提高办公效率,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供了有力帮助。

3.融入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系统,具备了较高水准的安全性、保密性和便捷性。能够有效解决电子印章所面对的真实性、有效性无法保证的难题。

五、结语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系统,为学院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集成科研用印审批管理的电子印章系统,在上海交通大学将首次实现用印全流程管控的信息化,这为上海交通大学办公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提供良好的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R].2016.

[2]华为区块链技术开发团队.区块链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3]贾波,章虹芳.强监管下银行印章改革风险评估及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金融,2019(2):34-37.

猜你喜欢

科研管理区块链技术
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国际结算的探讨
区块链技术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