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2020-09-30陈海燕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节能与环保 2020年9期
关键词:描述性土壤环境程度

文_陈海燕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最近几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土壤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诱发土壤污染问题的因素,种类庞杂,为了合理地开展土壤环境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土壤污染的治理,需要做好土壤监测和质量评价工作,加强对土壤污染问题的评估,为后续土壤治理活动提供有效的科学理论支持。

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只是提到了评价方法有单项污染指数法、超标率(倍数)、内梅罗污染指数、背景值及标准偏差、综合污染指数等方法。但是缺乏对土壤环境评价方法以及技术的具体流程指导。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土壤污染的含义理解存在争论。在我国农业和土壤学等领域,土壤污染是指因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而在土木工程领域,污染土是一种特殊土,指因致污物质的侵入而导致成分、结构和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异的土,不仅改变或破坏了土壤的工程性质,而且有可能对人体和生态产生不良影响或危害。前者指的是土壤环境的人为作用,侧重点在土壤的养育和生育功能方面;后者则指地质环境作用的结果,侧重点在土(或土地)的承载功能和工程环境功能方面的考量,研究目的在于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以及对土壤工程特性指标和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价。所以土壤质量环境评价缺乏具体的指导性。

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对策

2.1 明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我国现行标准有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本标准适用于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等农用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管理。同时,还有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稿》,适用于化工、冶金、矿山采掘、农林、水利等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但很多新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得土壤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复杂,导致土壤质量评价存在片面性。因此,要加强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和完善,结合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保证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有序性、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2.2 优化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分析性指标以及描述性指标两部分内容。描述性指标主要是通过对土壤的感官描述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主观的评价,包括土壤的结块、色泽以及沙量等相关问题。土壤环境质量描述性指标对于指导农民的种植劳作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在土壤监测质量分析的过程中,对监测采样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但目前还缺乏对描述性指标的重视。在研究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询问当地农民来了解土壤的实际情况。因此,首先需加强对描述性指标的认识,明确描述性指标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解决科研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需加强对分析性指标的优化和完善,包括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土壤的物理指标包括土壤空隙、持水力以及团聚性等相关特征,直接关系土壤的质量以及农作物的生长。通过观察土壤物理指标,可以准确、快速地判断出土壤存在的污染问题,并为土壤环境的改善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土壤化学指标主要指的是土壤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包括影响土壤健康状况、污染物的累积程度、存在形式以及土壤促进作用的养分含量。

2.3 优化土壤污染评价和判定的方法

由表1 可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这是计算各指标平均变化率的加权平均值的原因。

以土壤综合环境指数作为判别依据,进行土壤污染和土壤物质超标的综合计算。根据综合污染指数划分土壤污染的程度等级,对土壤渗透性、腐蚀性、变形、强度以及吸附性和酸碱度等多种指数进行评价。在进行建设用地评价的过程中,要着重描述土壤变形情况以及土体强度等力学性质。在进行农业用地土壤评价期间,需要重点表现土壤中的化学成分,确定土壤污染程度时,需要对每种导致污染的物质造成的土壤结构变化以及成分变化和相关变化率进行计算,统计出加权平均值,并以土壤污染程度等级划分表格进行污染程度等级的判断,为后续土地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指导。

表1 常用评价方法优缺点

2.4 土壤污染程度等级划分

土壤污染程度是指侵入土壤的污物质对土壤成分及土体结构和性质的综合影响程度,不仅指土壤成分和结构的变化程度,还包括土体强度、变形、渗透、腐蚀、吸附、酸碱度、氧化还原、生物养分、毒性等的变化程度,具体视土壤污染程度评价的目的而定。对于农用地土壤,宜侧重于土壤化学成分评价;对于建设用地,宜侧重于土体强度、变形等力学性质评价。确定土壤污染程度时,应首先分别计算出每种致污物质所引起的土壤成分、结构和各种性质指标变化的变化率(污染前后指标的差值与污染前指标值之百分比)。然后,分别计算各指标变化率的平均值,再计算各指标平均变化率的加权平均值。所得结论均需再多次试验取样综合计算,方可得出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3 结语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对于土壤污染程度的合理科学评价以及土壤资源的有效利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的探究,明确当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土壤环境评价的质量,充分发挥土壤环境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猜你喜欢

描述性土壤环境程度
虚构人名的内涵意义分析*——描述性理论面临的挑战和反驳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独立主格结构在大学英语四六级段落翻译中的运用
一种基于英文网页描述性信息的摘要算法
环保部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