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2020-09-30刘瑞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3期
关键词:引流术开颅血肿

刘瑞军

(内蒙古托克托县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高血压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该病可导致患者脑底小动脉出现病理学变化,突出表现为在小动脉管壁上出现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使血管壁的强度被降低,出现局限性扩张现象,并产生微小动脉瘤。患者的情绪、体力劳动等因素均可导致血压升高,从而使已发生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安全以及生活质量[1]。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种方式均可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两者在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本次研究以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两者对患者的使用价值,详细情况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3.2±4.8)岁,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为(53.5±5.0)岁,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于颞部做7 cm弧形切口,使用乳突牵开器牵开,形成4 cm骨窗,脑内穿针血肿腔,将陈血抽出,在显微镜的辅助之下切开皮层,造瘘进入血肿腔,将血肿清除,双极电凝止血,最后对切口进行缝合。观察组行微创转孔引流术,颞部根据CT明确血肿中心,做4 cm头皮切口,颅骨转孔,切开硬膜,使用12号硅胶引流管穿刺血肿腔,将陈旧血引出1/3,连接引流装置,术后24 h根据CT复查结果间断注射尿激酶2万U,夹闭引流管4 h,根据血肿清除情况以及患者恢复情况拔出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2)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 18.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指标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术后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 60 9.5±3.4 30.5±5.9 23.6±5.9对照组 60 16.7±3.6 68.7±6.6 50.7±6.0 t 11.262 33.424 24.945 P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均具有并发症发生,但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之后,其脑组织具有局部缺氧和损伤的情况,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应激反应,该病病情进展迅速,血肿面积扩大时,会对周围神经组织进行压迫,导致微小血管出血,血肿分解产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毒副反应的发生,从而使脑组织出现水肿、变形以及坏死的情况,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3]。对于此类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手术能够使血肿病灶得到有效的清除,使脑组织缺血的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降低代谢产物的毒副反应,使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改善预后[4]。

传统的开颅手术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传统手术容易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在术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预后效果不理想。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主要人群为中老年人,此类患者通常合并了心脏、肝脏等其他系统疾病,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也导致开颅手术的运用受到限制,对高龄患者的使用范围相对有限[5]。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钻孔引流术得到的广泛的关注。血肿清除属于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关键,彻底对血肿病灶进行清除有助于使患者脑组织灌注得到恢复,减轻血肿代谢物的毒副反应,避免血肿周围组织受到损伤,从而降低神经细胞调亡的数量[6]。微创钻孔引流术中所采用硅胶引流管,其直径相对较小,为微小性损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密闭性,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以及颅内再出血的情况[7-8]。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可取得显著的疗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适合老年患者的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患者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应尽量在非功能区域选择手术的穿刺点,以免使患者的脑组织受到损伤。术后引流期间,应利用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血肿得到彻底的清除,在引流管夹闭24 h后,患者无明显异常时,方可拔出引流管,避免血肿清除不彻底等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引流术开颅血肿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