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适应新学期的新变化

2020-09-29黄怡凡

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学期学会环境

黄怡凡

所谓适应,即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又强调:“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笔者以初一新生为例,说说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新学期的新生活。

周边环境变化,学习压力骤增

学习压力的增加带来不适应。学生以学为主,孩子对学校的不适应,首先是因为学习遇到了困难。从小学升入中学,他们的学习任务明显加重:课程门类增多,教学内容加深,能力要求提高。从学习内容的变化上看,初中学科的知识点增多了,知识内容更加抽象,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复杂。从学习要求的变化看,中学要求的学科能力素质更高。比如在数学学习上,在原来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掌握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从学习方式的变化看,初中的自学时间增加了,老师更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新的学校环境带来不适应。升入初中后,孩子们便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校园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同学也是陌生的。有的学生需要在学校午休,更有的需要在校住宿。生活需要自己安排,衣服需要自己洗,作息时间需要自己调整,他们再也不能依赖父母了。总之,他们所面临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环境的变化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紧张感。

社会角色的转变带来不适应。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要进入青青期,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不再把他们当成不谙世事的“小毛孩”,他们自己也在经历从身体到心理的巨大转变。他们不再完全有所依靠,不再随心所欲,有许多事情需要他们去思考、去解决。

因势利导讲策略,思想行为需转变

引导孩子学会主动转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让孩子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减少被动受挫的心理。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学习:一为生存,二为发展。通过学习,教孩子掌握生存的本领;通过学习,让孩子实现个人的发展,同时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家长要告诉孩子:任何人享受了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应回馈社会;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平白地消耗这个社会的资源。

到了初中,孩子们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家长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爱好让孩子爱上学习。比如,我接触过一个男生,他升入初中后开始厌学,但特别喜欢汽车。于是,家长给他买了大量关于汽车的书籍,带他参观了好几个车展,还经常与孩子“聊车”: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世界上最贵的汽车、最新款的汽车,以及世界顶级造车技术甚至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在这种亲密的交流氛围中,这个男生对父母既感激又崇拜。孩子父亲借机引导他,说:“你对汽车如此热爱,不如将来做一个汽车研发工程师,一定会大有作为的。”说到这里,男生真正明白了父母的用心良苦:他应该好好学习了。后来,这个男生考入了一所重点大学,学的是汽车制造类专业,他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帮孩子战胜焦虑和恐惧。孩子不适应新学期的一个显著表现是焦虑情绪弥漫。从心理学上说,破解焦虑的有效方法就是紧张有序地投入到自我设定的具体目标中,用行动克服虚妄的焦虑心情。孩子在新学期的巨大学习压力下,容易焦虑和懒散。身体的懒散会使孩子淡化学习的目标,失去学习的动力;精神的懒散会让孩子找不到学习的规律和兴趣,丧失创造力。因此,家长可以指导孩子结合自身情况制订一个新学期作息时间表,“命令”自己紧张忙碌起来,同时启发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制订出学期奋斗目标和近期(每周)具体任务,帮孩子铭记“勤奋+方法=学业成功”,以此来克服慵懒心理。

教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到了初中,父母不宜过多地介入孩子每门学科的具体学习细节,但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些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提前预习、把握重点,笔记清晰、便于复习,高效记忆、归纳知识,整理错题、查缺补漏。如果家长是内行的话,可以详细介绍关于不同课程的具体学习方法。

同时,家长要引领孩子们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废寝忘食,蛮劲学习,甚至课间也不休息。二是学习偏科,上弱科的课看强科的书,导致弱科越来越弱。其实,从知识体系上说,学科与学科之间有内在联系,知识和能力是触类旁通的。目前来看,各门学科知识的融合越来越多,而且中考是依靠总成绩取胜的。

教孩子学会做事、学会生活。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经典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了终身学习和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思想,指出终身学习要通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去实现。

当下,不少孩子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导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试想,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了家庭的安乐窝,怎么能够顺利地融入新环境,开始独立的新生活?有人会说,让孩子做家务、爱劳动不是很耽误学习吗?其实不然,孩子能够料理自己的事情,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孩子会做事,能把事情做好,更有助于学习。家长应该从寒暑假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从小事做起,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床自己铺,还要尽可能地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够慢慢尝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鼓励孩子尽快交上新朋友,学会与同学共处。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交友或者与人相处,需要待人坦诚,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桌、同室、邻居是孩子首選的交往对象。有了新朋友,就会消除他们暂时的孤独和不适应,就可以让孩子快速融入到新环境中,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也就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引导孩子主动适应新老师。在新学期、新学校,不少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老师的教学要求和课堂风格。对老师有偏见,是导致很多初中生学习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要让孩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主要学习的是知识,不是老师本身的特质,切莫被老师的外在不足所击倒,否则受伤害的是自己。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发现新老师的优点,鼓励孩子多和老师交流。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尽快适应新老师,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能够客观地评价一个人。另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忽略孩子“换老师”“换学校”的念头。

倾听共情搭桥梁,做良师益友新家长

家长也要学会面对孩子不适应所产生的抱怨。如果孩子不习惯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家长要告诉孩子千万不要闷在心里,应该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否则,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就像食物放久了会发霉一样,如果总将心事藏在心里,它也会发霉、变质的。父母在同情孩子的同时,不要表现得特别关注,因为在某种情况下,孩子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个恰当的出口或者转嫁责任。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调节,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孩子初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是很正常的,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困境、逆境抗衡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新学期学会环境
“新学期”等十二则
宠物“新学期”
环境清洁工
学会分享
漫观环境
学会分享
捉迷藏等
学会尊重
点击遥远外太空(三)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