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认知现状与对策
——基于六个城市的对比分析

2020-09-27卢成森罗漪晖陈晴柔彭飞雄

教育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潮州市海洋资源海洋权益

卢成森,罗漪晖,陈晴柔,彭飞雄

(1.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2.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湛江,524048;3.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广东湛江,524048;4.岭南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一、引言

海洋认知是海洋意识的重要构成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或民族对海洋的认知方式和水平。[1-2]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国民深厚的海洋意识作为支撑,特别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海洋意识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基础。《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报告(2017)》指出,我国国民海洋意识地域分布不平衡,呈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3],东西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学生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责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其海洋认知水平将对海洋强国建设的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我国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意识不平衡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我国东西部地区大学生的海洋认知现状,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大学生的海洋认知差距,并提出提升策略,为提高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水平筑牢基础,从而推动我国海洋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步伐。

二、现状分析

为了充分掌握我国东西部地区大学生的海洋认知现状,本研究以重庆市、兰州市和西安市为西部地区代表城市,以北京市、南京市和潮州市为东部地区代表城市。共发放测试问卷780份,回收780份,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771份。其中,北京市131份,南京市124份,潮州市129份,兰州市133份,西安市133份,重庆市121份。被调查对象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8岁至25岁之间。其中,北京市的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7.33%,女性占52.67%;南京市男性占51.61%,女性占48.39%;潮州市男性占52.10%,女性占47.90%;兰州市男性占51.13%,女性占48.87%;西安市男性占52.63%,女性占47.37%;重庆市男性占49.59%,女性占50.41%。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认知的总体水平分析

如表1所示,潮州市大学生的平均得分最高,且分差最小,海洋认知水平最高。兰州市大学生的平均得分最低,且标准差最大,得分离散,分差大,海洋认知水平最低。南京市和北京市大学生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2.28和31.79,分差较小,海洋认知水平较高。重庆市和西安市大学生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9.45、30.37,分差较大,海洋认知水平较低。

表1 各城市大学生海洋认知的总体情况

如表2所示,东部地区大学生得分为30(不包括30)—36的人数较多,有85.94%的人及格,5.99%的人得分为40及以上。西部地区大学生得分集中在30(不包括30)—36,但该分数区间的人数少于东部地区,有72.09%的人及格,2.58%的人得分为40及以上。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大学生的海洋认知水平与东部地区大学生有一定差距。

表2 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认知的总体情况

(二)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认知的具体表现分析

样本中答对人数与样本总人数之比称为正确率,本研究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权益、海洋文化和海洋产业的正确率分析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认知的具体表现,调查问卷正确率统计如表3所示。

表3 正确率统计表

1.海洋资源认知东高西低

海洋资源认知包括对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水资源的认识。潮州市大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知水平最高,兰州市大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知水平最低。从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大学生的海洋资源认知水平高于西部地区大学生,这是由于北京市、南京市和潮州市靠近沿海,对海洋生物、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水接触或听闻较多,而西部地区城市距海较远。因此,两地大学生在海洋资源认知上存在差异。

2.海洋环境认知存在短板

海洋环境认知包括对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环境问卷的正确率介于65%到72%之间,认知水平尚可。其中,学生对海洋污染、沿海气候、填海和沿海滩涂的认识较深入,对海沟、大陆架和台风的认识相对较为欠缺。不难发现,大学生对海洋环境中比较浅显的知识了解相对全面,而对难度较大的知识了解相对不足,认知存在短板。

3.海洋权益认知较为薄弱

海洋权益认知包括对海洋法则、海洋领土和历史教训的认识。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权益问卷的正确率介于48%到60%之间,认知水平偏低。这表明大部分人不了解我国领海范围、南海诸岛、钓鱼岛和近代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等相关知识,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我国政府与邻国在产生海洋纠纷问题时的外交政策和处理方法。只有了解海洋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牢记历史教训,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4.海洋文化认知各有优势

海洋文化认知包括对风俗信仰、政策理念和海洋教育的认识。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文化问卷的正确率介于73%到81%之间,认知水平较高,且各有优势。其中,潮州市大学生对妈祖文化和海洋著作等相关知识的认识较深入,北京市大学生对海洋政策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较高,南京市大学生对海洋探索和海洋教育等相关知识的认识较深入,兰州市大学生对海洋探索和“一带一路”等相关知识的认识较深入,西安市和重庆市大学生对海洋神话传说相关知识的认识较深入。这表明东西部地区大学生的海洋文化认知水平与当地文化背景以及海洋教育水平有关。

5.海洋产业认知严重不足

海洋产业认知包括对海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认识。东西部地区大学生海洋产业问卷的正确率介于35%到66%之间,认知水平低,特别是对海洋盐业、海洋科考、休渔期和海洋传统产业等相关知识的认识严重不足,这不利于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事业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高校急需加强对大学生的海洋产业教育,为海洋强国建设增加人才储备。

三、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大学生的海洋认知现状,政府有关部门、媒体和高校应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作用,形成合力,加强海洋知识科普,提高大学生的海洋认知水平。

(一)政府加强重视,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海洋认知的重视,发挥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制定相关政策,为提高大学生海洋认知水平提供坚实后盾。首先,建立海洋教育基地,传播海洋知识。政府应通过集中教育,发现大学生在海洋认知上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其次,组织具有影响力的海洋科普专题展览、海洋知识竞赛、海洋文化节等活动,广泛宣传海洋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政府要大力发展海洋文化艺术,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创作海洋文化、科普教育等系列丛书,拍摄海洋宣传教育相关电影和电视系列片,丰富大学生海洋教育内容。最后,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为大学生进入航海博物馆、海洋展览馆等场所提供优惠,提高大学生汲取海洋知识的积极性。

(二)高校加强教育,完善课程结构

高校应不断完善海洋教育规划,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等诸方面入手,深化海洋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从提升大学生海洋认知水平出发,完善课程结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海洋知识科普的讲座,利用不同专业的师资人才,开设与海洋环境、海洋权益、海洋产业、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相关的公选课。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开展各种海洋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深入沿海地区,接触当地居民,体验海洋环境下的生产与生活,感受当地海洋文化氛围,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课内和课外的海洋教育,大学生系统掌握海洋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海洋认知水平。

(三)媒体加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媒体应设计合理科学的传播内容,形成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以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海洋认知水平。首先,报纸和重点新闻网站开设海洋教育专栏专题,大力宣传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方针政策以及海洋事业发展成就和先进典型,以营造关心海洋、崇尚海洋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关注海洋强国建设的最新进展,进一步认识海洋。其次,大众传媒也应该聚焦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热点,充分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广泛宣传海洋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到海洋强国建设中去。最后,媒体报道关于我国海洋领土争端的新闻时,要秉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将事件真相传递给大学生,从而激发大学生捍卫我国海洋领土主权的决心,提高大学生的海洋权益认知水平。

猜你喜欢

潮州市海洋资源海洋权益
培育家国情怀的初中地理海洋权益教育探析
广东省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自然资源信息化框架下海洋资源数据管理体系设计有关思考
潮州市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潮州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对策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法律分析
我国海洋法立法现状研究
2015年9~12月卫浴领域节水认证(CQC)证书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