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0-09-27马翠戴霞黄志碧刘玉花翟露黄燕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壮族危险年龄

马翠,戴霞,黄志碧,刘玉花,翟露,黄燕凤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我国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全球在18 ~79 岁成人中2 型糖尿病患病率为8.8%,患病人数达4.15 亿,到2040年全球将有近6.42 亿2 型糖尿病患者;2015年中国18 岁以上人群2 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6%,患病人数达1.1 亿,居全球首位[1]。研究表明,2 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危险因素[2-3],其CVD风险为血糖正常人群的2 ~4 倍,5年病死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 倍[4]。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心脏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及其他周围脏器的血管性疾病统称为CVD[5]。全世界每年因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死亡的人数约500 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2%,而糖尿病并发CVD 是死亡的主要原因[6-7]。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有70%~80%死于CVD,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VD 的发生和发展[8]。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种族[9-11]在人口学特征、基因、经济水平、饮食习惯及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壮族 2 型糖尿病患者CVD 危险因素可能不同于其他民族。目前,国内报道的研究对象[12-14]为汉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尚未发现壮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据此,本研究拟回顾性收集壮族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壮族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VD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2009年—2018年于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河池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壮族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VD 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CVD 组(628例)和非CVD组(1 942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糖尿病诊断符合201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满足 以下1 项及以上者:既往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 血糖 (2 hPG)≥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15];③心血管疾病诊断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标准[16]即包括:心脏事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功能不全]、脑卒中(出血或缺血性)和周围血管事件。排除标准:①各种急慢性感染、应激、肿瘤及其他免疫性疾病;②非冠心病和脑卒中原因死亡。

1.2 研究方法

通过电子及纸质病例查询患者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实验室检查:FBG、2 hPG、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C)、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等。

1.3 质量控制

数据收集使用Epidata 3.1 软件录入系统,资料的整理和录入由双人同时进行,尽可能减少整理和录入偏倚。对一人多条记录的将数据进行清洗,清除重复数据、识别异常值和错误值等。必要时对某些缺失或不确实的数据进行电话回访。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构成比(%)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收集壮族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2 570例, 其中CVD 组628例,非CVD 组1 942例,2 型糖尿病患者CVD 发病率为24.44%。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居住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FBG、2 hPG、HbA1c、T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D 组均高于非CVD 组;两组间BMI、SBP、DBP、TG、HDL-C、LDL-C、hs-CR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VD 的危险因素

以是否合并CVD 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引入水平0.05,剔除水平0.10。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2 hPG 和HbA1c 是壮族糖尿病患者并发CVD 的危险因素,男性和居住在城市是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的保护因素。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s)

组别 n BMI/(kg/m2) SBP/mmHg DBP/mmHg FBG/(mmol/L) 2 hPG/(mmol/L)CVD 组 628 24.54±3.29 147.08±26.34 81.81±16.15 8.96±4.80 16.92±7.81非CVD 组 1 942 24.24±3.73 143±23.54 80.18±20.54 8.33±3.62 14.89±17.44 t 值 1.953 -0.461 1.812 -2.871 -2.735 P 值 0.051 0.645 0.070 0.000 0.016组别 HbA1c/%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hs-CRP/(mg/L)CVD 组 9.41± 2.27 5.73±2.10 2.12±2.24 1.20±0.47 3.93±1.31 4.71±2.54非CVD 组 8.14±2.93 4.00±2.91 2.22±2.53 1.10±3.73 3.03±1.16 3.17±1.45 t 值 -6.563 -2.497 -0.915 -0.637 -1.752 -1.575 P 值 0.000 0.014 0.360 0.524 0.075 0.115

表3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参数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壮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发病率为24.44%。年龄、糖尿病病程、2 hPG 和HbA1c是壮族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VD 的危险因素,男性和居住在城市是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的保护因素。本研究结果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17],均表明HbA1c、年龄、糖尿病病程是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VD 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发现,女性相对于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CVD 风险更高。本研究结果与严仍娜等[20]研究结果一致。然而,国内针对汉族的研究报道,性别与汉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危险风险无关[21]。可能原因为研究对象壮族不同于汉族人群,不同种族之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存在差异[18]。此外,本研究中CVD 组年龄高于上述研究报道中汉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组年龄。研究报道雌激素具有对抗CVD 的作用[22],本研究中女性多处于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CVD 患病率升高。其次,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地点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广西,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加之受到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男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糖尿病患者预防及治疗疾病知识缺乏,往往只有疾病发展较重时才选择住院就医,这也有可能是导致女性CVD 发病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的原因。

此外,本研究表明壮族2 型糖尿病患者CVD 风险与2 hPG 和HbA1c 相关。国内研究表明,FBG 与CVD 呈正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是汉族糖耐量异常人群[25],与本研究对象不一样。然而有研究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5年CVD 事件的随访,同样发现2 hPG 是糖尿病患者CVD 的危险因素[26]。本研究与吴国荣[27]、江丽屏等[28]研究结果一致,均证实2 型糖尿病患者HbA1c、2 hPG 水平与CVD 的发生关系密切。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2 hPG 使细胞内外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 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黏附分子表达,增强细胞内氧化应激,促进血凝,导致CVD 的发生[29]。另外,国外有关研究报道,与HbA1c 相比较,2 hPG 更能预测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的发生[30]。因此,对2 型糖尿病患者重点加强HbA1c、2 hPG 生化指标的监测,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糖尿病的进展、降低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有研究报道[31],吸烟、hs-CRP 是糖尿病患者并发CVD 的危险因素。但本研究尚未得出该结论,可能与本研究选择的样本有关。

综上所述,广西壮族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VD 由多种因素影响。年龄、糖尿病病程、2 hPG 及HbA1c是壮族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VD 的危险因素,早期对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和干预,有利于预防2 型糖尿病患者CVD 的发生,对延缓糖尿病的进展、降低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壮族危险年龄
变小的年龄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壮族山歌
喝水也会有危险
年龄歧视
算年龄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