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艺术课需要福流体验

2020-09-26刘洪昭

新校园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庖丁状态艺术

刘洪昭

艺术学习中的幸福感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体验,体驗的内涵和质量决定了艺术学习的品质。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能够找到快乐,那么他们的学习质量就会不断提升,生活和学习将会变得更加有意义、有价值。

一、福流是什么?

幸福的体验是一种澎湃的福流,福流是什么意思?美国心理学家米哈伊教授曾经追踪过一些特别成功的人将近15年,他想看一看这些人为什么成功?结果发现这些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在做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经常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酣畅淋漓的状态。他把这个状态叫做“flow”。他认为这是人一生应该多体验、多收获、多积累的状态。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把它翻译成福流。我想这种福流在小学的艺术课堂中是经常出现的,例如:美术课堂上,学生们在进行实际描绘和制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欣赏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往往会进入到这种愉快的福流的状态。

其实不论任何事情,一旦让你产生浓厚的兴趣,专注而沉浸其中,始终被一种愉悦的力量所推动,可能这件事情对你有一定的挑战,但你仍然不断地奋斗、创造、探索,认为自己能够完成它,而且完成之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就是福流体验。如果这种福流体验可以不断地在艺术学习中出现,我相信学生会更容易走向学业的成功。当然,前提是学生要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成长心态。想要拥有这种福流体验,不仅与艺术学科素养成就有关,还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例如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动机,他们对学习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

这种体验早在中国古代庄子的《南华经》里就有类似的记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所描绘的这种极致的状态就是对福流最好的诠释。庖丁是一个屠夫,他在为文惠王解牛的时候,手碰到的地方,肩膀靠的地方,脚底接触的地方,膝盖碰撞的地方,每一次碰撞都有声音,每一个声音都像音乐一样动人,每一个碰撞都有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像舞蹈一样优美。文惠王看到非常震惊,就问庖丁你是如何做到如此出神入化、行云流水的。庖丁说:“三年前解牛,我眼中看到的就是牛,三年后解牛我眼中无牛。”其实庖丁进入的这种幸福的、快乐无比的状态就是进入到了澎湃的福流状态。另外,在宋代苏东坡《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也有论述:“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达到文与可这种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娴熟绘画状态和境界也是一种澎湃的福流体验,这种极致的体验所激发的潜能和创造力是巨大的。

二、幸福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的学习体验和经历往往会成为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他的人生命运。假设在艺术课堂中通过老师的激趣,学生在艺术课堂中也能产生类似的福流体验,那我们的艺术课将会是另一种高效的状态。很有可能就是通过这种经常性的幸福体验,塑造出许多拥有想象力、创造力和充满积极成长心态的人才。幸福感可能对学生的影响会更大、更深远,会无形中推动他们走向各自人生的成功。

小学的美术课堂上,老师往往都是通过教授具体的绘制方法和手工设计,打造体验式活动课来完成课堂教学的。比如学生在课堂可以学会一种绘画技法,掌握并制作出想象中的手工作品,裁剪出别样的剪纸形象,动手捏制出属于自己的泥塑作品等;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演唱歌曲等来完成课堂教学,如欣赏一段悦耳的音乐,唱一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用乐器或者舞蹈把音乐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等。如果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参与到这些体验感较强的活动中来,他们会得到幸福的福流体验。这种体验能够在学生不断地学习成长中转化成一种积极的正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催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无形中能够延伸到各个学科。

三、教师对学生福流体验的影响

积极的成长心态和学生在学习艺术中所达到的快乐酣畅的福流体验,是需要老师通过每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堂去打造的。艺术学习中的一些难点,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在这样的挫折面前,曾经有过成功体验的学生会通过积极的心态和浓厚的兴趣去探索、领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会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对艺术学科缺乏兴趣,因为自身技能、技法不娴熟产生畏难心理和负面情绪。一旦这种负面消极情绪占主导,有些学生就会选择放弃。如何使艺术学科素养较弱的这部分学生拥有兴趣,去完成接下来的艺术课学习,这就需要老师的主动介入与帮助。艺术课堂中学生没有了兴趣,福流体验是不可能出现的。

一个能够启发和激励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的好老师,应该是一名幽默、风趣、懂得赏识学生的老师——他充满激情,语言富有感染力,让每一节课都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精彩表现的赞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艺术学习。

当然,艺术课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和文化素养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坚守艺术理想的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增加知识储备,认真对待艺术训练,高效、负责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做一名让学生崇敬的老师。另外还要做一个懂学生、了解学生的老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和自己交流。

艺术课堂需要澎湃的福流体验。我们应重视艺术课堂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塑造和影响,更要重视在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学生的幸福体验感。因为这种愉悦的体验会激发学生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地推动着他们成长,走向自己人生的成功!

(作者单位:平原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庖丁状态艺术
牛的断想
智珠二则
纸的艺术
灶王爷秀逗记(八)
“庖丁”解小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掌握规律是学习上精益求精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