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作描写的阶梯式训练

2020-09-26甘小红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激发兴趣

甘小红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动作描写是小学生常用的描写方法之一,写好动作描写,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动作描写最大的问题是“笼统”。动作描写的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去“笼统”。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各个阶段对写作(写话)的不同要求,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采用阶梯式训练,可分为激发兴趣、大胆习作、发现方法、自主创新四个阶梯,让学生在这种训练体系中循序渐进,实实在在地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动作描写;激发兴趣;大胆习作;发现方法;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7-0116-02

老舍先生是小说大家,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他告诉我们一个塑造人物形象的秘诀:“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立起来。”无独有偶,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也讲到:“要让人物多行动少说话。”动作描写,是小学生常用的描写方法之一。如果能把动作描写得细致、传神,作文就成功了一大半。写动作,最大的问题是“笼统”。动作描写的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去“笼统”。小学各个学段写作(写话)的要求不同,因此,动作描写的训练应该是阶梯式的。

1.第一个阶梯——激发兴趣

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这个阶段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主要训练学生写一句或几句跟动作有关的话,做到完整,用词准确即可。

1.1 生活是兴趣的源泉。

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樣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学生提供了说话、写话的源泉。一年级上学期时,学生去操场活动,写下:“我在操场踢足球。”老师鼓励学生:“这个句子很完整,不仅写出了是谁,还写出了在干什么。”其他学生一听,自然就兴致勃勃地写出:“我在教室里上课。”“我在餐厅里吃饭。”“我在家里看电视。”……此时,老师不要就此满足,应该更深入地引导:“上课的‘上字,吃饭的‘吃字,看电视的‘看字用得很准确。”慢慢地,学生就能做到句子完整、用词准确了。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如果还只是写这样的句子,写话能力就得不到提高。这个阶段,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巧妙引导学生写写是怎样做这个动作的,做这个动作的感受。

1.2 体验是兴趣的动力。

一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模仿性强,不妨让学生们做做动作,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课中操,我在黑板上写下“拍、敲、抱、握、跑、跳、蹲、提、拉、推”等动作,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三个以上动作,反复做三遍。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刚才做的动作,再写下来。学生们可兴奋了,一个个妙语连珠:“我紧紧地抱着同桌,一起做袋鼠跳的动作,不小心两人摔在地上。”“我抱着头,蹲下,跳起,再蹲下,再跳起。”

活动课,我带着学生们去滑轮滑,第二天,周一凯写道:“我一上去,哎哟!摔了一跤,刚爬起来,又摔了一跤。后来我学着别人的样子:两臂伸开,两腿半蹲,身子向前弯曲,脚一步一步地向前滑。哈哈!我真的不摔了。”

课后带着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学生自然就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不方便开展的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也不失为一种激发兴趣的好途径。

1.3 想象是兴趣的翅膀。

动作描写不能只是干巴巴地写动作,还要指导学生发挥相象力,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为动作描写插上想象的翅膀。

比喻,是一个常用的方法。林儒海有一次在家里做面包,一开始他是这样写的:“这面包真是百变魔术师,先是小小的一条,然后就变大了。”我引导他发挥想象:“面包先是小小的一条,像什么,变大后又像什么?”经过修改,表述为:“这面包真是百变魔术师,先是变成毛毛虫,然后又变成了一排冰挂。”经过这么一想象,“变”这个动作就变得灵动起来。

在林儒海的启发下,韦淇凡是这样写妹妹奔跑的:“两个妹妹像刚吃完奶,力气十足的小马,你追我赶,专挑有水的地方奔跑,地上的水直往两边溅开。”读到这个句子,你一定会随着他的想象,仿佛看到了两个劲头十足,在路上逛奔的小姑娘。

我还常引导学生把动、植物当作自己喜爱的朋友来写,钟新荣笔下的春天是这样的:“笋芽儿从地里钻了出来,看见大树很高很高,他也想跟大树一样高,拼命地喝水,笋芽儿一下子就长高了。”

除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相象力,比如:根据图画想象动作、听声音想象动作等。

2.第二个阶梯——大胆习作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要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

2.1 模仿课文的句段,大胆习作。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动作描写非常生动,只要老师善于归纳,鼓励学生大胆说、写,学生模仿起来十分方便,为写好动作描写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三年级上册的《爬天都峰》有这样一段话:“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读完后,请学生思考:“这里写到了我的几个动作,是用什么词语把这两个动作连接起来的?”学生回答:“写了攀和爬两个动作,是用两个‘一会儿连接起来的。”再请学生回忆:“你做哪件事情有两个以上的动作?请你用‘一会儿连接起来。”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今天的菜太好吃了,我一会儿剥一个虾,一会儿夹一块肉,一会儿扒一口饭,吃得津津有味。”“活动课,我们在操场踢球,我一会儿用脚踢,一会儿用头顶,一会儿用身子挡,球好像认识我似的,总是跟着我走。”

四年级下册的《小英雄雨来》有这样一段描写:“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学这篇课文时,我请学生找出这段话中有几个动作,再体会这些动作表现了雨来什么样的特点。读一读这段话,谈谈感受。学生感受到这段话很通顺、连贯,几个动作是一气呵成的。此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么连贯?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描写,不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读上去会觉得特别连贯。随后老师做了上课准备的动作,学生是这样仿写的:“老师手拿三本书,推开前门,大步走上讲台,轻轻地放下书本,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了一遍,对着班长点点头,微笑着说:‘上课!”

这样的仿说、仿写不需要太多时间,模仿起来非常简单,学生能够放胆去说、写,模仿得多了,语言积累比较丰富了,学生思路会越来越开阔,表达会越来越自由。

2.2 设计开放的课堂,大胆习作。

作文(写话)课的教学设计要开放一些,不仅要让学生有话可写,更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大胆尝试,从而找到写作(写话)的乐趣。

二年级第二学期,我设计了一节好玩的《吹泡泡》的游戏课。共有三个环节:一是请一个学生吹泡泡,其他学生观察动作。二是请四个学生吹泡泡,其他学生观察形状、颜色。三是全班一起配合着音乐吹泡泡,体验吹泡泡的快乐。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目的,学生玩得很尽兴,思维很活跃,说得自然也很精彩:“我拧开盖子,在吹泡器上沾了点泡泡水,慢慢靠近嘴边,轻轻一吹,哇!一个个泡泡从吹泡器上跳出来。”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就应该说‘一个个泡泡从吹泡器上飞出来更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有改成“跑出来”的,有改成“冲出来”的,有改成“弹出来”的。动作描写的传神之处,从学生们一个一个的句子中体现出来。

3.第三个阶梯——发现方法

叶圣陶曾经说过:“一般科学性的教科书,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就不同,我们不但该理解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词句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等,都得加以研究。”所以,到了五六年級,不论是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还是学生的习作,我力求引导学生发现其描写表现的方法,并且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写作中。

3.1 从课外读物中发现方法。

学生阅读《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后,我开了一个班级读书会,在赏读环节,我出示的是一段动作描写:“你看,此刻的乌丢丢越跳越轻松,身轻如燕,脚下生风。他一会儿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在天上打一个旋子;一会儿又直冲而下,当快着地时,又如一片羽毛似的,落地无声。”你觉得这段话写得好吗?哪里写得好?作者是怎样写的?大家讨论后发现这段动作描写的方法是:动作+想象+动作+想象。

3.2 从课内阅读中发现方法。

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学生们最喜欢的是第9至11自然段武松打虎的过程,三个自然段的动作描写,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品读之后学生自己归纳动作描写的方法,学生归纳的方法有:动作+心理+想象;运用修辞;引用俗语;描写动作对象;分解成小动作。当然这些方法也许不太严谨,但因为是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对于学生们来说却很实用。接下来学生们运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动作片段,石凯把这些方法运用得特别好,他是这样踢球的:“我用脚内侧传给队友,队友接到球后,马上往前跑,球似汽车轮胎一样转动起来。队友提起脚,用脚尖捅,球像子弹似地飞上云宵,然后又像导弹一样直冲而下,因为速度太快,冲击力太大,我不敢用头顶,球在地上弹了一下,‘嗖的一声又飞向天空。我急忙跑过去,腾空一跃,用头往前一顶,球像一支箭一样往地上射。结果被队友脚内侧一抵,球飞出了界外。我累得大汗淋漓,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3.3 从学生习作中发现方法。

林儒海同学写的系列作文《人蚊大战》,深受学生喜爱。有一天,我出示了他写的一个动作描写的段落:“今天晚上,又有一只蚊子溜进了我的‘重罪审问室。我慢慢爬起来,打开灯,小心翼翼地把巴掌靠近豪不知情的蚊子,这是我的第一招——‘一招致命。只听得‘啪的一声,我喜滋滋地翻开手,却发现没打到!刚才那股得意劲,别提了,全都不知跑到哪个星系去了。”学生阅读后归纳的方法有:拟人手法;给打蚊招数命名;穿插心理描写。受林儒海的影响,孙逸凡写了《悲惨世界之人蝇大战》,湛健韬写了《野战》,刘玥妞写了《恒大的魅力》等以动作描写为主的作文。

4.第四个台阶——自主创新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之所以让小学生练习仿写,不仅是为了他们在模仿中丰富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仿”得到提高和学会创造。“仿”仅仅是手段,由“仿”到“创”才是最终目的。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从对范文的模仿、借鉴,进而学会创造性独立表达,这是学生习作素质进一步提高的结果。是他们渐渐“自主习作”跳出机械模仿的圈子,并走向成熟的标志,从阅读中模仿,在模仿中学会创新,正是这样循环反复,螺旋上升,学生的习作技能方可在潜移默化中变化、前进、完善、发展。其实,这读中的“仿”正好体现了个人独立习作的渐趋成熟性。

当然,阶梯式训练法并不像实际生活中登台阶一样,需要逐级攀登。这四个阶梯在某些年级应该是交叉的,重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说一二年级以激发兴趣为主,但也不妨可以教学生一点方法。三四年级的动作描写在鼓励大胆习作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五六年级以发现方法、自主创新为主,但同要样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同样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只不过老师在指导的时候,不同学段有不同侧重点。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2]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月12月.

[3] 《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管建刚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

[4] 《阅读与写作》;夏丏尊,叶圣陶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11年12月.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激发兴趣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