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语文主题学习实施策略

2020-09-26柳嘉慧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实践核心素养

柳嘉慧

内容摘要:“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中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断推进,语文主题学习也已在一线教学中广泛铺开,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形态,引导学生运用思辨性思维,在大量的阅读中探究真理。笔者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为教学尝试,例谈语文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 思辨思维 核心素养 课堂实践

“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①构建的语文课堂,但在实际教学的落实中,还有诸多不足,笔者结合自身思考,对此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基于单元,扩充选文

语文主题学习对教学素材有较高的要求,对教师的阅读面及选文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教师在备课前就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并且在备课时能够从中选取恰当合适的阅读内容作为主题学习的选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②,要求教师指定的阅读作品必须内涵丰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价值。因此在选文的选择上,不能为了求量而轻质,教师需要基于单元目标,选择与单元主题相关或相反的选文作为延伸材料。如笔者在学习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主题学习授课时,以“英雄之我所见”为主题,在本单元三篇文言文为中心的基础上,选择了以佚之狐为中心的文言文节选、《战国策》田光向太子丹引荐荆轲节选、及《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刘邦病重节选。

以必修一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一文为例,古往今来,人们对荆轲刺秦之举褒贬不一。不同的评价,与评论者的生活境遇、性格特质、精神境界等息息相关。只有将各方面有关的背景资料收集整合,呈现给学生一个主题式学习,而不是单篇课文学习,学生对于人物形象以及历史情节的认识才不失客观、公正。

在课堂引入上,笔者采用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本诗虽然不是初中学过的,但是针对容易理解,且贴合本文主要人物荆轲,学生很容易通过这首诗领悟到本课的学习目标及荆轲精神的历史地位,同时这首诗同样可以扩充学生头脑的诗词库,打好诗歌鉴赏的基础。

进入课文解析,教材选段对于荆轲如何为太子丹所用未作说明,荆轲到底因为何种原因被选为燕国刺杀秦王的头目,为什么偏偏是荆轲?这些是学生从课文中得不到解答的,于是我选用了《战国策》中“引荐荆轲”部分文章,原来太子丹先经太傅引荐,认识了田光,再与田光商议如何对付秦国,由田光之口,太子丹将荆轲纳入门下,并为此付出了田光的生命。得知了这一悲壮背景,可知强秦之于各诸侯国的高压是如何恐怖,反秦的力量是如何酝酿,也就解释了为何只派荆轲刺杀秦王。通过这一补充,对于文章主旨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可以更加全面,立体。

通过扩充材料作为本单元主题学习的扩充选文,这些选文既符合教材中“领略古人才华和品德”的单元学习目标,也能够作为扩展补充,呼应预设主题,让学生更全面地解读英雄形象和借鉴文章的叙事艺术,扩充学生的阅读量。

二.补充材料,引发思辨

王夫之曾说: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指凡事应该从事实出发,用理性的思维,在事实中不断探究道理。辩证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其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对于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以及对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所说的“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目标能够起到重大的作用。运用辩证思维指导中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当前一个迫切需要实践的课题。

辩证思维能力是以辩证法为其理念基础的思维认识方式,是人们自觉地遵循辩证法规律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运用在语文主题学习上,要求学生在对单篇课文的人物形象,情节概括,主旨分析等语文知识的认识时,必须把它放在宏大的历史发展、运动、变化中去认识,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固化思维的限制,让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从对立统一的规律中去认知和理解;还必须从事物或人物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去认识客观事物。

传统《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强秦的压迫和残暴,歌颂小国的反抗精神,不知不觉,学生的思维已经脱离辩证,自然而然地认为秦国统一六国是对他国的侵占和践踏,秦王是动荡的始作俑者,被首当其冲地批判,而燕国的以卵击石是勇气的体现,即使最终刺秦失败也是虽败犹荣。其实,我们应将学生的思维打开,不要让单篇课文限制学生的辩证思维的发展。

于是在教学中,我将战国末期的历史背景科普给学生,此时的嬴政雄霸天下,并非其一人之功,前有秦穆公以来的六世君主为秦奠定坚实基业,现有李斯等谋臣为其部署统一大计,无论是战术策略抑或军事力量,秦的统一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之势。某种程度上来说,燕国此时的刺秦之举,是逆潮流而行之的必败之举。当这一背景呈现出来,学生们的思维开始从课文中发散出来,逐渐有了辩证的影子,甚至有学生大胆假设:如果荆轲刺秦成功,燕国之困会被解除吗?一番讨论过后,学生们认同了大部分人的观点:刺秦成功反而加速燕国的灭亡,因为首先荆轲刺杀君王已是大罪,同样也不会活着走出秦廷,秦对燕国的仇恨只会到达顶峰;况且秦国不只嬴政一人支撑,嬴政倒下会有其他人将统一之路走完,当然,统一之前会最先灭掉燕国。

这就是学生思辨的最好体现。思辩就是对事理的省思、辩明。“思”表现在思维上,是隐性的;“辩”表现在口头上,是显性的。思辩的主要作用在于认识真理、维护真理、弘扬真理。对学生来说,思辩有利于开发智力、发展思维、锻炼口才、培养表达能力。

在语文主题教学中也是一样,不应该以分数的提高为最终目的,在學生阅读之前就限制阅读目的,强迫学生应该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这样的问题不是学生主动思考而产生的,而是教师为预设的思维,长此以往会限制学生对事实的认识和研究思维。

《荆轲刺秦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让学生体悟荆轲的反抗精神,及不畏强权的勇者形象。但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不断品鉴的材料,在于历史的可解读性。而解释权未必只在老师手中,也可在学生手中,所以在课堂上将这种解释权放回给学生,让学生的鉴赏成果不要被语文老师的引导和语文课的课堂禁锢更显重要。

因此我做出了这样的尝试,我发现,历史上对于荆轲的评判各执一词,如陶渊明:“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是肯定了荆轲的勇,而朱熹却说“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这是对于荆轲刺秦做法的否定。我想,既然古代贤者尚且争议颇多,为何要让现代的学生头脑里都是荆轲的正面形象呢?因此我抛出了一个问题:“荆轲究竟是莽夫还是勇士?”

减少了对学生思维的限制,我发现,学生的回答让我欣喜,除了这两个预设答案,还有学生说出了“行为上的勇士,思想上的莽夫”这样充满思辨性的回答。在学生们的“争鸣”下,荆轲的人物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真实感人。也让学生们对于历史英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英雄不必“高大全”,有些瑕疵才更真实。除了荆轲之外,学生们还想到了廉颇、项羽、刘邦等历史人物,都有些瑕疵,但光芒并不会被掩盖。

因此教师在制定语文主题学习目标时,不应功利地以提高语文成绩为首要目标,应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重点。只有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扩充选文的学习前降低起始欲望,不带任何附加条件,才能够真实达成语文主题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学习习惯。

三.着眼素养,发展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表达,没有思维的语言表达是不存在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可能脱离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主题学习的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单节课的课程目标,应着力体现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为目标。因此需要教师首先明确教学点,教学点是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说的“语文素养”,它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③。

当教师不再用预设答案框住学生的思维,我们会发现学生更多的可能。在进行了对荆轲是“勇”还是“莽”的激烈讨论后,学生们已经将荆轲的人物形象自己整理出了答案,最终,我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荆轲那些在现代看似鲁莽的思想和行为,其实是古代“尚侠”精神的体现,不能用一个“莽”字全然否定。这个答案的得出与以往教师直接给答案是不一样的,它是思维的碰撞而生的,这其中包含“勇”“莽”之争的思辨思维,又包含将人物置于历史中评判的大历史观的全面思维,又包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矛盾分析法。

这些思维正是在语文学习中所需要的思维,在这一题的开发下,学生们的思维已经被打开,在本节课的末尾,我再将学生带回原文,去深挖语句:原文中“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与“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都出自荆轲之口,但是一个说去了一定要回,一个却说去了就不回,这是否矛盾?

这是一道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题目。学生再次展开讨论后,得出的答案明显较上一题更有逻辑,他们不再只回答矛盾与否,而是去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人物内心,这是在一节课内,我们肉眼可见的思维素养的提升。其实,“往而不反者”:看出荆轲使命必达,言必信,行必果。“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看出荆轲慷慨赴死的决心。都是为了刻画出荆轲有勇有谋的侠义形象。

朱熹曾用“三到”形容读书的过程:心到,眼到,口到。后来,胡适又添一到,成为“四到”,即“手到”,这说明前辈们要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勤用笔墨,阅读中的写作,自然也符合“手到”。积极的读者,也要成为积极的作者,不能单向地阅读,而应该学会评论性阅读,对文本进行判断和评价,再进一步学会创造性阅读,在离开文本的同时,能够发表文本之外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想,这也是语文主题学习在学生思维能力上的培育方式。

注 释

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题组.反三归一 质从量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论、实践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2.15-16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③余云德.在整合中“教”与“学”——基于“習程”的语文主题学习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8.5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实践核心素养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