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有好爸爸

2020-09-26

中华家教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养陪伴家庭

父亲与孩子共成长

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在开展“家园社共育好儿童”幼儿家庭行动计划的过程中,调查了979名幼儿家长关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情况。

调查发现:

家长们认为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应该承担的角色排在前三位的是孩子的榜样、守护者、智慧的启迪,但是父亲实际担任的角色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玩伴、守护者、经济支持者,且父亲在每种角色上实际发挥的作用大都低于期待值,只有在“经济支持者”上相反(见图1)。

图1 在家庭中父亲应该承担的角色及父亲实际上的角色

对于父亲参与孩子教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父亲工作忙没时间、缺少有效的方法、孩子的父母之间教育理念和方式不一致(见图2)。

圖2 父亲参与孩子的教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在陪伴孩子方面,有约1/4的父亲可以每天陪孩子玩耍1小时以上,37.69%的父亲陪伴半小时到1小时(见图3)。

图3 父亲陪伴孩子玩耍的时间情况

如果孩子童年时期的梦想与热爱看上去有些“不务正业”,家长是应该果断干预还是悉心守护?

做孩子天性的守护者

疫情期间,有爸妈每天在家陪伴,一开始儿子显得很兴奋,可没过几天就显露出一些小失落。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妈妈给他新买的绘本、桌游等,大多是以启发智力和培养情商为主的,并没有与他最爱的交通工具相关的,而且每当他想要玩会儿小汽车时,妈妈总是想要安排他去做些其他的事情。妻子认为,儿子不能总是玩小汽车这类“玩法单一、不用动脑”的玩具,而应该逐渐加强各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

回想起我小时候,也是一样酷爱汽车,这里面承载了我不少美好的童年回忆。儿子对小汽车的痴迷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会说的第一个英文单词就是car;他的帽子、衣服、拖鞋上都印满了汽车;在绘本、动画片甚至抖音的帮助下,他已熟识各种品牌车辆和原产地,常引得亲戚朋友啧啧称赞。

得益于儿童时期父母对我喜爱汽车的支持,我才能广泛地涉猎汽车相关的知识,成年后更是凭借着对于汽车梦的一腔热情,成为一名车险工作者。童年的天性似乎并没有带来“玩物丧志”的负面影响,反而成为我逐梦路上的强大动力。在和妻子深入交流后,我们决心守护孩子可贵的天性,同时也相应地调整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们买了各种各样和交通工具有关的绘本,尽量多与他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我还会结合自身的职业经验向他介绍各种相关知识每当这时,儿子虽然懵懵懂懂,却还是饶有兴致地缠着我再多讲一些,特别是与交通安全和紧急救援相关的内容,让他从小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寻求帮助等等。有一次妻子随口抱怨了一句肩颈有些不适,儿子立刻跑过来说赶紧打120叫救护车送妈妈去医院,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此外,我们还会用儿子的交通工具玩具当作教具,将数量、形状、颜色等数学思维锻炼与英文单词的点读融入其中,相比带着他做稍显枯燥的教材、练习册,儿子的接受度明显提升不少。

希望在全家人的共同呵护下,小小的汽车梦能够代代相传,照亮儿子成长的道路。(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杨佳融爸爸)

超过80%的家长赞同“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的父亲自身也成长了”这个观点(见图4),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父亲的一种肯定。

图4 对“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的父亲自身也成长了”这个观点的赞同程度

从调查可以看出,幼儿的父亲在家庭中实际发挥的作用相较于家庭成员的期待而言都还有待提高。虽然家长们认为父亲在参与孩子教养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工作忙没时间,但实际上有超过六成的父亲还是可以坚持每天陪伴孩子游戏半小时以上。如果父亲们高效利用陪伴玩耍的时间,对孩子的发展依然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值得肯定的是,父亲自身也在不断成长。

为了更好地支持父亲参与孩子教养,“家园社共育好儿童”幼儿家庭行动计划相继开展了“家有好爸爸”系列活动,如“中心大讲堂”——父亲参与儿童教养专家讲座,“家长讲故事 人人上讲台”——好爸爸育儿经验分享会等。旨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意识,学习掌握正确、有效的育儿方法,帮助父亲言传身教,与家人共同助力幼儿健康、幸福地成长。(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 郑党)

父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人。中国儿童中心主持的“中国0-6岁儿童家庭教养中的父母角色调查研究”表明,父亲的参与度在生活照料、亲子陪伴、教育指导等方面都普遍低于母亲。父亲在教育上的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父亲不只是一个称谓,他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父亲,请多陪伴孩子成长

首先,增加孩子的安全感。目前我国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父母与孩子单独生活的小家庭)为主,且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父亲参与到孩子教育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就更加丰富多样,孩子的感受会更充实、更完整,心理会更踏实,安全感也会增强。

其次,调节家庭氛围。一般而言,母亲情绪好家庭氛围就会更和谐。大部分家庭孩子的教养是以母亲为主,时间长了母亲会产生负面情绪,若孩子成长中又出现一些问题,或者有了二胎,母亲的压力会加大,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父亲参与到教养孩子中,可以为母亲分忧,减轻母亲的压力,让家庭气氛变得更轻松。

第三,拓展孩子的视野。父亲的加入会给孩子认知建构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孩子可以学习更多面、更立体地看待问题。一般而言,母亲偏重感性思维,父亲偏重理想思维,理性思维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

第四,缓冲冲突、化解矛盾。父亲可以缓冲家庭冲突和矛盾,就像《小欢喜》电视剧中黄磊扮演的父亲一样。这就要求父亲更宽容、更大度。有时需要跳出具体情境,理性地分析问题;巧妙地解决问题。

第五,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的成长需要不同的模仿对象,父亲作为男性,会更多展现出冷静、理智、勇敢、坚强等品质。这些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一个果断、勇敢、自信的父亲会鼓励孩子大胆体验和尝试,鼓励孩子探索和冒险,孩子体验多了就会更自信。我们不否认有很多优秀的母亲可以担当起父亲的角色,但是两性互补是教育孩子更理想的模式。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小男孩会表现出对父亲的特别兴奋,他愿意像他一样长大,并成为像他那样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作“自居”,是指一个人把自己所崇拜的人物的品质作为学习模仿对象,它是个体人格得以形成的重要手段。以何为“自居”十分重要,父亲的参与不会让孩子在“自居”选择上错位或缺位。

好父亲不是天生的,需要学习和实践。

第一,要增强角色意识。我國自古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父亲要尽责,要尽到教育的责任。有些父亲认为,多挣钱,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就是尽责;还有些父亲认为,男人要负责孩子成长中的大事和要事,日常陪伴还是妈妈更合适。这些认识都很片面,物质条件代替不了教育,孩子需要心灵沟通和交流,父亲要关心孩子成长的心理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互动关系。儿童早期的发展非常需要父亲的参与,通过日常生活环节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爱,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孩子的成长需要父亲的陪伴。父亲不是孩子成长的“董事长”和观赏者。

第二,多陪伴孩子。父亲要对教育孩子抱有热情和兴趣。父亲在与孩子互动中“窥探”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在相互作用中感受到相互的影响力。有些父亲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可以多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比如吃饭、去学校的路上等。只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挤出时间。少看手机、少上网,多陪孩子伴成长。

第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父亲不能凭经验教育孩子,要学习科学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要与母亲经常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意见。切忌因为教育意见不一致在孩子面前争吵。父亲应该培养自己对运动的兴趣,多带孩子做户外运动,在运动中增进与孩子的交流,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情趣。

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父亲应该尽量减少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家庭其他成员和老师要多关心孩子,尽量承担起父亲代理人的作用。

父亲,请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给他留下更丰富和更美好的记忆! (丛中笑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儿童教育专家。)

猜你喜欢

教养陪伴家庭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跟踪导练(三)
陪伴
家庭“煮”夫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恋练有词
一只有教养的狼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