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巴东堂戏《山伯访友》选段《十八相送》的艺术表现

2020-09-26刘泽宾

戏剧之家 2020年25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音乐特征

刘泽宾

【摘 要】巴东堂戏作为恩施地方戏“五朵金花”中的一朵,深受人们的喜爱。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巴东堂戏自身的特点非常鲜明,有着精简的表演程式、形象的妆容要求和完整丰富的故事内容。其既可以展现社会生活、神话传说等,又可以反映某种习俗。巴东堂戏表演时,伴奏乐器通常是丝弦乐器、锣鼓等。碎步踩踏是巴东堂戏的表演特点。其吸收了南调、梁山胖筒筒调等,调式内容不断丰富,再结合了川剧、汉剧的表演程式,使得表演内容更为丰富。笔者以巴东堂戏《山伯访友》选段《十八相送》的音乐特征为例,具体阐述巴东堂戏的艺术特点。巴东堂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讲述着社会生活、神话传说等,给予观众美妙的视听享受。

【关键词】历史渊源;表演特点;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25-0004-02

一、巴东堂戏的历史渊源

巴东堂戏属于地方剧种堂戏的一个类别,是巴东的典型剧种,也是恩施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巴东堂戏在巴东江北溪丘湾、沿渡河等乡镇广为流传。巴东堂戏又被人们称为“稿荐戏”“踩堂戏”。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当地颇受人们的喜爱。

关于巴东堂戏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其起源于唐朝。薛刚因为正月十五大闹花灯从而引来祸事,只能逃亡于神农架地区,到此地后编歌唱戏,娱乐生活,逐渐流传至巴东地区,形成了富有魅力的巴东地方性剧种,因而有人称巴东堂戏为“巴东唐戏”。

另外一种说法是巴东堂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川剧艺人钟德和流落到了巴东的罗溪坝、沿渡河、平阳坝一带,把技艺传给了巴东的民间艺人周怀祥、周怀德等人,这使得川剧和当地的“花灯”等剧种结合,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东堂戏,所以有“堂戏三百年”的说法。

在一些巴东堂戏艺人看来,巴东堂戏来自于巴东民间歌舞“花鼓子”,其本源是花鼓戏。堂戏表演需要一男一女两位表演者,其脸部用红、白、黑颜色来装扮,在堂屋内的方桌前,走着四角三步半的步子,步法遵循“左一右二进三退四”的原则,俗称“脚踩升子底”,同时唱着“花鼓调”。表演者碎步而来,再加以锣鼓伴奏,唱花鼓调时带入故事情节与情感,使得巴东堂戏能反映和展现现实生活、神话传说以及历史事件。因为表演多在堂屋内进行,因而称为“堂戏”。

巴东堂戏的内容丰富,包含了“薅草锣鼓”和“跳花鼓子”等具有民俗意义的表演形式,同时又结合了民间舞蹈与梁山调、楚调等民间曲调,再加以川剧、南剧等演唱方式,使得自身表演形式丰富且带有文化色彩。巴东堂戏主要流行于巴东江北神农溪一带,以及巫山、兴山等地,在其发展的巅峰时期,曾经有8个职业性的堂戏班,代代相传。

二、巴东堂戏的表演特点

巴东堂戏自身的特点非常鲜明,其有着精简的表演程式、形象的妆容要求和完整丰富的故事内容。其既可以展现社会生活、神话传说等,又可以反映某种习俗。表演时,其伴奏乐器通常是丝弦乐器、锣鼓等。特别是在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里,堂戏班子经常被邀请演出。这流传于神农溪流域的剧种,像神农溪一样,抚慰人们的心灵。

碎步踩踏是巴东堂戏的表演特点。最初,碎步踩踏加上舞台表演,被人们称为“灯杂戏”,之后吸收了南调、梁山胖筒筒调等,调式内容不断丰富,再结合了川剧、汉剧的表演程式,使得灯班活动逐步转向内容更为丰富的剧种表演。巴东堂戏的声腔组成有小调,大、小筒子腔,杂腔及巴东方言行腔。巴东堂戏的声调分为四种,分别是上声、去声、阴平、阳平,有着十三个半的唱词韵辙。关于巴东堂戏的戏班组成结构,一般情况下,戏班成员为7至9人,有一个戏箱,里面装有服装、道具及乐器。广为流传的巴东堂戏代表剧目有《山伯访友》《海棠花》《王麻子打妆》等。巴东堂戏的表演,歌舞结合、锣鼓伴奏,让观众享受到一场视听盛宴。

对于巴东堂戏而言,表演程式非常讲究。在开始表演之前,锣鼓先奏响,随之是小旦献画,小丑“打加官”,跳天官赐福。正式表演开始,“书生先打台”,生角或者丑角登场。无论哪一个角色,上场之后都是先亮相再走步,然后自报家门,引两句,接诗四句。在表演过程中,小丑表演形式为“三节头”,小生则是“龙形虎步”,小旦的表演形式是“甩的兰花手,边鱼游上水,脚踩半边月,绕的‘绂线扒(即8字形)。”①在需要演唱的时候,演唱者会先叫板和用手示意,以此来提示乐队。结束时伴有下场诗,一般来说是即诗四句。在巴东堂戏的表演过程中,演员的声音、动作、形态和伴奏融为一体,独具魅力。

笔者以巴东堂戏《山伯访友》选段《十八相送》的音乐特征为例,具体阐述巴东堂戏的艺术特点。

(一)音乐特征——旦角四平

对于巴东堂戏而言,唱腔旋律的把握非常重要。在《山伯访友》选段《十八相送》中,唱腔旋律表现为旦角四平,由主题段加梢板构成,二者共同展现场景的变化与人物的情感变换。旦角演唱主题段,其余表演者展现梢板部分。主题段落是一个完整的音乐段落,旦角完整演绎之后重复一次,变化一次,最后再重来一次,使得该部分完整且有起伏变化。上句的结尾是“宫”,下句在“羽”处结束,而众人在“徵”处结束配合,其整体采用了羽徵式。在曲中,羽音、宫音和商音出现次数较多,徵音和角音为配合展现音。上下句的伴奏音长和旋律长短相同,表现为二二分,前面四小节,后面也为四小节。在唱腔的具体展现上,首先唱一句词,紧接着为两句腔。在《山伯访友》选段《十八相送》中,单句头和双句头的运用也非常突出。单双巨头的变化,属于梁山调的一种行腔手法,也属于大筒子音的变调手法,借用不断变化的句头,让表演松紧适宜、有紧有松,有利于渲染气氛,以便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特点和中心思想。

梢板是一种起煞乐句,有长梢板、短梢板之分,长梢板用于某些唱段的启板,短梢板用于煞尾。②众人配合的梢板表演使得整个表演更加丰富。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音乐特征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商洲枳壳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