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2020-09-26李春来姚立詹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1期
关键词:丹红溶媒适应症

李春来,姚立,詹妮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学部,吉林 四平)

0 引言

随着中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中药已成为目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中药注射剂的药效特点是多种成分、多个途径发挥作用,并且需要辩证施治。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制剂,是基于中医理论,以现代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物质,纯化后制成相应剂型,能够直接注入人体的乳状液或者溶液[1,2]。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注射多种药物,由于药品说明书中缺少药物配伍禁忌,使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3]。为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对我院2018年1-6月份应用中药注射剂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规范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系统),统计我院2018年上半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及主要科室分布,并对我院2018年1月至6月的住院患者,每月随机抽取100份病例,共计600份,对其进行汇总分析。中药注射剂纳入标准为批准文号以国药准字“Z”开头的注射剂[4]。

1.2 方法

参照药品说明书、《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主要从适应症、给药剂量、给药频次、溶媒选择、溶媒量及疗程等对600份病例进行分析评价[5]。

2 结果

2018年上半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销量前三名分别是丹红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50mg、瓜篓皮注射液;本次抽查的600份病例中,不合理应用病例152份,占25.3%。其中不合理应用比例最高的是适应症不适宜,占42.11%、其次为溶媒种类不适宜,占23.68%、溶媒量不适宜,占21.71 %、超疗程用药,占7.24%、其他不合理情况,占5.26%。适应症不适宜主要涉及的科室为心血管内科、骨科、老年病科、手足烧伤科、介入血管外科、耳鼻咽喉科等,主要涉及药物包括瓜蒌皮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见表1-3。

表1 2018年1-6月中药注射剂使用数量排名(前10名)

表2 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表3 适应症不适宜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同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等一些慢性疾病日益增多。临床上除了一些常用西药治疗外,中成药尤其是活血化瘀类的中药注射剂使用逐渐增多。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中风、胸痹、眩晕症,心脑血管疾病是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主要的应用对象[6]。

本次调研中,可以发现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科室集中于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普外科等,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包括丹红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瓜篓皮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等; 中药注射液的不合理使用最多的情况是适应症不适宜,如:①瓜蒌皮注射液,适应症为行气除满,开胸除痹。用于痰浊阻络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本次调研中发现有很多患者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使用该药;②丹红注射液,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等,患者诊断为2型糖尿病足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应用丹红注射液属于无适应症用药。由于中药注射剂提取工艺繁琐、成分复杂,在与其他输液或者药物配伍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使得药液澄明度、颜色等发生改变。因此,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单独使用,并在使用前后应用氯化钠注射液冲管[7]。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均是单独使用,且使用前后均会冲管,有效的避免了因未冲管而导致的药物相互作用。

静脉用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是风险最大的用药方式之一,也是用药安全防范的重点[8]。《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要辨病辨证结合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等法规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总之,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当容易引发静脉炎、热源反应、过敏反应及局部组织血栓等不良反应[9],在使用中药临床药师药应积极参与查房,协助医师正确选择和使用中药注射剂,制定个性化的给药方案,减少医保资源浪费,督促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中药注射剂。

猜你喜欢

丹红溶媒适应症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热毒宁注射液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