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珍珠鸡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2020-09-24黄炎坤张立恒睢富根王鑫磊朱红卫徐泽君韩占兵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养殖生产

黄炎坤,张立恒,睢富根,王鑫磊,朱红卫,徐泽君,韩占兵*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省畜牧总站)

珍珠鸡又名珠鸡、几内亚鸡、珍珠鸟,是一种国内饲养量较多的特种经济禽类。珍珠鸡由野生珠鸡驯化而成,野生珍珠鸡原产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及肯尼亚等地,目前主要分布于索马里、坦桑尼亚的热带森林地区。珍珠鸡被驯化的时间较短,仅100年左右。最初是作为观赏禽类被引入其他地区饲养,之后经过选育,培育出了一些高产品种或种群。珍珠鸡有多个类型,目前饲养的珍珠鸡都是由盔顶珍珠鸡培育的高产种群。珍珠鸡引入我国的历史较短,初期主要在沿海地区以及北京周围,近30年来逐渐被引入全国大多数省区。河南省珍珠鸡养殖主要在近20年,在省内大多数地市都有少量的饲养。

1 珍珠鸡的经济价值

1.1 肉质好

珍珠鸡肉质鲜美,野味强,瘦肉多、脂肪少。据测定,珍珠鸡肉中含有蛋白质23.3%、脂肪7.5%。与普通肉鸡相比,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是一种具有野味的特禽。

1.2 生长速度较快

经过选育的高产珍珠鸡,经过4个月左右的生长体质量可达1.75~2.0 kg。商品肉用珠鸡最佳屠宰时间为12~13周龄,活重可达1.3~1.5 kg,肉料比为1∶2.7~1∶2.9。

1.3 屠宰率高

珍珠鸡骨骼纤细,头颈细而胸腿肌发达。活重1.7 kg的珍珠鸡,屠体重为1.5 kg,屠宰率达90%,半净膛重1.4 kg,半净膛率达82%。与肉鸡相比其屠宰率和出肉率都较高。

1.4 蛋品质好

珍珠鸡的蛋重约为45 g,蛋壳为浅黄褐色或以米黄色为底色,上面布满芝麻状深褐色小粒斑点。蛋壳厚而坚硬,要用力敲击才能破裂,蛋壳厚0.31~0.45 mm,韧性很好,便于运输和保存。蛋白黏浓,蛋黄的颜色较家鸡蛋要黄,并有浓厚感。蛋黄中的脂肪含量也比鸡蛋高,蛋黄和蛋白的表面张力均比鸭蛋和鸡蛋高。

1.5 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珍珠鸡外形美观,毛色美丽,体型优美,观赏价值高,是动物园、珍禽园、生态农家院非常受欢迎的观赏禽类。

1.6 羽毛具有特殊用途

珍珠鸡羽毛外观漂亮,是制作工艺品的原料,可以加工成各种工艺品。一般在非繁殖期间,成年珍珠鸡每间隔7~8周就可以采毛1次。

1.7 适应性、抗病力强

珍珠鸡对外界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南方、中原和北方地区都能够正常生产;无论是放养、圈养或是笼养,都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珍珠鸡身体强壮,抗病力强,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发生疾病较少。

2 珍珠鸡的生物学特性

2.1 杂食性

珍珠鸡属于杂食性禽类,特别喜食草、菜、叶、果等青绿植物,也觅食一些昆虫一类的小型动物。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可以用常规的饲料原料配制全价饲料。同时加喂一些青绿饲料不仅可以降低饲养成本,还可以改善肉和蛋的品质和口味。

2.2 喜暖怕寒

由于珍珠鸡的原产地属于热带气候,加上其驯化时间较短,其野生祖先喜暖怕寒的习性依然保留。在中原地区冬季和早春寒冷气候情况下需要对鸡舍进行加热保温处理,如果鸡舍内温度低于10 ℃,则会导致种珍珠鸡产蛋率的下降。

2.3 就巢性

珍珠鸡依然保留有抱窝习性,在繁殖季节一窝产下12 个左右的蛋就开始抱窝,孵化30 d 后雏鸡出壳。由于抱窝习性的存在,造成珍珠鸡产蛋量较低,如果通过选育或采用笼养技术则能够显著减少抱窝的发生率。

2.4 爱攀登、好活动

珍珠鸡两翅发达有力,善于飞窜,且活泼好动,休息时或夜间爱在高处栖息。因此,珍珠鸡舍内应设栖架,这样既符合珍珠鸡的生活习性,又利于珍珠鸡的清洁卫生和减少球虫病的发生。珍珠鸡两翼发达有力,1月龄就能飞1 m多远,3 月龄能飞上屋顶。一天中,几乎能不停地走动。鸡群受到惊扰的时候,珍珠鸡能够飞窜到3 m高处,因此,在饲养珍珠鸡的时候围墙或围网的高度要在3.5 m以上,以防鸡只受惊后逃窜。

2.5 喜沙浴

珍珠鸡散养于土地面上,常常会在地面上刨出一个个土坑,为自己提供沙浴条件。沙浴时,将沙土均匀地撒于羽毛和皮肤之间,稍停一会儿就会站起来抖动身体将沙土抖落。如果在舍内和室外运动场地面进行了硬化处理则需要在场地上放置若干个盆子,每个盆内放半盆细沙让珍珠鸡进行沙浴。

2.6 野性尚存,胆小易惊

珍珠鸡胆小,机敏,神经质,一有异常动静便鸣叫,逃跑,乱撞乱跳,因此常致伤,严重时惊吓挤堆而窒息死亡。尤其是雏鸡有较大活动性,常常因为陌生人、其他动物的靠近或异常的声响而到处乱钻而引起死亡。

2.7 群居性、性情温顺和归巢性

野生状态下珍珠鸡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喜欢成群结队地在灌木中觅食昆虫、植物嫩芽、籽实和果实,很少见到其单独离散。人工驯养后的珍珠鸡仍喜群体活动,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并且性情温顺,很少打架,故珍珠鸡适宜大群饲养。另外,珍珠鸡具有较强的归巢性,一旦鸡群认定自己的窝巢就很少到其他地方栖息,舍饲的珍珠鸡傍晚归巢时,往往各回其屋,偶尔失散也能归群归巢。

2.8 爱鸣叫

除觅食外,从早到晚发出有节奏的叫声,这种有节奏而连贯的刺耳鸣声,对人的休息干扰很大,但也有几个作用,一是夜间此响鸣声强烈骤起有报警的作用,二是这种鸣声一旦减少,或者声音强度一旦减弱,可能是疾病的预兆。因此,珍珠鸡养殖场要建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与居民区、村庄、学校、医院至少保持500 m 以上的距离,减少鸡群鸣叫对人的干扰。

2.9 择偶习性

珍珠鸡对异性有选择性,这是造成珍珠鸡在自然交配时受精率低的重要原因,择偶习性很难改变,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个别的调群能够减轻这个问题。

3 珍珠鸡的生产性能

3.1 繁殖性能

珍珠鸡的性成熟期一般在28~30周龄,目前一些经过选育的种群,其性成熟期已经提前到25周龄。在半放养状态下,种鸡群产蛋多集中在4~9月份,产蛋高峰在6月份。珍珠鸡原产于非洲,耐热怕冷,经过驯化,在冬季气候条件下虽然能够生存,但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受到限制,抗病力降低,繁殖力下降。所以,冬季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如种鸡舍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舍内安装加热设备,使舍内温度不低于15 ℃,这样才能保证种鸡群在冬季也能够繁殖。种母鸡自28周龄开产,一个产蛋期可产蛋100~160枚,提供雏鸡70~110只,每只种鸡产蛋全程耗料约40~44 kg。种珠鸡公母比例1:7,常夜间交配。

3.2 肉用性能

珍珠鸡一般饲养12 周即可作商品珠鸡出售。商品肉用珠鸡最佳屠宰时间为12~13 周龄,活重可达1 300~1 500 g,肉料比为1∶2.7~1∶2.9。珍珠鸡的屠宰率高,活重1 700 g的珍珠鸡,屠体重为1 544 g,半净膛1 415 g。

4 珍珠鸡的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珍珠鸡的消费市场集中在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省市,在山东、河北、辽宁、湖南、广西等省也有一定的饲养量和消费量,消费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河南生产的珍珠鸡绝大多数销往上述地区。

河南省珍珠鸡消费量很少,年均消费量不超过2 万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原地区的群众对珍珠鸡的认识不够,不了解其食用价值和烹调方法,限制了其消费数量;二是珍珠鸡的价格显著高于白肉鸡和优质肉鸡(价格约为白肉鸡的4~5倍),一些消费者不愿花高价钱食用。因此,珍珠鸡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休闲农庄、城市大中型饭店,小饭店和家庭消费很少。

5 珍珠鸡的生产现状

珍珠鸡最先从非洲传入欧洲,并在欧洲扩散,饲养量也较多。法国的珍珠鸡育种技术和饲养规模最为领先。在亚洲国家中,以日本发展最先,现饲养量达到200 万只左右,依然无法满足其国内市场需求,每年从国外大量进口。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尼泊尔、泰国也开始饲养,但发展不快,未能形成商品化大生产。

我国最早于1956 年从苏联引进珍珠鸡并饲养成功,但几十年来主要作为观赏鸟饲养。大规模的人工驯化饲养是1985 年从法国引进珍珠鸡在北京试养成功,经过不断摸索,到了2012 年养殖技术开始成熟并推广到许多城市。目前我国饲养珍珠鸡近50万只。近几年来,随着珍珠鸡饲养技术不断地成熟,其在我国得到了一定发展,北方一些省市已建立起较大规模的养殖场,但市场空缺仍然较大;伴随珍珠鸡肉、羽毛深加工项目的进一步开展,药用功能的不断开发以及独特的观赏价值,珍珠鸡养殖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河南目前缺少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种珍珠鸡场,大多珍珠鸡场都会用自群繁殖的鸡群所产蛋孵化后向外提供珍珠鸡雏鸡。郑州周边县市、许昌部分县市、信阳部分县市、商丘周边县市、新乡部分县市的珍珠鸡养殖量相对较多。

6 河南省珍珠鸡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珍珠鸡作为一种具有特色优势的禽类,虽然具有肉质好、肉味浓、抗病力强、生产性能较好等优点,但是其引进我国的时间较短,在很多地方尚不为人们所认知。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6.1 生产技术规范缺乏

由于河南省珍珠鸡的养殖量较少,而且大多数属于小规模养殖,真正的规模化种珠鸡场很少。我国目前尚未制订出珍珠鸡的饲养标准,河南省也很少有人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饲料企业没有生产专门的珍珠鸡饲料,也缺乏专用的添加剂,致使珍珠鸡的生产能力降低和产品品质出现退化。由于生产规模有限,缺少技术研究,不同生产目的(肉用、蛋用、种用)、生产阶段(育雏期、青年珠鸡和成年珠鸡)、生产季节的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喂饲要求、卫生防疫等关键性技术资料缺乏,这也影响到生产效果。

6.2 高质量种用珍珠鸡场缺乏

我国的珍珠鸡主要是从法国和原苏联引进的,20 多年来的引种量很少。一些养殖场引进珍珠鸡的目的常常是以市场开发为主,很少在选育方面做工作。目前国内的珍珠鸡场不多,建立种禽群系谱的种禽场更少,有的珍珠鸡场自身的饲养量不多,常常从一些养殖户收购种蛋进行孵化并向其他地方销售。因此,在缺少系统选育的情况下,养殖者分辨不出品种与品变种、父母代与商品代,致使珍珠鸡的种源混乱。

由于缺少规范的种用珍珠鸡场,致使炒种行骗现象严重,有些人以次充好、以商品珠鸡冒充珍珠鸡、放种高价回收、发布虚假广告等手段,诱骗养殖户高价购买种珠鸡。这种以放种和高价回收的欺诈现象严重阻碍了珍珠鸡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6.3 产品开发明显滞后

目前,一些珍珠鸡养殖场户注重的是养殖过程和销售情况,很多人不注重珍珠鸡产品的开发。虽然少数的养殖场开发了一些产品,仍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高端产品的开发。造成特种经济禽类的产品以活禽和鲜蛋的形式零星销售,在销售价格上没有优势。

6.4 产业化水平低

珍珠鸡养殖业尚未形成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相互依存,利弊共担的有机体,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同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整体开发战略,既不能形成竞争力,又无价格优势、品种优势,产品不能联合进入市场,不能抵御起伏不定的市场波动,也缺乏高、精、尖、细的加工工艺、技术等。

6.5 消费群体小

珍珠鸡作为一种特种经济禽类,其饲养量小,饲养成本相对较高,在市场的销售价格也偏高,一般的家庭和小饭馆很少烹饪珍珠鸡。珍珠鸡胴体走入超市和大中型饭店也需要有消费者认可,需要有一定的消费量。然而,当前缺少的是大众对珍珠鸡的认识和消费。

7 河南省珍珠鸡产业发展建议

7.1 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河南省珍珠鸡养殖量偏小的主要原因在于本地的消费量极低,而向消费量较大的南方省市销售的时候需要活体运输。活体运输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也使得一些人因此风险而不愿养殖。因此,可以在一些城市通过宣传进行市场拓展,逐步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兴趣,不断扩大本地消费量。

7.2 加强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建设

组织专家就珍珠鸡的种群选育、饲料配方设计、场舍与设备规划设计、环境条件控制、饲养管理、卫生防疫、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考察交流、实验研究,编写珍珠鸡饲养管理规范,为生产者提供科学指导。

7.3 组织技术培训

对河南省珍珠鸡生产经营者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在规范化生产管理方面的水平,尤其是种群选育、饲料配制、疫病防控技术,进而提高养殖水平和效益。

7.4 鼓励开展种珍珠鸡的选育

选择若干个基础条件良好的珍珠鸡场,以珍珠鸡的外貌特征为基础,加强其繁殖性能和肉用性能的选育工作,培育专用的肉用种群、蛋用种群,并开展种群或配套系的杂交实验与应用。

7.5 科学引导生产

由于珍珠鸡的生产过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素,生产经营的效益和风险并存。因此,不能盲目鼓励养殖,要把基本生产条件和销售市场确定好才能养殖,以保证养殖经营效益。对于现有的珍珠鸡养殖场要摸清他们的基本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生产水平。对于区域性养殖较多的地方鼓励他们建立专业合作社,扩大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影响。

猜你喜欢

养殖生产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