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020-09-23翁毅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4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翁毅群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成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多维度参与互动交流,不仅能显著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分析思维能力、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朗读表现能力等等。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能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育信息化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并不断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得以更灵活应用,其技术手段方法众多,内容涉及面广博,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多样,具体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成为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深度整合,日益成为大势所趋。信息技术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感知活动,训练思维,自主探索,发展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引情激趣,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它能让人探索知识产生稳定的倾向。学习一篇课文,要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阅读教学是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生动形象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感知整篇课文,为讲读课文打下基础。

比如,《雷雨》这一课,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边听范读,边看相应出现的图像。当学生看到雷雨前天空的乌云是如何“黑沉沉地压下来”,初步感知雷雨前乌云的多和云层的低;当学生看到“狂风骤起,闪电雷鸣”,初步感知雷雨将至时又是怎样的清景;当学生看到雷雨中的景象,初步感知雷雨下得很大,雨点很密;当学生看到雨后的景象,初步感知雷雨过后景色是怎样的美。这样图文结合地让学生感知课文,既使学生兴趣甚浓,又使学生对文中的描写有了较清晰的图像表证。学生对课文及词句的理解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介绍事物的形状、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课文描述的客观事物和内容连教师自身也未见过,仅仅凭借教材、教参等资料向学生讲解,学生难以理解。若巧借信息技术,将为突破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学习语言文字铺平道路。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借助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将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浅显、易懂的感性材料,并进行直观展示,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比如,《回声》讲了回声产生的原因和经过。当学生对小青蛙听到有人学他说话却看不见那人感到奇怪,茫然难悟时,老师适时出示PPT直观展示,诸如“看图读文,思考问题:1.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青蛙妈妈又是怎样说的?3.什么叫回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针对难懂的概念进行操作演示。如,点击“水的波纹”,可以重复出现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的情景,形象感知水波如何向四周荡漾,水波碰到物体如何返回。

随后,生生或师生交流释疑。学生互相提问解答疑难,还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如,“激”“荡,,是什么意思?操作演示“激”,石头投进水里,使水泛起一圈圈波纹;当波纹碰到河岸又慢慢地返回来,就是“荡”。“什么叫回声”?在信息平台中演示“声波”,再一次理解声波就是声音的波纹,就如用水波回荡的原理。又如《葡萄沟》这一课,难点在于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学生通过看视频,再读文,直观了解到阴房的结构和人们是怎样利用热空气的流动把葡萄和水分蒸发干的。学生只要操作演示、读文,互相讨论交流就能明白。学生分析事物更积极主动,提高了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或利用媒体输入,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中只能处于被动接收状态。这样的教学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进行有选择性、针对性的操作学习,因此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学习工具。学生不佣信息技术、书本、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自主地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小主人。

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先启发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学生基本能抓住“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这两个学习重难点。于是,学生就沿着这两条主线进行学习。在学习第二段,教师围绕两条主线布置自学任务"1.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2.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操作信息技术,通过看图读文,思考分析,交流司论,并划出有关词句。老师在自己的平台中有针对性地检查他们的自学情况,最后让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这样的学习方式,主动权在学生手里,因此,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学习积极性稳定向上,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也得到培养。

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情感,培养学生朗读表现能力

学生的朗读水平很重要,可以衡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字。朗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学完课文或片段后,进行朗读训练,能进一步深刻地理解每段每篇。

信息技术的使用,教师可以提供每段的朗读训练,也提供整篇的朗读训练,还提供范读、跟读、对读等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作选择。当学生跟读时,还可以听到自己的读音和电脑中范读的声音作比较,很容易发现自己的缺點,做重点训练;还可以边看图像边朗读,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进行朗读,能读不出其境其情吗?

再以《雷雨》这课为例,学生学完每一段后进行朗读训练。当他们感知雷雨前的沉闷和雷雨将至天气的变化,通过看声像俱全、形象逼真的视频,能读不出雷雨前的特点吗?雷雨过后,课文描写了空气、太阳、彩虹:、青蛙、蝉等,呈现五彩缤纷的景象,学生被美境吸引,从而体会雨过天晴、万物生色的生机。这样,老师只要稍作点拨,学生就能把心中之情淋漓尽致地读出来了。

信息技术运用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上述的几种作用外,它还可以进行练习组词、造句、填空、做语言文字练习游戏等,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等。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列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五、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

课程是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常用手段,已经逐渐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融合起来,构建出属于当代的新型教学方式,但目前这种融合还不够深入。教师应围绕课程定位、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学习成效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教学设计,挖掘教材的内涵性元素,搜集更多有助于语文思维发散的信息内容,引导学生的互动学习与交流讨论,信息技术的趣味场景也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借由信息技术,延伸学科知识,强化教学效率效果,同时,要在智力激励、师生关系和价值引领等整体出发进行多维度考虑,探索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结合自身课程特点进行合理利用,真正推动学校信息技术与课堂结合的教育教学建设。

此外,信息技术的“开放”“共享”等理念正在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教学目标,不仅增强课前学习、课上讨论、教学互动等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有助于推进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及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寻求创新性的融合突破点与发展昏路,实现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促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促进提升创新和合作能力,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具有的关键能力。

综上,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研发出更高水平的课程,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朱庆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信息周刊,2019.

[2]欧佩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思考[J].创新教育,2020(3):58-63.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