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高填方渠堤沉降变形分析

2020-09-22刘波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6期
关键词:渠段过程线填方

刘波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7)

1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加高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南水北调中线为Ⅰ等工程,总干渠渠道按1级建筑物设计,输水干线全长1432.493km。磁县管理处是干线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河北省磁县境内,起点桩号0+000,终点桩号40+056,本段长度40.056km,其中,渠道长38.986km。磁县段填方段长度为5.152km,填筑高度在10~16m之间。下面我们来对磁县段高填方渠堤的沉降变形进行分析。

2 监测仪器布设情况

磁县管理处辖区内总干渠1+270断面所处高填方渠段,该渠段整体呈下沉趋势。临近上游侧包含2个重点监测断面:0+600断面和1+000断面,除2重点监测断面外,每间隔90m布设1个一般监测断面,该渠段监测仪器设施具体布置见表1。

0+600断面、1+000断面、1+270断面的监测仪器布置图见图 1~图 3。

3 渗流监测成果分析

(1)0+600断面

0+600断面渗流监测布置6支测压管中渗压计,编号为JP1~JP6。各测点的渗流压力测值过程线见图4,特征值见表2。

监测成果显示,0+600断面渗压测值整体较小,仅左岸堤顶测压管内渗压计JP3的渗透压力于2018年7月开始持续呈增大趋势,但渗透压力最大值仅6.40kPa。左堤内其他2个测点的渗压测值未见异常。该断面各测点基本处于无水状态,说明未形成渗流通道,渠堤渗流稳定状态满足要求。

表1 高填方渠段0+420~1+800监测仪器设施统计

图1 总干渠0+600断面监测布置

表20 +600断面渗压计测值特征值统计表(kPa)

表31 +000断面渗压计测值特征值统计表(kPa)

图2 总干渠1+000断面监测布置

图3 总干渠1+270断面监测布置

图40 +600断面渗压计测值过程线

(2)1+000断面

1+000断面渗流监测布置5支测压管中渗压计,编号为JP1~JP5,各测点的渗流压力测值过程线见图5,特征值见表3。

图51 +000断面渗压计测值过程线

从过程线图可以看出,该断面渗压测值整体较小,测值基本在6.38kPa以内,基本处于无水状态,说明未形成渗流通道,渠堤渗流稳定状态满足要求。

4 变形监测成果分析

(1)渠堤内部变形监测

①0+600断面

该断面安装了2个沉降管,各测点累计沉降量测值过程线见图6。

图6 渠道0+600断面沉降管测值过程线

2016 年 12 月末,左堤 SD1-2(深 15.486m)、右堤 SD2-5(深8.901m)和SD2-9(深0.914m)测点的沉降量均发生突变,分别增大了367mm、258mm和121mm,2017年12月17日SD2-5沉降量又增大115mm,2017年2月20日SD2-9沉降量又增大56mm。此后,沉降变形较稳定。初步分析认为:由于沉降管采用钻孔安装,施工时个别磁环下方回填料不够密实,自然沉降后磁环发生塌落而引起测值突变,并不能代表渠堤内部出现整体下沉。沉降管其他测点与孔口部位表面垂直位移测点未见异常沉降,也可能说明渠堤未发生整体下沉。

当前,除SD1-2、SD2-5和SD2-9外,其他测点的沉降量在-15.0mm~16.5mm之间,渠堤内部沉降处于稳定状态。

②1+000断面

该断面安装2套多点位移计(4点式),左岸多点位移计DW1已失效,DW2的#4测点也已失效,右岸DW2其他测点的测值过程线见图7。

图7 渠道1+000断面多点位移计测值过程线

从测值过程线上看,目前各测点的绝对位移值在18.23mm以内,测值连续,变化平稳,其变化规律和趋势具有一致性和合理性,表明渠堤内部沉降变形无异常。

表4 高填方0+420~1+800渠段垂直位移测点统计

(2)渠坡表面变形监测

高填方渠段除重点监测断面外,每间隔90m布设1个一般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左右岸堤顶外侧各安装埋设一个垂直位移观测墩,具体信息见表4。

①0+600断面

0+600断面布置8个垂直位移测点,分别位于左右渠道外坡处和堤顶内外侧护肩,累计沉降量过程线如图8所示。

图8 高填方渠道0+600断面沉降标点累计沉降量过程线

从过程线图可以看出,0+600断面渠堤基本以下沉为主;左侧渠堤沉降相对较大。该断面两侧堤顶垂直位移测点BM3、BM4、BM5和BM6测点下沉变形趋势趋于稳定,其他测点沉降变形已稳定,截至2020年3月,该断面沉降变形在19.99~76.20mm之间,在累计沉降量警戒值范围内。

②其他一般断面

高填方渠段沿线两侧对称布置有垂直位移观测墩,共计布置29个垂直位移测点,测点均位于渠堤路外侧。累计沉降量过程线如图9~图10。

从图9和图10可以看出,位于1+270断面左右岸垂直位移观测墩沉降变形最大,当前累计沉降量达到152.76mm和114.76mm。

临近1+270断面上、下游一般断面左右岸累计沉降量见表5,过程线见图11。

图9 渠道0+420~1+800渠段左堤沉降监测成果过程线

图10 渠道0+420~1+800渠段右堤沉降监测成果过程线

图11 其他一般断面左右岸累计沉降量对比

由上可知,高填方渠段的沉降变形自观测之日起逐渐增大,各测点2018年年底开始趋于稳定;其中,桩号1+270断面左右侧沉降变形最大,其次是1+270断面下游侧1+350~1+710渠段,当前左堤累计沉降变形在40.13~84.57mm之间,右堤累计沉降变形在13.89~62.43mm之间,左堤沉降大于右堤。1+270断面上游侧沉降变形小于下游侧,上游侧左堤累计沉降在16.19~36.34mm之间,右堤累计沉降在12.65~44.23mm之间,目前沉降变形已稳定。

通过现场监测人员了解及现场巡视得知,现场巡查无明显异常。

表5 高填方0+420~1+800渠段垂直位移测点累计沉降变形

5 结论

综上所述,高填方0+420~1+800渠段呈下沉趋势变化,其中1+270断面沉降变形较大(累计变形量为114.76~152.76mm),下游侧1+350~1+440渠段沉降变形次之(累计变形量为48.88~84.57mm),上游侧1+090~1+180渠段沉降变形更小(累计变形量为28.37~44.23mm),其他一般断面沉降变形在30mm左右。

(1)由于1+270~1+440渠段为桥梁占压部位回填部位,桥梁底部回填土可能存在回填不密实的情况,导致该部位临近渠段沉降量较大。

(2)当前1+270临近渠段沉降变形趋于稳定,其他一般监测断面沉降变形已处于稳定状态。

(3)该区域内存在两个重点监测断面,其渗流和渠堤内部沉降变形监测结果显示均无异常。

猜你喜欢

渠段过程线填方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输水损失变化规律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不良地质渠段地质风险及处理措施
填方地基沉降变形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基于原型观测的输水渠道糙率取值及变化分析
洪水过程线对水库调洪结果的影响分析
除夕夜忆花屋塆
考虑颗粒破碎特性的机场高填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渠道工程地质及固坡措施
基于Excel绘制改正系数过程线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