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章宫“一池三山”之仙山形态试探

2020-09-21

中国园林 2020年8期
关键词:石棺建章仙山

高 宁

建章宫建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宫的北部为太液池,池中堆筑3个岛屿,以象征东海的蓬莱、方丈和瀛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三仙山的皇家园林。从此,“一池三山”成为后世宫苑理水掇山的固定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1]87。汉代以后的皇家园林,虽仍旧沿袭“一池三山”的宫苑模式,但其具体的表达方式随着求仙功能的逐渐消失而产生了变化。有学者认为三神山到了魏晋时期“已演变为象征性‘器物’,形状如壶”[2]。唐代文献中只记载了蓬莱山,有论者认为应是“一池三山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岛,连成一座不对称的山(即简称蓬莱山)”[3]。元代以后“一池三山”的典型布局为:水中布置三岛以象征三山。其中的岛屿有夯土筑成的水中高台,也有自然形貌的真山,如元代太液池的圆坻和万岁山[1]361-362;其余则是“普通的水中小岛,地势平坦,以泊石砌岸,出水不高”[4]。清圆明园的蓬岛瑶台及颐和园的昆明湖都是此种模式。

那么,作为“一池三山”的初始阶段,建章宫的仙山是怎样的形象?是水中高台,还是池中岛山?这一形象对后世园林的仙境景观有着怎样的影响?仙山与汉代园林中用于迎仙的台又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代园林的整体形象,且对研究古典园林中假山的发展演变有着特殊的意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考察,需要把眼光拓展到园林之外,与“一池三山”最直接相关的神仙信仰成为研究的切入点。

“一池三山”源于秦汉时期盛行的神仙思想,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对“不死之境”的追求。汉代传说中的不死之境分为西方昆仑与东海蓬莱两大系统[5]。后者对园林艺术的影响比较大,“一池三山”即是对传说中的蓬莱仙境的复制与重构。除园林外,汉代的其他艺术也十分热衷于对“仙境”景观的描绘,“仙山”是其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而与园林艺术不同的是,汉代的画像艺术更多围绕着昆仑山而创造[6]。汉代园林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些留存至今的画像砖石、博山炉、钱树等文物资料中的仙山形象,为我们推测园林艺术中的仙山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相关的文献记载,对建章宫的仙山形态进行探究。

1 仙山的具体形象

建章宫的太液池遗址如今是一片洼地,20世纪被发现遗址内尚保留2座大土堆,或是三神山中的二山,又或是渐台[7]261。现仅存一座规模不大的夯土台。关于三神山的具体形象,我们只能从文献资料中推断。

1.1 相关文献记载

事有关,如《后汉书·方术传》与《神仙传》中仙人费长房的故事,说某市集一卖药老翁罢市之后都会跳入一壶中,壶内是仙宫世界,有“楼观五色重门阁道”[15]。

综上所述,建章宫的三神山应是区别于自然界真山的形象,很有可能取材于祭祀用的礼器的形状。

关于太液池中三仙山的记载见于《史记·孝武本纪》:“其(建章宫)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8]”《汉书·郊祀志》亦载有此段文字。《三辅黄图》引《汉书》记载略有不同:“建章宫北治大池,名曰太液池,中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7]261”另有《西都赋》对建章宫仙境景象的描述:“前唐中而后太液,揽沧海之汤汤,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于中央。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岩峻崷崪,垂石峥嵘。[9]315”

汉代文献中均未提及仙山的具体形象,但东晋时期王嘉的《拾遗记》载:“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此三山上广中狭下方,皆如工制,犹华山之似削成。[10]”《拾遗记》虽是晚出的典籍,但成书年代去汉未远,其对三神山的记载不可能是毫无根据的杜撰。

形如壶器、上广中狭下方、皆如工制,这些特征均说明三神山的形象与自然界的真山并无关联。巫鸿在论及汉代艺术中的“天堂”形象时提到:“如果说‘理想家园’模拟和美化现实的话,‘天堂’的形象则不能直接取之于真实世界,否则的话‘仙山’也就不成其为‘仙山’了。[11]245”这里的“天堂”即是汉代人心目中的仙界,按此说法,仙山的形象不能模拟自然界的真山,而必须“超越”或“异化”现实世界。

壶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礼器,《说文解字》曰:“昆吾圜器也。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12]865”壶的种类繁多,且形制变化比较复杂。秦汉时期壶已有圆、方、扁、横等形状,但在宫廷使用的铜器中,圆壶最多见,次为方壶。壶的名称也有变化,如汉代的方壶多称钫,但壶可为各种壶之总称,且除圆壶古今通用外,其余汉以后都逐渐消失[13]。早期陵墓的随葬礼器中部分壶的形状与“上广中狭下方”的说法十分吻合(图1)。壶也经常与神仙故

图1 壶[14]

图2 四川彭山高家沟崖墓东汉石棺画像[16]60

图3-1 四川彭山高家沟崖墓东汉石棺前档画像[16]60

图3-2 四川彭山高家沟崖墓东汉石棺后档画像[16]61

1.2 图像资料的描述

与神话传说相同,汉代美术中的仙山形象大致也可分为蓬莱与昆仑两大系统。

1.2.1 汉画中的蓬莱

汉画中蓬莱的形象非常有限,目前仅有四川出土的汉代石棺有相关描述。彭山县双江乡高家沟崖墓出土的一副汉代石棺,其中一侧的画像被认为是三神山图[16]60(图2)。画像左侧刻有二位仙人坐在仙山上六博,中间为一坐在山上的抚琴者,右侧二人端坐于山上,其中一人正在俯耳静听。仙人抚琴的图像在四川出土的其他石棺中也有发现,据学者考证此类图像应为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俞伯牙的故事[16]103。描述的是伯牙的老师成连带他到蓬莱山,使之移情山水,琴技更臻完美。

根据巫鸿的研究,汉代的石棺画像遵循着一种固定的结构程序:石棺的前挡和后挡应是入口的场景和宇宙的象征;两侧的画面一般突出某种特定的主题,超凡的仙界往往是其中最常见的内容[11]167-185。彭山石棺的前挡刻双阙(图3-1),其意义是“死者世界”的入口,与汉墓神道两侧的石阙相同。后挡为一仙山上刻天禄(图3-2),仙山的形象与石棺侧面完全相同。石棺的另一侧是一列行进的车马,整副石棺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主题,即墓主人在死后去往仙界的这一过程。

从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出,仙山实则是顶部带有出挑的台状构筑物。类似形状的仙山在新津宝子山石棺也有发现,两者的区别在于彭山石棺的台上多了几个装饰物。此装饰物的形象在四川郫县出土的石棺侧面亦有发现,画面左侧为一只鳌鱼背负大山,此画像被认为是罕见的鳌山图(图4)。

关于这一故事最完整的版本见于《列子》:“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名曰归墟……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疆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18]”

综上所述,蓬莱仙山在汉代石棺画像中的形象是顶部饰有山形装饰的台状构筑物,这一形象与文献记载的“中狭上广”的壶器形状也相符合。

汉画中蓬莱形象甚为有限,但昆仑图像却得到长足发展。同样是“不死之境”中的仙山,汉画中的昆仑也为我们研究仙山形象提供了参考。

1.2.2 汉画中的昆仑

汉画中常见的昆仑形象多是如《十洲记》所描述的“形似偃盆,下狭上广”[11]247。如乐浪出土永平十二年(69年)的漆盘上有一西王母居于昆仑山上的图像(图5),四川出土的铜质钱树残片上,西王母所居的仙山亦是如此(图6)。此种昆仑的形象在东汉美术中非常流行,山东、陕西等地出土的汉墓画像中均有发现。另外,在河南出土的画像中,还看到西王母端坐于一豆形仙山上的形象(图7)。豆与壶一样,是汉墓随葬礼器中另一种常见的类型,可见仙山形象向礼器取材并不仅限于壶。汉画中的昆仑形象相比蓬莱更为大胆,但这种蘑菇状或灵芝状的仙山显然不适用于园林中人工堆筑的仙山形象。

太液池中的三山是筑土而成,其形象应该更接近于图2所示的蓬莱仙山,主体是上小下大的夯土台,顶部再挑出一个平台形成“上广、中狭、下方”的外部形象。这一形象在曹魏时期的园林中也有出现,北魏时期西游园中有陵云台,文献记载:“陵云台上壁方十三丈,高九尺;楼方四丈,高五丈;栋去地十三丈五尺七寸五分也。[20]”张家骥认为陵云台的特别之处即顶部四面挑出的平台,称之为“台帽”[21]67,这一形象与推测的台状仙山非常接近。因此有理由相信,汉代园林中的仙山很可能是此种形象,即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台状构筑物,上广中狭,其上或有山形装饰。

2 台与仙山的发展演变

秦汉以前的园林中,多以台为主要景观。台是山的象征,高台用来模拟圣山,《齐地记》载:“台亦孤山也,然高显于众山之上。[22]”《诗经·大雅》记载了周文王的灵台、灵沼与灵囿,周维权认为文王修筑灵台来模拟传说中的昆仑山以及山下弱水环之的整体形象[1]56。台也是这一时期园林中与仙人相关的主要景观内容,文献载:“东台有三峰……耆旧言,燕昭王求仙处。[23]174”因此,进入西汉,园林中的仙山采用台的形象是顺理成章的事。新形象是在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与加工,灵感来自于被神圣化了的礼器——壶。

图4 四川郫县二号石棺鳌山图[17]

图5 朝鲜乐浪汉墓出土漆器上的西王母与仙山[11]247

图6 四川西昌出土东汉青铜钱树残片[11]248

图7 南阳熊营 西王母与东王公[19]

除皇家园林中的仙山外,汉代私家园林中的假山则是另外一种形象。汉武帝时期茂陵富人袁广汉的私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24]137”对此石构之山,周维权[1]103、汪菊渊[25]认为这是由人工堆筑的假山。汉代的十余丈约为今天的23m①,如此体量的假山若全部由人工叠垒,就当时的技术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个人更倾向张家骥的看法,即“这石构之山多半是利用山麓的自然条件,可能进行某种程度的加工,也不排除有某些‘因形就势’塑造局部景境的可能”[21]55。从体量上看,此石构之山应是利用园内的真山,局部用石材进行人工化的处理。与土山相比,石材在塑造假山的形象上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汉初梁孝王的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24]114。落猿岩、栖龙岫可能也是对自然山形进行改造以模拟动物的形象,而石材的运用得以使假山形成岩、岫等真山的体貌特征。西汉的私家园林占地广、规模大,对于园内的大自然山水,已经构建了低层次的审美意识,即对自然进行改造以形成理想的园林景观。到了东汉,园林假山则是直接模拟真山,如大将军梁冀的园林“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像二崤,深林绝涧,有若自然”[26]。二崤即洛宁县北的崤山,假山不再是自然山景的改造,而是直接以大自然为蓝本进行模写。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汉代皇家园林中的仙山是超越和异化了的自然,是建筑化了的台状构筑物;而私家园林中的假山则是美化了的自然真山的表达。

上述2种假山形式在后世皇家园林的“一池三山”中均有体现。据《水经注》载,魏明帝在洛阳建华林园,“九江直作圆水,水中作圆坛三破之,夹水得相迳通”[23]245。有学者认为这“水中的三个圆坛当系秦汉‘三神山’的蜕变”[27]。坛与台一样,都是建筑化了的仙山。元代大内御苑的圆坻是夯土筑成的圆形高台,而万岁山则是自然真山的形象。清代颐和园的昆明湖也是池中布置3座岛山。另外,后世随着游赏功能的需要,无论是水中圆台还是池中岛山,仙山上都有建筑出现。如清代圆明园“蓬岛瑶台”、海岳开襟等仙境景观,形式都是在水上筑平台以象征三岛,其上做楼阁等建筑,呈仙山楼阁之状[28]。

3 园林中仙山与台的区别

既然建章宫的仙山实则是台状构筑物,那么这种台状仙山与同一时期园林中的台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

《说文》:“台,观四方而高者也”[12]1017,台是用土构筑的高耸的方形平台。汉代园林中有许多关于筑台的记载,大部分都是受到神仙观念的影响,筑台以作祭仙、通神用,如神明台、通天台等都有求仙的企图。

建章宫有神明台,是武帝祭祀仙人的场所。《庙记》曰:“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7]181”颜师古注引《汉宫阁疏》云:“神明台,高五十丈,上有九室,置九天道士百人。[7]181”神明台高五十丈,以汉尺来算,约为今天的115m,这个说法可能有所夸张,但可以想象神明台是远高于周边其他建筑的。又如甘泉宫有通天台,《汉书·郊祀志》:“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29]”《三辅黄图》:“武帝时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岁童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祭泰乙,云令人升通天台,以候天神,天神既下祭所,若大流星,乃举烽火而就竹宫望拜。上有承露盘,仙人掌擎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元凤间,自毁,椽桷皆化为龙凤,从风雨飞去。[7]285”从文献中可以看出,通天台的规模很大,可同时容纳300个童女共舞。后来台被一场风雨所毁,大风把椽子都刮到天上去了,可见台上有木构建筑。关于通天台的高度,《汉武故事》:“筑通天台于甘泉,去地百余丈,望雨悉在其下,望见长安城。[7]285”《西京赋》云:“通天眇而竦峙,径百常而茎擢,上瓣华以交纷,下刻峭若削。[9]414”“眇”形容极高,“百常”即为一百六十丈,皆是形容通天台之高耸。

从文献的记载来看,通天台和神明台都相当高大。虽然动辄百余丈的高度不尽可信,但其远高于其他宫殿建筑是毫无疑问的。这样的高度主要是为了候神明、望神仙,因“不极高显,神终不降也”[7]328。台上皆有仙人承露盘,是为了收集露水,武帝听信方士们的说法,认为把露水与玉石碎末和在一起,服用可以长生不老。

由此看来,西汉皇家园林中仙山和台从性质上来看并无根本的区别,都与神仙信仰有关。形象上两者的区别主要有几个方面。1)形状不同:据高度来看,台的剖面应是“上小下大”的梯形,而仙山的剖面是 “中狭上广”,似壶形;另,高台的轮廓是直线,四面若削,几何感更强,而从四川崖墓石棺画像上看,仙山的两侧轮廓是明显的弧线,有自然之风。2)其上是否有建筑:园林中用于迎仙的台上一般都有木构建筑,祭祀活动所用。而建章宫的仙山更多是为了满足武帝对于仙界的想象,是“被观看”的视觉艺术,并无实用功能。从图像资料来看,仙山上应无建筑的可能。3)是否可以登临:文献记载的神明台和通天台都是可以登临的,人们可以在其上进行乐舞表演与祭祀活动。但仙山是只候仙人降临其上,凡人是不可接近、无法攀登的。

4 结语

综合以上讨论可总结为几个基本论点或假说。1)作为古典园林中最初的假山形象,建章宫“一池三山”的仙山应是建筑化了的形象。其主体为上小下大的夯土台,轮廓为自然的弧线,顶部四周挑出平台形成“中狭上广”的壶器形状,其上或有山形装饰。2)这种台状仙山与同样形成于汉代的模拟自然的假山形象并行发展,成为后世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主要表达方式。3)西汉园林中的仙山上尚无建筑出现,但后世随着仙境景观的象征功能与游观功能的此消彼长,仙山上逐渐出现楼阁等建筑。

本文所讨论的建章宫的仙山形象或可为重新理解中国早期园林中的假山形象打下一个新的基础。早期园林已经不复存在,而与园林相关的直接文献资料较少,因此不仅需要研究者不断地丰富研究资料,而且需要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从图像资料的角度研究汉代园林是一个大题目,本文的目的在于发现一些线索,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方向。沿着这些线索追寻下去,对早期园林艺术的理解可能会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所拓展。

注释:

① 汉尺一丈=231cm。

猜你喜欢

石棺建章仙山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仙山福洞
携程梁建章:从学者企业家到百变“COSER”
携程梁建章:从学者企业家到百变“COSER”
Who Designed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崆峒山:仙山作舟云似海
史建章:红土地上的“中国好人”
银装素裹九仙山
切尔诺贝利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