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数字技术发展的展望

2020-09-17孙圆

科技智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基建产业升级数字技术

孙圆

摘  要:2020年初,新型肺炎疫情暴发,数字技术化危为机,赋能疫情防控,在抗疫战场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经济抓住机遇,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新基建”政策的提出为数字技术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后疫情时代,经济结构的数字化进程将会加快,数字经济会成为推动经济复苏和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产业升级;新基建

中图分类号:F49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2020,the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outbreak,Digital technology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The digital economy gets opportunities and show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policy provides a broader prospect for the digital technology industry.After the epidemic,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ill accelerate,and the digital economy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support to promote economic recovery and start a new growth cycle.

Key words:Digital technology;Digital Economy;Industrial upgrading;New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2020年初,突發的新型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考查了国家各个领域面对突发危机的应急能力和处置水平,也检验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发展成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挥了关键利器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数字技术赋能疫情防控,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数字技术大规模投入疫情防控的原因

(一)信息需求激增

疫情来势凶猛,全国的医疗资源告急,医疗防护设备的采购需求、医护人员的安排情况、床位资源、行程数据、健康码登记等信息亟待查询,从病患、医护人员到社区防疫人员、政府机构等,全方位的信息需求激发了数字技术大规模的应用。

(二)企业运维的需要

疫情持续时间长、波及广泛,企业求生存谋发展,无接触业态运作被触发,数字化运维成了必由之路。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疫情防控阶段表现明显较好,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传统企业在大环境的压力下也迅速进入数字化市场,直播带货、线上经营、在线娱乐消费不断涌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力。

(三)政府的引导和鼓励

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快速采取行动支持数字信息技术创新,引导相关技术企业投身疫情防控领域。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解读,要求各地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助力疫情阻击战,减少线下诊疗压力和交叉感染风险,减轻基层统计填报负担,对疫情发展进行高效跟踪、筛查、预测,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便民服务提供有力支撑[1]。

(四)数字技术自身的发展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并长期致力于促进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经过多年的积累,数字经济已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积极进取,互联网数字化程度居于世界前列,5G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处于领先水平。正因为数字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积累,才能在疫情突发时作为新动能,赋能防控,支撑经济发展。

二、未来数字技术发展的趋势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黑天鹅”,也是风向标。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应用显示出广泛的适用前景和开发潜力,为疫情之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

(一)加速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发展和融合

数字技术体系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形式。技术之间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结从而发挥独特作用的。例如,5G网络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大规模落地的基础,区块链为物联网技术提供信任基础,云计算是人工智能集成到万千应用的便捷途径,大数据是整个数字技术体系的产物和运行前提。

可以说,疫情防控给数字技术体系提供了一个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实验场,多种技术在疫情背景下求同存异,打通融合,下沉落地。未来数字技术人员将会不断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和解决工具,催化各个技术形式在关键节点上互动融合,验证其是否满足社会需求,衡量其社会价值。可以预见的是,疫情背景下的技术融合为数字技术的未来发展总结了更多经验,也为检验数字技术的社会能效提供了上佳机会。

(二)政企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

本次疫情发生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在疫情防控管理中,数字技术是政府调配社会资源、进行公众管理的有效手段。比如5G、人工智能助力抗疫一线,健康码、行程卡利用大数据评定风险指数。与此同时,网民和媒体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时刻关注着疫情的走向,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暴露在公众视野之内。此“疫”过后,社会公共治理面临更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政府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调动社会力量协调合作,将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的重中之重。

从企业角度来看,疫情导致复工延迟,交易量减少,传统制造业不得不运用数字技术来改革用工模式、提升管理效率等降低成本。实体零售业、服务业积极投身线上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启新业务形态减少冲击。未来疫情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还在持续,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追赶潮流的锦上添花,而是激流求生的必然选择。

(三)大众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变

数字技术既是新的科技手段也是新的思维方式。疫情的发生,促成数字技术投入到防控一线和民生领域,加速了大众对数字技术的接受和适应程度。5G网络传输,让人们在线见证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拔地而起;居家隔离、交通管制给实体消费带来不便,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线上购物模式的便捷和安全;线上课堂帮助学生“云复课”,线上会议令亿万国人实现远程办公。

数字技术因势利导,帮助人们适应疫情期间的特殊生产生活状态,也同步培育了人们的数字思维意识。数字思维习惯的形成和固化刺激着数字技术向各领域渗透,数字技术的需求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未来的数字化产品将会更加丰富多样,数字化产业将会向纵深发展。对消费者而言,若不具备基础的数字素养,将无法正确利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数字技术将继续引领消费者理念升级。

(四)数字技术的行业治理将会更加规范

疫情期间,数字技术赋能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法律监管空白,执行标准不够细化等问题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阻碍。比如,有的聊天群流传出湖北返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等详细信息,导致许多非工作人员致电询问,给当事人带来很多困扰。“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关注此类问题,人大代表陈建华建议出台《大数据法》维护全链条数据权益;搜狗CEO王小川的提案聚焦加快制定人工智能行业标准;政协委员马进则建议尽快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数据资源是数字技术的核心,在全球抗疫的今天,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意义。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下沉,相关行业标准和法律监管体系将会逐步建立健全,以维护数字技术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三、“新基建”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发展

2018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为“新基建”。2020年初新型肺炎疫情暴发,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崭露头角,为全民抗疫防疫和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支撑。数字技术领域的词汇成为2020年“两会”讨论的焦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2]“新基建”成為政府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步骤。

(一)“新基建”的核心在于“数字新基建”

4月20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解读了新型基础性建设的内容,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3]。

“新基建”的核心在于“数字新基建”,推进“数字新基建”既是对冲疫情影响,恢复经济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随着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不同于传统基础建设主要在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上发力,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基础赋予新时代基建建设新的内涵。数字新基建的定位在于为未来的经济转型奠定基础,例如,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5G网络较之4G,传输速度更快,应用场景更丰富,5G网络的建设将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数字基建的蓬勃发展将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支撑。

(二)“新基建”赋能数字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基建”的建设内容和包含范围都有着鲜明的科学技术特征和科技创新导向。“新基建”重点在于“新”,本质上以数字技术为抓手,打造高水平数字经济产业链,推动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最终促成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新基建”带来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引发了数字技术产业的变革浪潮。什么样的技术符合未来科技革命的方向,什么样的科技需要在升级改造中退场,“新基建”促进数字技术行业内部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不断更新技术产业链。此外,企业因为在数字技术水平上制定了更高的目标,从而吸引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和融合型人才,完成人才质量的跃进。

当前,数字化的巨大价值已经深入人心,数字化治理会是未来社会治理的必经之路。纳入“新基建”范围,数字科技的发展思路可以高屋建瓴,更好地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科技创新不断步入“深水区”,“新基建”以高科技为导向,带动技术升级、人才汇聚,促进良性发展、稳定前行的健康经济生态,其高质量发展的指向性意义不言而喻。

(三)“新基建”打造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本次疫情中,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复苏经济的新引擎。

“新基建”在推动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规模扩大的方面潜力巨大。“2018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0.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的40.3%。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4]政府通过“新基建”,加强数字信息基础建设,以投资带动科技创新,帮助引导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清除数字技术发展的障碍;鼓励支持新型技术企业扩大数字技术应用规模,立足产业创新。“新基建”一端连接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有兼顾稳定增长和促进创新的双重任务,对于数字经济由点到面,从广度到深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拉动意义。

疫情之后,中国政府如何为经济开出“药方”,备受世界瞩目。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5]。庞大的网民数量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和市场规模。“新基建”瞄准了数字振兴这个机遇,通过投资数字基础建设,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相融合,推动经济结构向数字化转型。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将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经历了疫情,我国各个产业都或多或少地开启了数字化的进程,数字化科技成为产业变革升级的助燃剂。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国正以“新基建”为支撑,大力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国内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数字技术持续创新并加速向传统产業渗透,数字经济提振经济的能力越来越突出。后疫情时代,必须做好准备,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释放市场活力、提高效率,助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解读[EB/OL].(2020-02-05)[2020-05-24].http://www.nhc.gov.cn/xcs/fkdt/202002/3cca91880c6e4f8c9dd2caf96723c943.shtml.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2020-05-22)[2020-05-30].http://www.gov.cn/zhuanti/2020lhzfgzbg/index.htm.

[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4月份新闻发布会介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EB/OL].(2020-04-20)[2020-05-15].https://www.ndrc.gov.cn/xwdt/xwfb/202004/t20200420_1226031.html.

[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治理白皮书2019[EB/OL].(2019-12-26)[2020-05-20].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1912/P020191226515354707683.pdf.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4-28)[2020-05-15].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猜你喜欢

新基建产业升级数字技术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