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话语的特质研究

2020-09-17李晓培杨洁

关键词:特质思政课话语

李晓培,杨洁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以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召开,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前者就如职业教育的一股春风,后者就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股春风。这两个领域不太相关的话题,恰恰构成了本文思索的出发点。两股春风的融合,提出了一个长期困惑学界却没有得以合理解答的命题:高职思想课话语的特质是什么?回答这个学术命题,有必要而且必须要澄清三个问题:一是为何要强调高职思政课话语的特质?二是如何把握高职思政课话语的特质?三是高职思政课话语的特质何以可能?

一、元问题:为何强调高职思政课话语的特质

强调高职思政课的特质,这不是一个“应然”问题而是一个“实然”问题。高职思政课话语面临诸多困境,可以从三种维度来认识:从高职课程体系来看,思政课式微趋势明显;从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来看,思政课和职业教育融合不紧密;从立德树人的的历史使命来看,思政课仍然停留在“他者”,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

(一)高职思政课话语的式微

一个客观的事实是高职思政课话语式微现象比较突出,可以归纳为“三失”:即“失语”(失去话语)“失色”(失去特色)“失生”(失去学生)。

从“失语”的角度看,高职思政课还未真正形成学术共同体,学术话语影响力弱,在主流报纸、杂志存在明显话语缺位,在国家级课题立项上仍然处在弱势,我们可以通过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立项课题来得以印证(表1、表2)。从数据分析上来看,高职思政课的学术话语的影响力较弱。究其原因,乃在于高职思政课话语的特质还未真正呈现出来,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失色”的角度看,高职思政课话语一直处在较为“尴尬”的地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边界不清的现实困惑,高职思政课既不能像中小学一样呈现感性的思政话语,又不能像本科、研究生阶段一样呈现理性的思政话语。这种身份的“尴尬”遮蔽了高职思政课话语的特质。其实,国家积极倡导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其目的不在于消解不同阶段思政课的特质,而是相反。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于让不同阶段的思政课教师都能知己知彼,划分好边界,从而更能清楚地认识到承担的历史使命。高职思政课“失色”的原因在于只看到了思政课中的普遍性,而没有抓住特殊性。

从“失生”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高职思政课“失语”“失色”而自然引出的第三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这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要结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创造性地实现思政话语的转换,从而实现思政话语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然而,当下高职思政课话语仍然面临着“失生”现象,这就意味着思政课话语仍然是作为一种“他者”而存在,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

表1 2016—2019 年教育部立项课题统计表

表2 2015—2019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统计表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这就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只有职责不同,没有高低之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困扰高职教育发展的“身份认同”危机,对推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时代,伴随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步伐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推进,高职教育扮演的时代角色会越来越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有一套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话语体系。思政课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关键课程,理应寻找独特的高职话语表达,而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中,思政课既要体现出学科的独特话语特色,又要体现出鲜明的高职话语特色。从学科话语上讲,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具有学科的共性特征,应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政话语的独特的基因符号,承担起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高职话语上讲,思政课是高职教育中的思政课,有独特的“存在域”,它不能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他者”而停留在天国之中,应该及时和高职教育的育人体系相对接,实现思政话语和高职话语的融合,从而提炼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话语体系。

(三)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它具有一般性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这里的人没有特殊的身份符号,泛指一般意义上的人。从这个角度讲,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首先应该作为一般人而存在,而后才作为一种特殊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身份)而存在。全面而自由发展既是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般前提也是其终极目标。但是,令人遗憾是在高职教育中存在明显的“短视”现象,“工具性话语”代替了“意义话语”“价值话语”,“物的人”代替了“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这样,“在对日常语言进行如此分析治疗的过程中,日常语言实际上遭到了清洗和麻醉。多向度语言被变成单向度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对立的意义不再相互渗透,而是相互隔离;意义的容易引起争议的历史向度却被迫保持缄默。”[4]这种单向度的话语在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就反映在人文话语的缺位,并由此导致一种“负循环”的现象,即“意义话语”“价值话语”的缺失导致“原创力”的衰弱,“原创力”衰弱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使“全面而自由发展”失去了意义。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要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就亟待重塑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话语,唤醒“意义”和“价值”,打破高职人才培养的“负循环”怪圈,从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正循环”发展。

二、构建高职思政课话语特质的三种维度

高职思政课话语的特质是指区别于其他学科话语而具有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要破解这种内在的规定性,我们不得不考虑三方面的问题:第一,高职思政课从属于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这种课程的特质;第二,高职思政课从属于什么学科以及这种学科的话语特质;第三,高职思政课从属于什么样的教育类型以及这种教育类型的话语特质。从这三个维度切入,才能完整地勾画出高职思政课的特质。

(一)课程话语:基于信仰逻辑的话语建构

作为思政课程大范畴下的高职思政课话语的构建应该具备鲜明的课程话语特质。这种话语特质的内核我们可以归纳为“信仰的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实质上是一门讲“信仰”的课程。高职思政课要紧紧抓住“信仰”这个核心关键词,重构话语逻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下文简称《概论》课)要通过剖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中国革命文化,向学生阐述站起来的信仰话语;要通过剖析建国之后在社会主义初期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向学生阐述富起来的信仰话语;通过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学生阐述强起来的信仰话语。《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课)课程要通过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学生阐述理想信念话语,通过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向学生阐述法律信念话语。《形势与政策》课程要向学生剖析最新的国内外时事政治,回答在新时代“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如何日益得到世界的认同,从而向学生阐述“四个自信”的信仰话语。要建构高职思政课的话语特质,就要回到课程本身,抓住“信仰”这个主线,在课程设计上要巧妙地实现从教材话语向“信仰话语”的转变。思政课教师要把“信仰”印在心里,融入到课堂,传送到学生的心中。这样才能实现让有信仰的人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实现思政课润物无声的教化功能。

(二)学科话语:基于理论逻辑的话语建构

高职思政课要有马克思主义学科话语意识,这是构建高职思政课话语特质的理论基础。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思政课教材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话语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成果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体系,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和不同时代的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构成了思政课的核心话语框架,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归纳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四种话语:“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5]这四种话语,构成了高职思政话语的理论基础,已经并将长期引导思政课话语的表述,指导思政课教师形成思政话语意识。这种话语意识在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中得到了体现,例如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话语的表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这种实践的话语以浓缩的形式反映在思政课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改革开放的话语、新时代的话语都离不开实践的话语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话语,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话语,关于“世界历史”的话语,都可以在思政话语中得以再现。思政课一旦游离于马克思主义学科话语体系之外,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全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密切关注学科的发展态势,积极承担学科的研究任务,及时吸收学科的研究成果。学科建设的实质是科学研究的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力量,应该按照‘一身二任、一岗双能’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6]

(三)类型话语:基于职教逻辑的话语建构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新时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思政课作为高职育人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不应该游离于职教话语之外,作为旁观者而存在,而应积极推进思政课和高职育人的深入融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话语。这种融合的过程,一方面要突出思政课作为主渠道的话语特色,高职育人体系中要彰显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2]这就要求在高职育人体系中,要突出强调思政话语的引领作用,以课程思政为依托,打造高职特色的大思政格局。另一面,要凸显思政话语的服务作用,即思政话语要服务于高职的战略发展和育人目标。具体来看,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要和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话语、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话语、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话语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故事,为世界提供高职教育的中国方案,为社会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最终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话语体系。

三、高职思政课话语特质三位一体的实践探索

高职思政课话语特质三位一体的实践探索是基于“原著、教材、课堂”三个维度,即要研读原著,增强高职思政话语的理论养分;要深耕教材,把握高职思政话语的逻辑框架;要用好课堂:实现高职思政话语的价值转换。

(一)研读原著:增强高职思政话语的理论养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5]高职思政课教师应通过研读原著、悟懂原理去增强高职思政话语的理论养分。思政课作为高职教育育人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其话语特质在于用理论的解释力回答学生的“时代之问”“价值之问”“人生之问”。很显然,从理论尤其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中吸取养分,是高职思政课教师必备的基本功。问题关键是如何从原著中吸取养分?这是一个大家经常关注而又容易忽视的问题。首先,要从原著中吸取伟人的精神气质。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浓厚的人民情怀,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并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他们一生的追求。高职思政课教师应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读懂伟人的人民情怀,并将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学之中。其次,从原著中吸取理论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高职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吸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的理论精华,进而进行时代化、大众化的话语转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支撑,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者,从原著中吸取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新时代高职思政思政课话语中应该而且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实践”的观点,既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把钥匙,也是解答时代之问的重要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以时代化、大众化的话语表达蕴含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高职思政课教师吸取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的方法论,有利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引导学生看清真理本质,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深耕教材:把握高职思政话语的逻辑框架

高职思政课话语如果游离于教材之外,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而失去了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意义。因而,回到教材、读懂教材、提炼教材就变成高职思政课教师打造金课必备的基本功。深耕教材,就要深刻理解教材的逻辑结构,从整体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历史性思维重构教材话语体系。从整体性思维视角看,高职思政课教师需要理解教材的整体性逻辑,不能以偏概全,要把握教材的主线。例如,在《概论》课中,教师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主线,向学生讲述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故事;在《基础》课中要把握爱国和法律意识这个条主线,向学生讲述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中国故事。从辩证思维的视角看,高职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任务。因而,回到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元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换成授课话语,对培养高职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概论》课的讲授中,充满着课程元素的辩证法,不管是在新民主义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还是改革开放阶段,都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深耕教材中的辩证元素,才能将思政课讲深讲透,才能说服学生。从历史性思维视角看,高职思政课教师要解构历史虚无主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历史元素,真实还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伟大实践,引导学生在历史逻辑中坚定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三)用好课堂:实现高职思政话语的价值转换

哈贝马斯认为:“理性的检验尺度是其主体间性,合乎理性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化的个人,在语言互动作用即人际交往的网络中获得的资质。”[7]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中巧妙实现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话语转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感话语、微观话语、生活话语实现价值传承。在课堂上,思政课教师要将教材中相对枯燥的知识转变为富有哲理、具体生动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话语,实现思政话语的入耳入脑入心。首先,要创设问题,营造课堂思辨氛围。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以“问题链”为切入点,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其次,要剖析案例,解决课堂重难点内容。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思政课应该结合OBE 成果导向模式,以故事化案例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再者,立足现实,延伸课外思考。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及时关注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要善于利用课外第二课堂,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新时代的使命感。

猜你喜欢

特质思政课话语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