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CT与乳腺X线摄影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0-09-17范秀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准确性恶性乳腺

范秀丽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3)

近年来,在多因素的联合推动下,乳腺疾病成为女性常见、高发性疾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乳腺疾病临床发病率呈攀升趋势,已位居女性疾病发病率首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女性死于乳腺疾病因此尽早确诊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MRI、CT超声以及乳腺X线均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主要手段;临床研究发现,CT、MRI 在检测软组织方面敏感性较高,借助清晰图像,可以很好的呈现肿瘤病灶血液动力学特点,但乳腺X线是目前临床诊断乳腺疾病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2]。为进一步分析在诊断乳腺疾病中应用MRI、CT以及乳腺X线摄影诊断的价值,特将2019年1—12月内我院接收的61例乳腺疾病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展开,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内我院接收的61例乳腺疾病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25~58岁,平均(42.66±11.45)岁。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且经病理检查确诊者;(2)有婚育史者;(3)单乳单发者;(4)近期内未接受过放化疗者;(5)无手术禁忌证者;(6)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为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衰竭;(2)心肌缺血较严重者;(3)心源性休克者;(4)呼吸功能不全者;(5)重要脏器出现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6)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

1.2 方法

MRI检查:此次研究借助1.5T Avanto 磁共振成像系统开展检查,使用乳腺针对型线圈实施,指导患者取俯卧位,放置线圈时,确保双乳自然垂坠,脂肪饱、抑脂序列、STIR、以及Vibrant动态增强序列为主要扫描序列借助专业数据软件处理图像,检测患者病灶周围组织浸润水平以及病灶边缘等情况。

CT检查:此次研究借助GE Hispeed Dual 双排螺旋CT进行检查。检查时指导患者取卧位姿势,可在颈胸交界处以及腹部用棉垫垫高,确保双侧乳腺呈自然悬垂状态。先实施平扫,后开展增强扫描。具体扫描参数:螺距为1.1,层距、层厚分别为6mm、5mm,10-120KV;增强扫描实施时借助高压注射器,将碘对比剂100ml注射在患者肘部,注射时间控制在40s,最佳注入速度为2-3ml。

乳腺X线诊断:此次研究借助SELENTA Dimensions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机进行,检查时医护工作对患者双侧乳腺头尾位以及内外斜拉实施常规拍摄,对特殊患者,要求医护人员实施加压摄影,并且对局部实施放大模式检查。主要判断患者乳腺病灶体积、外形以及边界等具体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三种技术下检出病灶最大直径。

1.3.2 观察三种技术下诊断乳腺疾病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

1.3.3 观察三种技术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技术下检出病灶最大直径分析

数据显示:三种技术下检出病灶最大直径与病理检查结果相较,数据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成立,P>0.05。见表1。

表1 三种技术下检出病灶最大直径

2.2 三种技术下诊断乳腺疾病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

此次研究共纳入61例患者,共检出病灶92枚,研究检出病灶良恶性情况,发现良性病灶41枚,恶性病灶51枚,三种技术下诊断乳腺疾病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具体见2。

表2 三种技术下诊断乳腺疾病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

2.3 三种技术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析

数据显示,较乳腺X线、CT检查技术而言,MR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显著较高,P<0.05,见表3。

表3 三种技术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3 讨论

乳腺疾病同宫颈疾病一样,均属于女性常见病变;近年来,在生活方式改变、行为习惯转变等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乳腺疾病临床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据流行病学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已成为乳腺疾病高发国家,且乳腺疾病发病率已位居女性疾病第一位,而尽早确诊并开展对症治疗,是目前控制乳腺疾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周期的根本措施[4]。恶性乳腺疾病占比约1%~2%,疾病以绝经后妇女为主要发生人群。恶性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原位癌等类型。经临床研究发现,恶性乳腺疾病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具体表现,与其他乳腺疾病相似之处较多,一般都为不规则形态、不规则边缘,且体积较大伴有毛刺。但就预后情况分析,恶性乳腺疾病明显较浸润性乳腺疾病好,且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以及死亡率较低[5]。

乳腺由皮肤、脂肪、腺体、纤维组织等组成,受生活压力、情绪、工作环境等的影响乳腺癌发生率逐渐升高,占恶性肿瘤22%,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每年乳腺癌发病人数在170万左右,国内发病人数为世界水平2倍,且乳腺癌多存在淋巴转移情况,如何采取科学方案及早诊断为临床重点关注问题。组织学分级、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等为评价乳腺癌病情、预后效果重要因素,但乳腺癌有良性、恶性之分,及早采取科学方案诊断患者病情对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效果有重要作用[6]。

分析乳腺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发现:(1)乳腺疾病发病急骤且病情变化较为迅速;因此就要求医生接到患者后,需在最短时间内开展各项检查,后快速、准评估患者病情,做好治疗工作。(2)乳腺疾病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多数患者合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性疾病,致使乳腺疾病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因此要求医生自身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乳腺疾病专业知识充分掌握,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开展救治。(3)乳腺疾病患者救治难度大,且预后情况较差。由于乳腺疾病发病急且病逝变化迅速,所以即便是急诊医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所以还需要对患者具体器官组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最后实施对症治疗[7]。(4)乳腺疾病患者主诉呈多样性;只因患者症状以及体征通常并不是只有一种疾病主导的,所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会与其他疾病合并存在。

在MRI上,乳腺导管呈现段样分布、导管扩张伴线样以及成簇小环状强化表现。而导管内乳头状则表现为导管扩张伴节段分布,不规则肿块(囊实性),不均匀强化但血供丰富。包裹性乳头状癌为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且呈分叶状,厚壁环形强化并伴有肉眼可见的强化结节;实性乳头血供肿块不规则,并且表现为节段分布,伴有导管扩张。研究显示,恶性状病变多以非肿块强化为主。在乳腺病变诊断中应用MRI,该技术对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借助脂肪抑制T2WI图像,可以直接且敏感地将乳腺病灶充分显示出来。研究发现,乳腺病变的信号强度受纤维成分、水含量以及病变组织内部细胞的影响,会在T2WI上呈现出不同的信号强度;若纤维成分含量高,则病变信号强度低;若细胞、水含量高,则病变信号强度高。而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的细胞、水含量是普遍较高的,因此T2WI呈高信号[8]。

分析CT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乳腺疾病患者发病急且病势险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在接受常规检查时的检出率较低。且在常规检查过程中,受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因此在乳腺疾病诊断时,CT诊断的准确性明显较超声高。通过临床大量研究显示,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借助CT检查技术,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是比较好的。但不可否认,CT在实际诊断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对患者进行CT诊断,需要大范围的搬动患者,但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无法搬动,是不宜开展CT诊断的。(2)CT检查较超声检查而言,检查费用稍高,部分患者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不愿接受CT检查。

结果显示:三种技术下,乳腺X线检出病灶最大直径与病理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共纳入61例患者,共检出病灶92枚,三种技术下诊断乳腺疾病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数据相较,P<0.05。乳腺X线检查敏感68.56%、特异性67.45%、准确性67.15%,较乳腺X线、CT检查技术而言,MR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显著较高,P<0.05。

综上所述,在对乳腺疾病患者开展检查时乳腺X、CT、MRI技术各具优势,应将三者结合并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中。

猜你喜欢

准确性恶性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红外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